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太极拳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古人讲,“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这是说传与授两者相互促进。

我们陈氏从陈国支流山左繁衍定居到河南是从河内(民国改为沁阳县,原注)开始的,后来陈卜又迁徙到苏封(周武王司寇于苏国后改为苏忿王封温今属怀庆府,原注),最后定居下来。

明朝洪武七年,我的始祖陈卜在耕读之余,利用阴阳开合运动周身,并教给子孙,用来促进消化饮食。依据的是太极之理。所以叫做太极拳。传了十三世后,传到了我的曾祖(讳称陈公兆)学识渊博,尤其擅长家传太极拳。后传给我的祖父(讳称陈有恒),文武双全,他们弟兄均在太极拳上有名。又将拳的诀要传给我的父亲(讳称陈仲生生)和叔父(讳称陈季生生)。他们两人的拳技已经出神入化。智勇绝伦,战场杀敌,名振华夷。(清咸丰三年杀死一个姓杨号称大头王的悍匪,后被朝廷征召,收复了陈州,亳州土匪,恢复清朝国土),如果不是先贤的功劳在前,哪里会有后人追述其后,以有功于当世啊。

先前,我的父亲让我的兄长习武,命我学文,习武的有所成就,而从文的我却一无所成。这真是我的罪过呀。值得庆幸的是,我从小侍奉左右,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的时间久了,对于太极拳这门技艺算有些许管窥之见,虽然对于譬如法华三昧那样的的太极最高境界尚未能领会其妙,但对于太极拳艺所蕴含的一开一合,循环不断,经过仔细玩味,也常觉得旨意无穷。到现在,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少壮时那样用功了,如果再不把年少时所听到的一知半解,片面所知留传给后世,岂不是又添了一份遗憾。

现在我已年过七十,日益衰老,既担心时光流逝,时不待我,又担心分别撰述,失去了真传,不得已之下,利用课读的闲暇,尽量尽快做到显微阐幽,将先人所传讲明白,无论精粗,尽悉写出,决不敢私自有所保留。从清光绪戊申年到民国庚申年,共计十三年才完成了这本书。然后又强打精神,将书写在简刻上。即使在六月的盛暑天,也不敢懈怠,还不知道拳谱中所讲的与前人所传拳法能否有哪怕万分之一的符合。关键是希望父亲大人六十年的精勤功业和他平时诲人不倦的教导不至于湮没无闻而无人知晓。还希望祖上十六代的家传到我这里能后继有人而不至于废绝。

我自己学问不多,字里行间不会用那些高雅的文笔,就只能用浅显的俗语聊以表达意思,不能随心所欲表达出真谛(即其所以然的道理),倘若世上还有爱好太极拳者,不嫌弃我讲的这些齐东野语,肯热心动大手笔给我指正,使道理精细法度严谨,不流于偏颇,那他就真正是我的良师益友。就可以使本书成为一本像和氏璧那样的千古奇珍,那样的话,学者演练相习,世代相传不断,就像宝塔顶上的灯光,广为流传,可以使世上之人获得益处,既利己又利人,还有益于天下后世之人防身卫国,两全其美,岂不是值得快意之事。更何况太极拳的道理严谨深奥,还有益于儒家理学者所研究的身心性命之学,内外兼修,文武并举,这也是前人立法传世的苦心所在,绝非仅为一人而已。
前清光绪三十四年初撰太极拳草稿于孟邑养蒙书馆 陈鑫 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