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武术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韩起
不管你是练八极的、还是练大成的,如果耗了四、五年功夫,你还对付不了两个小歹徒,我劝你一句,换一种练法试试,或者,另投明师寻求指点。

“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老话得自现实经验,基本上没离谱。让人遗憾的,是许多教拳、练拳的人,爱把水平“大成”的前辈高手挂在嘴边,当做楷模。这不实际啊,天才人物永远是少数,普通的爱好者,该把眼光放低一点。哪怕你立志要做“吴秀峰第二”,也得一步步来,先“小成”后“大成”。其实,就是吴秀峰、赵道新也不是一步登天,这天下根本没有未经“初级”直接进入“大成”的拳术高手。

我把“逆思维”引入八极拳,就是让大家先落点实惠,享受一下“小成”的喜悦,省得练十年八极,连个小痞子都揍得你找不着北。

颠覆流行练法

既然是“逆”,不用说,它跟“顺”是对着来的,不然,以“逆”名之毫无道理。“逆思维”就要表现出“逆”的特点,譬如其含义之一:它要颠覆流行的八极拳练法。

有一个现象令我心头悲凉,就是,不管对拳术还是什么事物,不少人爱一窝蜂地追流行,以为流行的才是好的、正确的、包含传统精髓的。他们全不理会,流行会丧失事物本质这一规律。轻信盲从,倘若是听流行音乐,也就罢了,不就是玩玩吗?可你练的是武术,你在投入时间、精力、还有钱,你就不怕费半天劲落一场空——不打算练技击的人除外。

八极拳的流行练法,不能和传统的练法划等号,流行的练法早已偏离了传统的精髓,练不出技击功夫,一个人没完没了地重复“小架”、“单打”、“对打”、“金刚八式”,结果也就落个好体格,这种练法别说练三年,耍把一辈子,你也跟普通人没嘛大区别,遇上事照样傻眼。为嘛?整天折腾套路不是练打人的路数,种豆得不到瓜。

想动手赢人,你得按技击的路数练。

有人说:我练“小架”、“单打”,是拿它们找劲发力,吴秀峰老先生不是说“八极好练劲难找”?

找劲发力没错。有错的是,劲没必要用练套路这种方式找,“小架”和“单打”加一块有五十多个式子,你即使每天把套路打二十趟,每个式子也不过重复二十遍。实话说,二十遍?训练量太小,嘛劲你也找不好。

尤其是,你根本没必要把五十多个式子的劲逐一找好——那一天得练多长时间?即便有时间,我们也不耗这瞎工夫,八极拳还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下苦功呢,比如步法啦、拳式连续啦、反应啦、神筋拔骨啦等等等等——内容太多了。

说到步法什么的,大家都知道,“小架”、“单打”里没有步法——就是那个著名的迈“一步半”的“闯步”,因为中间硬加了一个没必要的停顿,把一串突发紧迫的步法分解成两部分,导致动作慢下来,技击意味全失。

“小架”、“单打”中,又不见拳式紧密衔接的连贯练法,它们是一步一拳,把全身之力倾注于一拳,这表面瞅着猛烈,但也就唬个外行,在内行人眼里,简直不值一哂,想单发一拳赢人,纯属瞎猫逮死耗子的心理——撞运气。

“小架”、“单打”练不到的技击素质还很多,像爆发、应激反应、实战心理等等,在套路里是一张白纸。

对八极拳的套路练习法,我们先粗略地颠覆到这。

用“真打”颠覆“对接”

“逆思维”的特征之一,是强调格斗对训练的制约,格斗需要什么才练什么,训练与格斗丝丝入扣,凡游离于格斗之外或事倍功半的训练,一律扔一边。譬如,实战需要人的应激反应,所以,师兄弟之间进行的实战训练,就不该完全出自事先设定(对初入门者,可做部分设定,以后逐渐减少设定部分)——话说到这,我们就不能不颠覆八极拳里那趟人人皆知的双人“对接”(也有人管它叫“对打”、“对子”)。

如众所知,这趟“对接”,许多人美其名曰:训练一攻一防。但是,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瞧不出它与武术表演里的对练套路有哪点不一样,我哪怕借助放大镜,也寻不见它在哪个地方练习攻防了,它分明是在设定的程序中“游戏”攻防嘛。

咱们都知道,事先规定一方“攻”一方“接”,这本身就与真实的格斗脱了钩。敌我对峙,你盯着我、我瞄着你,双方都在寻机干掉对方——除非你坚守反击战术。

许多人喜欢抢攻——先出手容易做出一连串的打击。不过,你即使枪了先,你能不紧张吗?对方不是沙袋,是大活人,他有什么反应你难以预料,他会做出什么毁掉你的举动你全不知道,一句话,你要防着对方打你。八极“对接”呢?非常遗憾,将“攻方”必须承受的心理压迫,都给去掉了,让你放心大胆的、毫无提防的、顺顺畅畅发拳踢腿。这样子的攻击法,到底练了什么?是锻练了神经反应?还是熟悉了拳脚技术?

就是实战中用于攻击的拳式与打法吧,也得视对方的情形而定,怎么可以像八极“对接”那样,什么拳接什么腿、奔胸口去还是踢向迎面骨,全都规定好了?

把什么都规定好了,也就变成游戏了,游戏于虚拟编排的“打斗”,既不受伤也伤不着人,尤其是“接”的一方,化危险为轻松,把格斗训练难免的皮破流血降为乌有。

不受伤,乃因为对于攻方打来的拳脚,接方早已烂熟于心,故此“接”起来应感而发,手眼身法步丝毫不乱,其动作之娴熟、之准确到位,颇具“大师”的风范。

喜欢八极“对接”之“接”的人,兴许非常痛恨胡杀乱打的“风格”,要说,厮杀中的敌手也确实可恨,他何时攻击没个准谱,猛地眼露凶光拳头一挥,却是虚晃一招;最恼人的,是这家伙的要采取什么战术——直攻硬进抑或蛇行闪击?全不透个底。此外,他浑不讲理之处还有,他那一连串的暴打,比起“对接”来,太快了点,而且他这“一连串”是先出拳还是腿打先锋?也没个预兆——你通知一声,我也好“接”呀?没办法,歹徒恶棍都是浑不吝的主儿,否则,我干嘛要搞类似实战的真打——动不动打得鼻青脸肿,玩“对接”多省事,我又不是不会。

倘若有人觉得我煞风景,只能怪我是个死心眼,我固执不改地坚信:练技击就得把拟战弄得接近实战——哪怕我们由易到难一层层升级呢?接近实战就免不掉流点血——我还真想不出有一点血不流的格斗训练法;而流血受伤,恐怕就不能算游戏了——对不起,毁了“对打”的娱乐功能,实属本人最令人痛恨的地方。

不过,最后我还想忠告大家几句:八极“对接”不但纯属多余,玩多了还会有害,就像习惯了懒散生活的人,一旦换到快节奏的环境,他根本受不了。你的神经系统也如此,一旦习惯了八极“对接”的程序和节奏,则那搅乱了程序和节奏的实战,就会令你大脑发颠,肌肉痉挛,整个地乾坤大颠倒。

此文仅是个引子

拿“逆思维”指导八极拳的格斗训练,乃是新话题,短短一篇文章的篇幅,肯定说不完。考虑到“不破不立”的道理,我只有把流行的谬误先颠覆了,才好引出正文。
逆思维”训练的特点

“逆思维”是我在2001年第11期的《搏击》上提出的一个概念,“逆”就是与习以为常的思维相反,譬如,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搏击术,一般都是先耗三、五年或几个月打基础,然后才搞对抗。“逆思维”不然,“逆思维”开始什么也不教,一上来就开打——徒手戴拳套、器械使用纸刀、纸棍(把报纸卷实,外套自行车内胎),打一阵儿之后才停下来谈技术,稍做纠正,接着再打。有技术纠正,则意味着“先打后练→再打→再练→再打”的“逆思维”,并非是放弃拳法一味乱打。一般拳术里有的技术、技法、功法,“逆思维”也一样不落,只不过“逆思维”不是等术、法、功练合格后再对抗,而是把技术、技法的合格过程放在对抗中进行——同时辅以独自的术、法、功练习。这么搞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武林普遍存在的“会练不会打”的现象。其实搞“逆思维”,即是出于痛恨“练、打不同一”害人。

用“逆思维”指导搏击训练,技术、技法、甚至功法的练习因人而异,不但高个子和矮个子练的东西不一样,即使同样身高的人,也不见得就练相同的东西——身高一样了,肌肉和其它的运动素质不见得一样,身高素质相似的人,行为、心理特征还可能大相径庭。那么,强令所有的人100%执行同一术、法、功模本,且不准根据自身特征有所侧重,显然是胡闹。即使是“用规定动作进行的比赛”的项目如足球、拳击,尚允许运动员在相同的练习内容上调整训练量,遑论不限制动作、彻底自由发挥的搏击?

“逆思维”在不强求术、法、功同一之外,更进一步突出本能动作的价值,而所谓的纠正技术,指的是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求平衡。

比较赵道新之训练方法

细心的读者肯定能发现,“逆思维”跟赵道新的训练法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在《道新拳论》之“谈训练方法”一文中,白纸黑字地写着:

“训练应该接近实战,而不是把实战去模仿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注重传统,更注重创新。”

“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

“把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训练是不对的——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

“一种打法是否能成为进攻的武器,不是看这一打法是否正统,而是看这种打法在实际使用时是否舒适、有效。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

不用我多唠叨,读者自会看出两种观念的相似之处,比如:不把对抗放在最后进行,训练服从实战,打法“因人而异”等。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譬如,“逆思维”在“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外,更重视本能动作。另外,“逆思维”是先打后练,而赵先生虽主张日常训练“以爆发力与实战为主”,但之前要先“执行短期的基础训练”。

对于赵先生的在“打”之前、先“执行短期基础训练”的方法,我打算多说几句。很多读者恐怕还记得,十年前,赵先生的徒弟黄积涛在他的系列文章——《心会掌破译》中曾言:“心会掌的格斗训练系统是主张‘先临敌、后训练’,要求‘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的”。

两相比较,对于“先练、还是先打”,黄文与其师确实略有不同,不过,你要想到,赵道新是那种狂热地强调格斗的拳家,仅他那句“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已显霹出全豹之一斑;何况,赵先生的“基础训练”只是“短期”的,过了这一“短期”,在往后的训练中仍是“——以实战训练为主”,与武林那种长年空练、练打脱节的“先练后打”截然不同。

另外,赵道新“基础训练”的内容,也决定了此入门训练必然是“短期”的。请看赵道新本人的话——“纯粹的基础训练一般做为训练的开始,它包括如长跑、站桩的耐力训练;伸筋、跳绳等柔韧训练。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 耐力和柔韧属于身体素质,不是技术部分,对何时进行格斗练习没有影响,所以,赵的“基础训练”,从技术内容说,便只剩下“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了,而符合“最基本、最简便”这一要求的技术动作,不外乎直线打的如直拳、崩拳、撑捶等;弧线打的如摆拳、圈捶、掼耳等;螺旋而发的如勾拳、钻拳、通天炮等。至于学习这三个动作,大多数人用不了几天就能掌握。

如果赵道新的入门练习仅进行十天、一星期,那么他的训练程序,与其徒所言的“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和“逆思维”的观点,也就大同小异了,区别只在一个短期的开头部分。

与赵道新强调“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相似,“逆思维”主张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认为“对抗是武术所有训练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这一主张,恰恰与流行的八极拳及很多陈腐拳术有着天壤之别。

“本能”与“玄虚”的对抗

“逆思维”是一种理念,它可以进入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等任何一种拳术。对于渴望提高搏击功夫而又多年无所获的人,“逆思维”的“练打一体”会使他怦然心动,一拍即合。对于迷醉玄虚武功、重练不重打的人,重打的“逆思维”则如《道新拳论》那般,令他们如芒在背。

中突是注定的,两种观念从根子上就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融。譬如,“逆思维”认为:人先天就会格斗(事实也如此),格斗本能是人有可能成为格斗家的基础,训练是把一个会格斗的人变得擅长格斗。玄虚武术回避“人先天会格斗”这一事实,玄虚武术眼里只有仙体没有凡胎,它有意隔断本能与武术之间的血肉关联,在本能与武术之间制造无限大的距离,视武术为神功,一种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奇妙法术。

持“训练是把先天会格斗的人变得擅格斗”观念的人,其对本能的态度必然是,不但不漠视,相反还会尊重它。他们潜心研究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与武术技击动作的关系,并发现人的本能搏击动作是武术技击动作的源泉,所谓武术,是对本能搏击动作的合理化升华,而非在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之外另创一种技术,简言之,武术与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之间,是“改造”关系,而非凭空“创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武术不曾“创造”出哪怕是一招人先天不会的搏击动作。步法、技法也不例外。

玄虚武术既然漠视本能,仰脖子巴望云端天际,那么,拽过文化外衣抬高自己就是自然的了,尤其那些宗教式玄奥话语,最令它钟情,使它倍觉长了身份、上了档次,再难以忍受武术“脱胎于本能母体”这个事实。

把外表包装得金碧辉煌,还只算完成了一半工程,继之,训练思路也要重新包装,比如原先的格斗动作,像直击类的拳式等,本来功能十分单纯,就是用它打人的。思路改变以后不然了,“直击”等等拳式,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功能——练功夫。

虚无缥缈的“练功夫”

“练功夫”一说,普遍弥漫于玄虚武术,譬如,形意拳的“五行拳”、八极拳的“小架”,本来它们都脱胎于人的本能格斗动作,不用练也会个大模样(只不过不尽合理)。照“逆思维”的思路,你在对抗中使出“直击”,我告诉你这类似八极拳的“撑捶” (形意‘崩拳’),你拳斜着往上捅,这跟八极“通天炮” (形意‘钻拳’)对应上了,你抬脚一踢,踢低了是八极“搓踢” (形意也有这一脚)、踢高了是八极“点裆脚”。

这些动作你不学就会,学了做得就更好,完全可以上来就打,边打边纠正,用不着一个千年磨一剑的“练功夫”过程。

但形意拳却告诉你:劈、崩、钻、炮、横五招,不是学了就打人的,你得先拿它练功夫,等功夫上了身,它们才能用来格斗。假如这“练功夫”,是赵道新先生所言的:“提高身体素质被称做‘练功夫’、‘增长功力’。”也没什么不对,当格斗需要的柔韧、速度、灵敏、反应、力量尚欠火候时,即使简单如“崩拳”(或八极‘撑捶’)的直击拳,威力也有限。问题是,形意拳、八极拳,它们所说的“功夫”,不是赵先生那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素质”,而是虚幻无比的玩意,不是速度、反应快一些,力量大一些,而是直追超人的神力、神速、神奇的反应能力,而这一切神功,他们声称:都能由“小架”(撑捶就包含在小架里)和“五行拳”练出来。更有甚者,一位练拳的老先生,竟梦呓般地诌道:五行拳能练出轻功。撒臆症了。

“练功夫”一说,使武术从整体上步入歧途,它把任何一个搏击动作“从初学到实战的时间”都无限止地拉长了,造成绝大多数人别说三、五年,即使耗费十数年仍不能从“小架”、“五行拳”里练出“功夫”。而练不出功夫,搏击训练当然遥遥无期。

实战中的“合”才叫“合”

这横插一杠子的“练功夫”所以折磨人,原因在,“练功夫”的要领极端复杂玄虚,且波及到任何一个搏击动作,就像那至简的“崩拳”和“撑捶”,也逃不过“六合”、 “四梢”、对肝对肺等等多不胜数的要领刁难你。在“六合”、“四梢”这些绳索的捆绑下,人要想从头到脚、从内至外、还有不着边际的“心与意”——哪都练“合”了,非得十年八年不行。尤其害人的是,这种“合”是单人独练出的“合”,一旦投入实战,立马整个散架、哪都不合。倘若照顾“合”,保持拳架劲力的“整”,便要牺牲速度和敏捷,其笨其呆其迟缓之状,可笑至极,仿佛笨牛战狮子,只有挨打的份儿——我们不是常见练了十年八极、形意的人,连个直击的撑捶、崩拳都不会使吗?

“逆思维”把搏击动作“从初学到格斗的时间”,缩减为零,而且让你先“格斗”后“学习”,然后再学习、再格斗——无限循环。这个“格斗与学习”的过程,说起来,也是求“合”,不过,它是在实战中使你的肢体、神经趋向“合”,而非独自对空“六合”,至于“心与意合”等玄虚,绝对不玩。
在实战中求“合”,类似上楼梯,一级一级往上“合”,你合得多一级,格斗能力便提高一点。你合得多能打(水平高),合得少也能打(水平低),但不存在不能打的现象,更没有李仲轩先生说的什么:一处不合全身哪都不合。李老先生及玄虚武术,把“合与不合”截然对立,一刀下去分两半,一边“合”一边是“不合”,合就是对、不合就是错。

但如前所述,李先生讲的“合”,是独自空练的“合”,此“合”与实战之“合”是两码事,你耗十年“合”了后,练打时,还得重新求“合”,连李先生自己都承认,形意拳的练与打不是一回事,说:练是根节摧梢节、打是根节追梢节。既然实战是“根追梢”,何必让大家绕那么大弯子先磨十年“根摧梢”?一上来就“根追梢”不就得了?形意拳本就是速咸拳,有“一年打死人”之称,难道非把它改成“十年不出门”,大家都练不出来,才叫有档次?

有一个常识必须说明,一门拳术的练法是否正确,不是看这一门百十年前出过什么高手,而是视能够查证的成功率而定。假如一千个人只有一个人勉强达标,那么,这种拳术的练法肯定是错误的。传说如海绵吸水,传说中的前辈高手能有30%的真实性就让人烧高香了。何况拿传说当证据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武林传说归属民间文艺类,不具有科学论证中的证据资格。

也许有人抬出他老师、他师兄如何有功夫,我要问了,他们那功夫是空练时吓死人,还是曾力斗歹徒数名?是讲手说招无比奇妙,还是散手中的运用自如?

即便他们真能打,还有一个疑问,人家是按照教你的那套方法练出来的吗?

假如用“逆思维”练八极、形意,你老师有没有真功夫,几天练下来你就明戏,因为开头就得“打”啊。

“逆思维”是一种理念,“先打后练→再打→再练→再打”的顺序也只表示对流行练法的颠覆。假若我的工作到此为止,只停留在“理念”和“颠覆”上,这种探索无疑是浅层次的,而且模糊、笼统,容易使人误以为“逆思维”就是乱打。实际上,“逆思维”不但不是一味地乱打,而且有在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的“训练程序”及程序内部的“组织结构”。

借用《企业管理学》的术语,我管在“逆思维”指导下建构的训练程序叫“拉动式”程序,管“拉动式”程序内部的结构叫“矩阵型辐射结构”(‘企管’术语中无‘辐射’二字)。什么叫“拉动式”呢?大家看下面我拿八极拳举例绘制的图示一。

图示一:“拉动式”的八极拳训练程序

“逆思维”是相对“顺思维”而言的,“拉动式”程序也有个对应面,对应什么?“推动式”训练程序(‘推动式’一词也为‘企管’术语)。“推动式”程序流行于各派拳术,拿八极拳举例,即下面的图示二。“推动式”的内部结构,我给它取个称呼叫“封闭型单线结构”。

图示二:“推动式”的八极拳训练程序

“推动式”的八极拳训练程序

因为“推动式”是大家常见的,所以我先讲“推动式”的八极拳训练程序。“推动式”程序是“顺思维”的产物,反映在流行的八极拳中,即是如(图二)所示的“由九个层次单线纵向升级”的程序,即:第一层的柔韧练习之后,进入第二层学习“小架”;二十几个“小架”动作学会后,进入第三层训练,就是投入大量时间一遍遍重复“小架”套路(名曰:找劲练功);“小架”练习半年、一年后,升入第四层,学习“单打”、“对打”套路;因为有人称“单打”是八极拳的技法,所以到了第五层,开始拆招说手,同时学练其它套路兼之拆讲套路。

要完成这“五层”训练,大致需要四、五年,因为训练枯燥兼之学了不能用,往往有一半的人坚持不到四、五年就离开了。说实话,离开就对了,因为留下的人再练下去,仍然停留在第五层原地踏步——继续学新套路、继续拆招讲手。

很多教八极拳的人,根本不懂第五层之后的东西,如果他懂的话,从第六层开始,他应该教真东西了——即步法和一些秘传功法→然后再升级传授“八大招”、“六大开”之类的打法(也可叫‘技法’),同时在喂手中熟悉它们→再往上升级,是对抗训练→最后走到实战格斗。

不管是前一种的“由第一层只走到第五层”、还是后一中的“从第一层开始,层层不落直至第九层”,它们的思维逻辑是一样的,都是由“训练推动训练→再推动训练→最后推出实战能力”。

肯定有人疑惑:练武术由低往高、层层递进往上练,难道不对吗?

我的回答是:这种“推动式”的程序不是对或者不对的问题,而是落后与先进的问题,比如在“推动式”的九层程序里,除了第七层和第八层的训练涉及实战,其它一至六层的训练都不与实战发生直接关系,这种各自为政、缺乏实战监测的训练,很容易发生偏错,而且练错了你自己还不知道。

另外,“训练推动训练”,是前一层的训练制约后一层的训练,层层制约,只要有一层训练出现错误,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后面的训练,使整个训练出偏。

再有,按“推动式”程序练,训练周期长,进步缓慢。

“拉动式”的八极拳训练程序
与“训练推动训练”、“训练制约训练”的“推动式”程序正相反,“拉动式”程序为“实战制约训练”、“实战拉动训练”,也就是说,每一部分的训练,练什么和怎么练,都要接受实战准则的支配。

“拉动”的意思,是实战把所有的训练都拉近到自己身边,“实战”仿佛在对“各项训练”说:“你们这些训练,费劲巴力地耗工夫,目的不就是为了我实战吗?既然如此,你们必须统统受我指挥,不能各自为政。”

一旦各项“训练直接受实战调控”了,不用说,它们——各项训练,与实战的距离会一下子缩短,原先的九层变成了(图一)所示的三层。

层次减少是为了便于监控,看得清楚。你哪一部分训练搞错了,实战立刻站出来纠错,既不让你带着错误练下去,更不容忍你影响其它训练。

不用说,在“拉动式”里,那种各自为政、训练只对训练负责的行为是行不通的,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一齐眼盯着实战,听命于实战,为实战负责。

顺便说一句,在“逆思维”指导下建构的“拉动式”程序里,拒绝套路,没有套路的位置。即使练套路,也只作为训练的一种调剂。

“推动式”八极拳的内部结构呈封闭状态

在九层的“推动式”程序里,每一层的训练都各自独立,呈封闭状态,比如第三层的“小架”找劲,只是练找劲,它既不涉及实战发力、也不牵扯技法、连本该属于基础部分的步法都排斥了——小架里的“震脚”和“闯步”不叫步法(闯步做些调整后方可成为一种步法)。

第三层的找劲,又不仅仅与发力、技法、步法无关,它还不关乎速度、神经反应、时机、距离感等项训练,所以我才说,“推动式”程序的八极拳,其内部的每一层训练,都各自独立——如果说它与其它层有点关系的话,也是单线的,如:找劲为发力做铺垫、“小架”为“单打”打基础等等。因此,我才称“推动式”八极拳的程序内部,是“封闭型单线结构”。

这种“封闭型单线结构”有很多弊端,举例说,每一层的训练都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受它那一层“要领”的约束,头一宗,它就容易出现与实战的隔阂。假如那一层的要领是正确的,尽管多耗些时间,你还能练出点东西。问题是,那一层的要领——譬如“找劲的要领”,同样远离实战,不受实战制约,而长期脱离实战监控的“训练要领”,任何人都清楚,它会走向权利泛滥,把它管理的那一层的训练搞得一团糟。
不管任何拳种,只要采用九层“推动式”程序,其内部的每一层训练,必然出现各自为政、脱离实战监控的现象,从而整个拳种在传承中大面积地走向非技击——像八极拳、形意拳、大成拳、八卦掌、少林拳等等,岂非深受落后的“推动式”程序的摧残。

“拉动式”训练互相牵连 、受实战监控

“推动式”的弊端,一旦到了“拉动式”的程序里,将会全面铲除,因为“拉动式”是实战调控训练,如同“市场调控企业的研发、原料供应、生产、检验、销售”,这首先已经打破了“推动式”中每一层各自为政、大权在握的局面,“部门经理”(每一层的要领),权利被削减,倘若它的“工作”(训练),不是眼盯“市场”(实战),就会遭到严厉地指责——训练稍微偏离实战,实战这个总司令就下令调整训练。

实战对训练的调控,是通过“对抗训练”这一手段达成的。比如“撑捶”发力训练(单发和连发),就是在空练与对抗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

拿人练发力有很多好处,它使你的拳脚产生实战感,使你的拳脚技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正确——既实战中的正确,它能过滤掉你在空练时意识不到的错误。如果你的“撑捶”发力是与步法结合的,那么这种对抗中的发力训练,连你的步法都练到了,如果你连发两个“撑捶”,那么不管你是借助“三角步”还是“修正了的闯步”而发,这“撑捶连发”已悄然转化为实战打法,而在对抗中练习实战打法,不用说,已走到了实战的大门口——在对抗训练中精练、熟练的“撑捶连发”,遇事,出手就能打人。

出手就能打人,表明你的“撑捶连发”已不仅仅有力度、有步法,还必然有速度、有适时的出拳时机、有机敏的反应、有良好的距离感、有强烈的战斗欲望。这些速度、时机——等素质哪来的?就是从上述对抗练习中来,道理明显,当你连发两个“撑捶”打向你的同伴,难道不需要把拳打快点?拳快了,你就不寻找恰当的出拳时机吗?时机有了你反应不过来也打不着人,所以你的反应得快,得在合理的距离上发力,得有饱满的战斗激情。

看了嘛,一个对抗中的发力训练,串出这么多东西,把发力、步法、打法、速度、时机、反应、距离感、激情都练到了。相对于“推动式”中的“封闭、单线结构”,“拉动式”的内部结构是不是呈现为向四外“辐射”?

当然,在“拉动式”程序里,速度有速度的专项对抗训练,反应有反应的对抗训练法。且每一项能力的练习都有一套从简单到综合的方法。

不言而喻,这套从理念(逆思维)到程序(拉动式)再到结构(辐射)的新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八极拳适用,其它的拳术也适用。

譬如赵道新,他的训练法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虽然赵道新不曾把他的训练法升华为一种概念和程式,但看他在《道新拳论·谈训练方法》中的两段话“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把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训练是不对的——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赵道新分明是暗合“拉动式”程序的,假如赵道新不遵循“实战拉动训练”理念,他何以主张“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

八极拳如果不练套路,练什么?

年初,我碰见一位跟我的同门师侄学过拳的小伙子,小伙子练了一年半八极,一年半总该练出点东西了,我一指身边的一个学生,让小伙子和他试试手。瞅小伙子害怕挨打的样子,我笑说:“别怕,你打他,不让他不打你,他光守。”即便如此,小伙子仍旧不肯伸手,他说他没练过打。唉!学了一年半竟没练过怎么动手,我感慨,那这么长时间都练了什么呢?小伙子说:只练过八极“小架”,再有就是每天“撞树”。

原来如此,小伙子只练过套路。如武林所知,练套路不能打人,因为这一事实早已人人皆知,我也就不唠叨了。问题是,在流行的(非传统的)八极拳训练程序里,这趟“小架”,还有“单打”、“对打”,已成入门头几年的必修课,如果不练套路,他们就不知该练什么。

其实,即使很多跟八极拳耗了十几年的人,也是以把玩拳、械套路为主,假如你要让他们放弃套路,他们就会很失落,两眼茫然不知道该练什么,最后只能对着树撞撞膀子、磕磕手腕,而已。
对这样的八极拳爱好者,我只能说声不幸,你练的是假八极拳,或曰:流行的八极拳。道理很明显,没有一种技击拳术会以套路为主,而塞满套路的拳术,必然是假拳、不能打人的拳。

真拳、能打人的拳,除了套路永远有东西可练——准确地说,打人的拳,根本就不练套路,套路在技击训练里找不着它的位置——围绕搏击进行的多项训练足以把人累趴下,哪里还有精力练套路,顶多拿它调剂一下精神了。

有人说:我知道套路打不了人,我只练单式,找几个使着顺手的动作下工夫,把它们练精了,动手时我就使这几个式子。

这种思路当然比迷信套路进步了一块,但要说这种练法对不对,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下面,我们由“怎么练就怎么打”的思路入手,来谈这件事。

假如“怎么练、就怎么打”?
“怎么练、就怎么打”是一种很流行的思路,持这种思路的人说起拳来都振振有辞、底气十足;听的人呢,也觉得这话好象有道理。我认为不是那么回事。
假如“怎么练、就怎么打”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一个使用“撑捶”去搏斗的八极门人,他就该蹲着马步去打,因为“撑捶”就这么练,而且要打一拳一停顿,不做快速连打——撑捶在“小架”和“金刚八式”里,就是一步一拳。

依次类推,“怎么练、就怎么打”到了形意拳里,使崩拳就照搬“五行拳”的崩拳练法,一步一推地去搏斗,同样也不使第二下。还有八卦掌,要拧腰回头、脚别着劲转着圈与歹徒格斗,八卦掌就这么练的,“怎么练、就怎么打”。

看了这几句话,大家也就明白,只练单式子,首要的前提是动作合理,假如动作不合理,照样打不了人。不过动作合理了,劲力不合理,打人仍是遥遥无期的事。

八极拳有一项“找劲”训练,主要就是解决劲力的问题,拿一单式子反复雕琢,去犟劲求活整劲,同时练协调性、练呼吸。八极拳常有迷信找劲的人,一辈子找劲不停,其劲力经千锤百炼找得也算够整,遗憾在,其人一旦投入格斗,平时无比熟稔的劲,立马背叛他,完全无法“怎么练、就怎么打。” 这就是说,劲力合理了还不能保证你就能打人。

说来,找劲没有错,找劲很重要,问题是,“找劲”不过是八极拳训练的一项,它即使再重要,也只是解决协调性、呼吸、劲力几个环节,而非训练的全部。

即便是“找劲”本身吧,还牵扯到你在什么样的神经状态下找的问题。神经激发不够的找劲,说句透底的,只算是找劲的初级阶段;有人“练时无人似有人”,神经状态高度激发了,还不行,仍只是完成了“找劲”的一半,想象中的有人跟真的有人打你,从对神经刺激的强度和精细度来说,差距有天壤之别。
仅从神经激发来说,劲力也要在对抗中去找。何劲力在格斗中的运用,不仅仅涉及一个神经激发问它牵扯到的问题还很多。

逆思维:怎么打、就怎么练

我主张:“怎么打、就怎么练。”

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格斗要求你怎么打,你就怎么练;格斗要求你练什么,你就老老实实去下工夫练什么。一句话,怎么练和练什么,听格斗的。在武术训练的系统中,实战是火车头,训练是后面的一长串车厢,练武术是火车头拉着车厢跑。

如何对一个初入门的小伙子讲解这番道理,你可用如下的方法来诱导他:一开始就找个人和他打,假如他拳头够不着对方,你就让他“上步”,注意“距离”。假如他出拳只会打一下,你让他把双手“连起来打”。假如他连着打脸无效,你提醒他“指上打下”。他要是身子笨拙,做不好上一戳、下一拳,你嘱咐他“惊上”之后,接一低腿蹋胫骨……

“上步”,也就是“步法”。即然格斗要求你有“步法”、注意“距离”,那么训练中,步法和距离就是你该练的项目。格斗逼着你双拳连发,上下连打,拳脚交替才能赢人,那么你就该遵照格斗的指令,一丝不苟地去执行。

恐怕有读者注意到了,我没有特意说明这是八极拳的技击训练法,是的,像步法、距离、连续打击,还有时机、战术等等东西,形意拳、八卦掌、大成、少林难道可以不练吗?

我们的诱导还没完,从另一个角度讲,假如他的拳头总被对方轻松躲过,我想不用多说,小伙子就知道“速度”的重要性。再假如,他打着了对方却跟挠痒痒似的,这时,难道还需要你掰开揉碎地讲,他才会意识到武术要练“力量”?还有,倘若对方打来的拳脚,他想躲而躲不开,想截而截不住,那“神经反应”和“灵敏”的问题,不也不请自来地摆到了桌面上?

既然格斗要求你练力量(尤其是爆发力)、速度、神经反应、灵敏,你就该踏踏实实地在这些功夫上出死力。我跟大家说,当你放弃爆发力、速度、神经反应、灵敏这些训练时,如果你是八极门人,你就不叫练八极拳;如果你是形意门徒,你也不叫练形意……依次类推,不把爆发力、速度、神经反应、灵敏的重要性放到头顶上,就不叫练武术。

赵道新先生在《道新拳论·谈提高身体运动素质》仲告诉大家:“在拳术练习中,提高身体素质被称作‘练功夫’、 ‘增长功力’。”大家注意,赵先生的这个“提高身体素质就是练功夫”一说,也没有专指那一门派,他指的是所有“拳术”。八极拳、形意拳是“拳术”,八卦掌、大成拳也没出“拳术”的圈,赵先生一网打尽了。

以实战为火车头拉动训练车厢,“怎么打、就怎么练”,就是我在本系列(续二)中所说“拉动式”训练程序,而“怎么练、就怎么打”的思路,可归入我说的“推动式”程序。如我在(续二)中所说,“推动式”和“拉动式”是企业管理学上的概念,所谓“拉动式”,是市场(实战)决定产品的研发、供应、生产、检验、销售(训练)——这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程序。所谓“推动式”,则是靠“研、供、生、检、销”(训练)推动市场(实战)——乃是一种落后陈旧的管理程序。

用“对抗”监控调练

“怎么打、就怎么练”的“拉动式”,不但能让人明白你该练什么,还能检测你练的对不对。由训练到实战的“推动式”,则缺乏对训练的监督。

监督机制在武术训练中的缺失是普遍的,就八极拳来说,多数人仍在遵从“套路→找劲→拆招说手”的程序,该程序是否合理,完全没有监督。练习者怀着对武术神话的痴迷埋头苦练,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通向李书文、吴秀峰之武功境界的康庄大道,直到虚耗十年、八年,自己一无所得,十年时间换来的只是原地踏步,格斗能力一点没见长,他们才恍悟自己练错了。

这不是坑害人吗?假如每一项的练习都设置监测手段,及时发现错误,发现了就纠正,练习者何以一错再错,一点格斗能力没练出来。
我说的监测手段就是“对抗的实战中去验证不现实,比如(让大家到力斗歹徒—个练了三年八极拳的人,在跟人动手时——动手就是一种检测,你练过的东西使不出来,首先,检测的结果就表明,你的八极拳从整体上练错了。如果练对了,三年肯定出打人的功夫。

倘若想具体知道自己哪里练错了,就得找行家帮你分析。八极“小架”你肯定练过,如果你认为“小架”是用来练功夫而不是打人的,那你的“功夫”就应该表现在格斗里,而动手的事实已证明,你的“功夫”在格斗中踪影不见,这就说明,你由“小架”练出的不管是什么“功夫”,反正不是有利于格斗的“功夫”,你在“小架”上纯数瞎耽误工夫。

还有八极“单打”,你也肯定是练得很熟,“单打”被许多人名之曰:练技法。既然是技法,就应该能打人,怎么你练了三年还打不了人呢?三年都不能使人学以致用的技法,一句话,它就不是技法。

提到“单打”就不能不说“对打”,在八极拳里,“对打”与“单打”如影随形,“对打”名之曰:熟悉技法。既然你的八极技法在“对打”中已经烂熟于心了,格斗中你为什么还眼花手乱脚绊蒜?这又证实,“对打”让你熟悉的不是八极拳的格斗技法,是表演技法。表演技法当然打不了人。

如果你说:“我也把”单打“里的式子拿出来单练过,我也练‘金刚八式’(八个单式),我也经常跟师兄弟拆招。”

唉!练单式的事,我们前面不是已经讲过了吗?至于拆招,本质上跟“对打”有什么区别?

话说到这,我想已能说明,你前三年的东西全练错了。接下来,继续练得话,我就用“对抗”来监测纠正你,如果你“顶肘”练得很过关,我就让你在“对抗”中发“顶肘”。如果你认为“顶肘”一上来就能肘顶人,你就给我顶个人看。如果你认为“项肘”只能在迎击中使,你就在“对抗”中使一回。

“对抗”的“进攻”会提供给你一张检测报告,用“顶肘”打人,如同上来就猛发一记“撑捶”,除非对方反应迟钝,否则你实验一百次落空一百次。如此,称明天再练,该放弃用“顶肘”进攻了吧?如果你能转过弯子,我告诉你,想使“顶肘”进攻必须先发一引手——不过这组技法不容易使。

“对抗”中的“迎击”检测报告说明,你练了三年的“顶肘”无法迎击对方的进攻,但换过来,对方却能用“顶肘”迎你,把你顶得拳脚出不来,把你顶得一趔趄,甚至一肘顶在你胸脯,或者把你顶得两脚离地倒飞出去。

如果我再告诉你,他只练过一年,你做何感想?三年的顶肘使不出来,一年的顶肘却一顶就有,只说明三年的顶肘练错了。而在错误的练法上再持续三年,仍旧顶不了人,种豆永远得不到西瓜。

一年的顶肘能用,表明他是用正确的方法训练的,尽管他也可能在训练中出现偏差,但肯定得到了及时纠正,不然,他的顶肘照样会沿错误的方向滑下去。

一个人在训练中永远会出现错误,哪怕方法正确也难免,监控纠正的手段就是对抗,离开了对抗,技术、尤其是技术运用上的错误,无从发现。

不能打人的练法就是错的
去年,有一位家在沧州的小伙子给我写来一封信,小伙子在信里说:“他跟随孟村八极拳师×老先生习练传统八极拳——习练多年收效甚微。”小伙子十分苦闷,他问我:“练习多年不能实战运用——是为什么?”

“练了不能打”——向我抛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一般我都告诉他们:“你的训练方法不对。”

武术是“唯效果论”,以训练效果来评判方法的好坏,练了能打人的,就是好方法。“习练多年”不能打人只会挨揍的,就是坏方法。

平时有人跟我谈拳,我也只看他的训练方法,他老师名气大、他老师实力强、他老师说拳论理美妙动听——这些我都不理会。老师是教人“怎么练”功夫的,他是好老师还是孬老师,看他的训练方法足已。比如你学八极拳,练“撑捶”、“顶肘”什么的,你老师不能只教会你怎么摆架子、怎么发力就完了,发力仅是练习的一项,是“训练方法”的一角,而从头到尾的训练方法,是教你如何走完“从学习动作到使用动作”这个过程,其过程包括怎么练(训练程序)和练什么(训练内容)。

就我接触过的八极拳(大成、形意、八卦等)爱好者,不光“顶肘”(崩拳),包括任何一个拳式,他们都没有进入过“从学习到使用”这个大系统。

我跟大家说,好老师,就是对你打开“大系统”之门的那个人,好老师做的,就是指导你一步步完成“从学习到使用”的所有环节。这些环节光说是不行的,每一环都必须执行到训练中。武术的一大不传之秘,即是这条环节之链。你经历了这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你就练了武术,你就能打人;你没经历过——只学了发力(包括步法、身法等),你等于一直在武术的大门口打转转儿,没走进去。

没练出格斗功夫的人,差不多都是没经过正确方法练习的人,很多人因为不曾见过这套方法,他们往往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他们以为怎么练发力、步法,如何“提肛吊顶、沉肩坠肘”纠正细节,就是练武术的方法。

没经历过“方法链条”的人,当然不会动手,因为你没练过动手嘛。

“大路货”是僵尸裹着“传统”名牌

练了能打人的方法就是对的,练了不能打人的方法就是错的。我这种“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的分辨法,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有简单、粗暴之嫌。简单兴许简单点,粗暴未必。如果你想分辨我的分辨法是否有道理,咱们坐下来探讨一下“武术是什么”的问题。

咱们这个世界,当某件事引起困惑时,人们往往要回到“它是什么”的思索上,譬如有人失恋了,于是哭着喊着问“爱情是什么?”;有人写了本书,像小说又类似散文,于是引出“小说是什么”的争吵,还有更深奥的,诸如“生活是什么”、“人是什么”——连“我们自己是谁”大家都发晕搞不明白了,我问一句“武术是什么”岂不顺理成章?

我认为:武术就是搏击术。能打的武术是武术,不能打的东西,不管它看上去多么像武术,它也不叫武术。

有人把武术吹得贼高,又是五行八卦,又是释道兵医,还什么修身养性、追求人生大境界。我说,武术有文化的高层次是好,但少了“高层次”,武术也能活着,武术只要能搏击,武术就能直着腰说话。

有人认为搏击是低层次、是小道。他们以为有了文化的“高层次”,武术才叫武术。我说,这话说反了,武术是先有搏击,后有所谓的高层次。把搏击和“高层次”比,搏击是爷爷、是根,“高层次”是孙子、是叶。“高层次”离开搏击就只剩个空壳。

很多人的武术就死了搏击的根,只剩下几片“传统”的树叶在那招摇——活像死人身上裹着华丽的衣裳。正常情况下,僵尸裹一身名牌在街上逛,该吓得大家吱哇乱叫才对,多恐怖呀。无奈在武林,传统的牌子根深蒂固,兼之人们不知道传统武术分技击练法和大路货的流行练法两种,给了大路货练法一个借尸还魂的空子,他们高音喇叭里叫卖的其实只是“传统”的名子,名下没有真东西,他们的“传统”全靠拳论和掌故撑门面,那些文字除了糊弄人,没有别的功效。

因为流行的大路货迷惑性很强,我才给大家推荐“不能打的练法就是错的”,我只能把判断方法直白到“小葱拌豆腐”的程度,假如我把话讲复杂一点,大路货就会有机可乘,拿拳论和掌故朝我反扑,文字谁能打得过?所以咱们还是实战说话。

也许有人问:“是否有这样的武术,虽然练了不能打,它的方法还可以,是对的?”

“没有!”——我告诉你。凡方法正确的武术,你练了肯定能打人——除非你身体太单薄,胆量和心理素质跌到正常限度以下,否则练了就能打。当然,有好身体、好心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练不出功夫,再好的方法,搁懒人手里也糟践了。

每天练一个半小时足以打人

我手下有几个小伙子,来我这之前,他们在武术道上摸爬了十年上下,可一试手,连最基本的出拳进步都做不出来,别人拳头一打过来就发慌。他们说:没学过这些东西。他们一直按那种“貌似传统的方法”练,结果十年下来,只落得两手空空,除了练法有误,他们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有人跟我说:“我一天练一个半小时,是不是练的太少,才出不来功夫?” 很多爱好者都这么疑惑自己,他们的疑惑来自老师的指责,老脑筋的人动不动就说学生“练得少”,他们总希望小辈人每天花三个小时练功,他们也不想想,这事现实不现实?小青年们都是有工作的,白天在单位累一天,结了婚的人下班还要忙活老婆孩子,他们别说练仨小时,晚上拿出一、两个小时练功,就得说是能坚持的,属于铁杆爱好者。

即使不考虑大家有没有时间,单从训练时间的长短论,每天练一个半小时,难道就学不会动手吗?
“肯定能学会!”尽管每天一个半小时不容易练成高手,对付两个流氓歹徒还是绰绰有余。就如同踢足球,每天一个半小时成不了职业球员,但跟没练过的人踢,脚下明显游刃有余,显得训练有素。足球、拳击、摔跤——任何运动项目练一个半小时都比没练过的人高明,武术为什么不行?武术有什么希奇的?难道非得难死大家、让大家都练不出来才显得档次高?去年天津《城市快报》的记者采访我,当记者问到武术训练的时间与效果时,我说:“以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计算,可望在一年后,获得抗击一至三名歹徒的能力”(见2005年5月14日《城市快报》第八版)。

真正的武术,不管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是一年学会打人。老辈人说:“形意一年打死人。”这才是传统的形意拳。

一年打人,大家都清楚,传统里的大路货练法做不到。

假如只许你做一项训练,你练什么?

要想每天练一个半小时、一年打人,离开合理的方法肯定失败。

合理的方法先搞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还有训练内容的安排问题。

那么练武术,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曾对很多人提出过,我问他们:“假如只许你做一项训练——仅仅练一项,你练什么?”

有很多人被我问愣了,答不上来。我的答案是:“打,对抗训练。”

我的答案对足球、游泳、拳击也适用,学踢球如果只准练一项,你就选择上场跟人踢。有人说,不练技术,只能是瞎踢,永远成不了高手。你说的没错,但是,这唯一的一项练习,你要是送给了技术或者身体素质(不对抗),那么,别说高手,庸手你也成不了。学游泳的人,在岸上把技术练得再精,下水还得淹死。

最早说出“久练不如惯打”的那个人,绝对是把武术看透了的大师——他回答了在无数武术疑难中排在第一的疑难。此人之高明,已不是简单的“一针见血、卓识远见”所能概括。

很多人把时间投到对拳架、劲力的细节纠正上,什么“收臀竖项、沉肩坠肘、抻筋拔骨”、什么“左右均衡、前后相争、进步如钻、手脚齐到——”我告诉你,你发力再活整,技法再精熟,步法、身法再快速美妙——哪怕都赶上大师了,只要你的功夫是在空练的状态下练出来的,就只能算入门水平,一点用没有,练二十年也抗不住一个惯打的,不信你就去试试。

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人可以在实战中学会格斗,但无法从技术中学会格斗。

由这句“概括”继续引申:实战对抗不但是武术训练最重要的一项,而且是考核训练的唯一标准。武术是“唯效果论”嘛。

因为提到了“考核标准”,我顺便说一句,古传拳论、拳歌、拳理,不能视为考核训练的标准。
各家各派留下的文字,不是前辈拳家的练功体会,就是对拳术境界的美好憧憬,甚至是自我陶醉的文字游戏。大师的经验只适用大师本人,天才的阶梯放在普通人脚下,通向的地方往往是地狱。有一句古希腊谚语说得非常到位“别人的美酒佳肴,可能是你的穿肠毒药。”对“拳术境界的憧憬”更好理解,前辈大师都仅视为“天上云” 、都没达到的境界,咱们普通人,干嘛跟那个境界较劲?理智一点吧,哪怕你有志上天摘云,也得从庸手练起,一步步来。什么是文字游戏不多讲了,你看一眼太极拳论,再对照太极拳已沦为健身拳的事实,你也就明白什么叫自己哄自己玩了。

就是说,当拳论与实战发生冲突时,大家该放弃的是拳论,而不是实战——实战永远是对的。
——讲完了“只准练一项、该练什么”之后,我再提个问题:假如允许你练两项,即在对抗之外再让你选一项训练,你选择什么?

这话的意思是,练武术,第二重要的是什么?大家先想一想,我们以后再谈。

练武术——第二重要的是什么?

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我向大家提了个小问题:练武术,第二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说,“久练不如惯打”向我们昭示了“对抗当属武术第一重要”的训练,那么,“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拳谚,则是用恫吓的方式告诉我们,练功夫非常重要,谁对待功夫稀松二五眼,谁一辈子就白练。一场空,多么可怕。

我非常重视练功夫,我把功夫排在武术训练第二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假设只允许搞两项训练(不能练第三项),那么在“对抗”之外,就苦练功夫。

看了我这个“对抗第一,功夫第二”的排序,有人兴许大感惊讶:“技术呢?第二还不练技术,你要把技术排到哪?”

对不起,就我经历和看到的生死搏杀、武林试技、街头殴斗,大量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技术的确不如功夫重要。其实,“一胆、二力、三技巧”这句拳谚,也明白无误地指明了技术在整个武术训练中“老三”的位置——别怪我衷情拳谚,在我看来,拳谚总是比看似深奥的拳理拳论高明,拳谚往往一句话说到点子上,胜却拳理的洋洋洒洒无数,没办法。

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身体素质,用格斗泰斗赵道新的话说:“在拳术练习中,提高身体素质被称作‘练功夫’、‘增长功力’。”

身体素质包括什么?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五项。考虑到多数人练武术,都是冲着搏击格斗来的,不为上擂台打比赛,故而,素质中的“耐力”可删掉不练(对抗也有提高耐力的功效),柔韧呢,少林派重视拉腿筋、下腰,八极、形意之类对腰腿的柔韧性要求不高,每次训练之前,活动个十几分钟热热身就够了。

这么一删减,只剩下力量、速度、灵敏三项。有人问:能不能再删?不,不能删了。力、速、敏三项全保留。当然,每天只能练一个半小时的人,在力、速、敏三项上,可以先突出力量(尤其是爆发力)和速度,大家凭经验知道,力量大、速度快的人,动手占优势。所谓“唯快不破”,所谓“一力降十会”(与此拳谚相对的那句“以巧破千斤”,纯数说梦话,看来拳谚也不是句句精妙)。

我把灵敏放在力量、速度之后,不表示灵敏不重要,有先有后罢了,说来,即便你不专门练灵敏,那第一重要的对抗训练,“搂草打兔子”顺便也把你的灵敏练了——同伴拳脚疾攻,逼着你做出快速的躲闪、堵截、反击。

反正,你要是能保证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你就力量、速度、灵敏全练;若是时间不够,先计力量、速度走,灵敏能练则练,没时间就算了,转天再安排。

练身体素质,最好集中时间上大量,别今儿练两下、明儿蹦三下。隔天练,练就一小时内全是素质,对爱好者来说是个聪明的选择,也符合运动科学,有利于肌肉恢复。

说到这,或许有人提醒我:功夫为什么要排在技术前面,你还没讲透呢?

谢谢您提醒我,下面,咱们接着聊这事。

一个小实验

要论证功夫比与技术重要,并不费劲,而且方法很多,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个:

在刚入门的人里,选两个身体条件差不多的,一个按“功夫+对抗”的方式练,另一个采用“技术+对抗”。让他们俩各练一年,结果你会发现,尽管两个人都入了道,但“功夫+对抗”比“技术+对抗”,更能打。“技术型”在“功夫派”更快、更重、动作连续性更好的打击下,技术上的那点可怜优势,不是无从发挥、就是发挥不理想。

有必要强调的是,这个实验,只是为了证实“功夫比技术重要”,而不是说,技术可以放弃。训练没有只准许进行两项的,不管“功夫 + 对抗”、还是“技术 + 对抗”,都是我们做的假设,而且是为了推出“对抗 + 功夫 + 技术”的理想方式。

上述的实验表明:在功夫与技术之间,功夫是基础,技术不能脱离功夫单独发挥作用,缺乏功夫支撑的技术是无用的技术。

技术不如功夫重要,并不表示在训练中,非得把功夫练好了才能练技术,不是这样的,功夫与技术同步进行。甚至有时练功夫也是练技术,譬如八极拳“通天炮的左右连发”,当你空操或打拳靶或在对抗中熟悉技术时,你既是在练功夫(连续爆发能力)也是在熟悉技术。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

“内 壮” 不如“外壮”

就八极拳来说,谈练功夫,绕不开八极“小架”,因为在流行的观念里,认为八极“小架”是练功夫的。

“小架”能练出什么功夫呢?有人说是能练内壮,出内功。我在八极拳上耗了二十五年工夫,见过无数的前辈、小辈,就我个人体验和眼见的无数事实,内壮不如外壮,就是说,踢打沙袋、蹦高蹿远、铁牛耕地等等外功更容易出功夫,勤练外功的的人,比一心指望从“小架”里挖功夫的人,更力大敏捷见功夫,更能征惯战。

我说的是不是事实,大家睁眼看看便知,天下练“小架”的八极拳爱好者无数,可有谁“内”出了强劲的“壮”?空操、拆招不算,实战中的壮才算壮。

有人说:内壮是基础,我内壮完了就去外壮、练外功。

我说:用不着。提到基础,内壮和外壮之间,完全可以互为基础,既可以先内后外、也可以先外后内。

先内壮后外壮,只适合病秧子和身体弱的人。“小架”的健身效果非常好,练之身心舒泰,仿佛站桩,气感足,四肢感觉有力。

不过,练武术的人,还是身体健康的小伙子居多,他们的五脏六腑足够壮,用不着先内后外,一开始就可以练外功,练不坏身体。

对于想练格斗的健康小伙子来说,假如你每天只能练一个半小时,在内功与外功之间,你就放弃练内,选择外功,没有证据表明内功比外功高级,练外功练不死人,散打、拳击、摔跤、足球就只练外功,也没见把谁练死。何况,外功本身也壮内,譬如心肺功能的提高,难道不是内壮吗?

当然,练拳涉及一个养的问题——八极拳如此,所有拳派如此,拳击足球也莫不如此。养身的方法无穷尽,我以前在《武魂》上提的“柔练”八极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打“小架”也是一种,某种站桩内视又是一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认选(养为内壮的一个方面)。

理想的练功夫,是“外壮 + 内壮”。就是说,假如排次序的话,第一等为“外壮 + 内壮”;第二等是练外壮;单纯的练内壮,只能排在最后。

“练内”高级在虚无缥缈处

练八极拳的人,其实都清楚八极拳有外功,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的人视而不见,放弃了。

这就是个事儿了,既然“踢打沙袋”和“小架”都是练功夫,大家为什么非要选择后者呢?正常情况下,“踢打沙袋”和练“小架”的人,应该在人数上互有参差才对。
玄机在“小架”的所谓“练内”上,而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练内比练外高级,所以许多爱好者抱着“小架”热吻不放。

但是,练内怎么就高于练外了呢?说来,这事也是有原因的,比如,练外是练肌肉,而肌肉的威力大家都知道,是有限的;练内标榜练气、练神意,而气和神意,总给人功能无限的感觉(仅是感觉),这一点恰合人们梦想无限的根性。另外,练肌肉太实在,而实在,不管是功夫还是人的长相什么的,都显得平凡,不能对人构成勾魂摄魄的吸引力;气和神意却不然,气和神缥缈玄虚,看不见摸不着,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像外星人、复活节岛的石像、神农架的野人,强烈地勾着人们的腮帮子,神秘永远比实在勾人,越神秘的东西越能把人勾得五迷三道。再有,因为西方人热衷练肌肉,人们便认为练肌肉不象练武术,不叫武术练法。在迷信武术神话和玄虚拳理的人们心里,认为中国武术在训练和功效上高于西方搏技,在理论上,易理八卦五行又比运动科学高明, 易卦是高档次,科学是低档次——或曰:没档次。

如此,当外功与内功一起摆放在人们面前,“肌肉的、有限的、实在的、运动科学的、没档次的”外功,当然在勾引人上要输给“气神的、无限的、神秘的、易理八卦的、档次高的”内功了。

除上述之外,“练内”还有一大好处:特别照顾懒人。虽然练内也耗时间、也累人,但跟练外不是一种累人法,“练外”心跳一百几十下,气喘吁吁,尽搞无氧运动,神经的刺激强度也大。练内就轻松多了,心跳次数不过百,以有氧为主,练之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即便是“小架”发力,啪啪的、咣咣的,很猛烈,也不过发一拳就顿步,刺激只在瞬间,过后就舒坦了。
有这么多好儿——不累人却换来“神秘无限高档次”的神功,大家当然要选择练内了,假如这事是真的,我也一头扎进内功里,踢打沙袋、蹦高蹿远什么的多累人。只不过呢,“不累人反练出超人般的神功”,这事听着怎么有点像买彩票——花两块钱梦想捧回千万大奖。

迷信内功的人,全都忽略了一点,内功的“气神无限神秘易理八卦高档次”,都是活在文字和唾沫里——即活在拳理拳论和武林掌故里,不是活在格斗事实里。拳理拳论和武林掌故不具有证据资格。

大家眼见的事实是,只练内功的人,一碰到外功强劲的人,就傻眼打哆嗦。

不愿再上当的人们,统计一下练内与练外的胜负比例,当会获得启发,内与外每碰撞一次,你在本子上划一道,统计它一百次,看练内与练外之间,到底谁胜出的次数多。

其实,你即使没做统计,只凭印象也能搞明白,是自己都没练出功夫的内功理论家忽悠人,还是大练外功的格斗派在拉你下泥坑?反正,理论家和格斗派,必有一个是坑害人的,让你练了不能打。

八极拳是内家、还是外家?

年轻那会儿听老辈人说拳,没听谁提到八极拳是内家还是外家。不光是练八极的,连外人也不在意八极拳属于什么“家”。在老辈人眼里,拳术就两种,一种是能打人的,一种是不能打人的,至于内家、外家,他们甚至没听说过这俩词儿,时至如今,还有很多老人不明白“内家、外家”什么意思。

二十多年前刚有武术杂志那会儿,有文化人写文章说“八极拳是内外兼修”,这话还说得过去,八极拳有内功又有外功,可不就是内外兼修?

把八极拳往内家拳上挂靠是后来的事,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不成风气。倒是现如今的小青年,几个人凑一堆侃拳,这个说:“哎,我们形意是内家拳,你们八极呢?归内家、外家?”被问的人立马接话:“我们八极也是内家。”

这一问一答透出了问题,好象内家拳档次高,身在内家门里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外家拳呢?不言而喻是低档次,矮人三分,从而使不幸沾上有外家之嫌的八极门徒们,像对警察表白自己“不在现场”一样急着远离外家,奔高档次的内家拳里挤。

其实,内家高、外家低这事,根本不存在,是某些人拿嘴给硬分出来的。武术就是武术,分门派,不分内家、外家。

把武术分出内、外两家,最早是清朝初年黄宗羲、黄百家爷俩搞的。黄宗羲是大文豪,没有证据表明他懂武功。他儿子黄百家好象懂一些,但有多么懂也说不上,没有可信的证据。如果说,武林干过什么没档次的事,拿黄家爷俩的话当真该算一桩,以悬而未决的话为依据,换到学术界就叫可笑,没品。

这件没品的事,经后世武林文化人的发挥,搞出一件由哲学和宗教碎片连缀成的“理论长袍”,同时在训练上,放弃了对“肌肉、疾速、刚猛、有限、实在”的追求,一心沉湎于虚无缥缈的“气意、舒缓、柔软、无限、神秘”。

但拳术的档次,不能由理论和非对抗的训练说了算,武术是搏击术,哪种拳术档次高,得看实战结果。太极拳在理论上登峰造极了,实战能力呢?吴公仪和陈克夫的那场对决最说明问题,拳论上描绘的那番如花美妙,到对抗中踪影不见。吴公仪还是吴鉴泉的大公子和吴式太极拳的代表拳家呢,连他都打不出太极拳的内家气韵,太极拳的普遍实战能力可想而知了——别跟我提杨露蝉谁谁的,他们的功夫什么样,大家没见过、也没留下实战录象,一切都是人嘴说的。

有人说:拳无好坏。这话放在百十年前可能有道理,如今未必,拳是由训练方法支撑起来的,当有效的方法普遍丢失,再找不出几个人会练的人,好拳也就变成了坏拳。

八极拳(形意、少林、八卦等)就走到了好拳变坏拳的临界点,当此尴尬之际,一些人不是寻求重生,反在那连篇累牍地唱赞歌,好象我们的拳术根本没出问题,形势一片大好着;好象我们的拳术是拳论和掌故里描绘的那么美好,天下第一厉害,一百个人练了九十个能成高手。都眼瞎了吗?看不见越来越多的人练了不能打?就这半死不活的样儿,还忙着把八极拳往内家里挤,有什么实际意义?没别的事干了尽玩虚的。说拳得说实在话,别脚不沾地儿踩着云彩跑,你说的东西得自己能练、徒弟能练,整天拿掌故、拳论大言惑众,你老师练出来了是怎么着?

要证明八极拳像文字说的那么好,你就去把自己练到文字描绘的那个高度。要证明八极拳的方法好,你就去把学生教得普遍能打。自己能打,学生普遍能打,你就给八极拳争了光。反之,自己出门挨揍,学生见拳头就打哆嗦,能说是给八极拳露了脸吗?想夸你两句也难啊。

我最佩服赵道新,赵道新是形意八卦出身,他却反感人们把形意拳划到内家拳,他在《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中说:“‘以搏人为主’的形意拳为什么属于‘内家’呢?”——其不以内家沾沾自喜的心态袒露无遗。

赵道新不以形意的内家身份而喜,我也不以八极的外家身份而黯然神伤。别说武术没有内、外家之分,纵使有,纵使八极拳真就是外家拳,我也不觉得矮人三分,外家就外家,怎么啦?向内家拳靠拢?我没那么轻贱不自信。

对比八极拳和所谓的内家拳

八极拳就是“以搏人为主”的刚猛拳,把八极拳与所谓的内家拳放一块比较,我们简单地划拉划拉,就能把二者的不同归整出一大堆来,比如:

内家拳的特征

(1) 玩命往易理、道、禅上贴

(2) 拳论多,文字玄虚模糊感性晦涩

(3)不怎么提肌肉的极限收缩

(4)强调意念支配下的松、柔、缓、静

(5)突出站桩的基础和主干作用

(6)训练方法离奇、玄虚

(7)练内功、内气

(8)宣扬“通神的功效”

(9)视技击为“小道”、“末技”

八极拳的特征

(1)也附会几句“两仪四象”但不多

(2)拳论少,文字平实但指导意义有限

(3)重视肌肉的极限收缩
(4)追求爆发(放松也为了爆发)

(5)不重视站桩

(6)练法朴实但失之套路训练多

(7)内外兼修但普遍外功训练不够

(8)不追求功力的无限性

(9)以追求技击为最高目标

大家都知道,八极拳没有什么拳理,即便在编《吴氏八极拳武术秘诀之谱》时塞进几句“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量也不大,总共没超过一百个字。这几句话在拳谱里出现的很突兀,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痕迹,给人的感觉像是怕别人说八极拳土而生搬硬套上去的。也因为这几十个字的拳理过于不着边际,后辈人很少拿它们当回事,鲜见有人对这几句话大搞理论演绎——此乃好事,说明八极门人还有基本的羞耻心,不好意思胡诌滥侃。

至于内家拳的拳理,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一律是热衷文字推演,好象没有它说不通的道理。

说来,探讨拳理不属于武术家的工作,研究武术的运动生理机制什么的,是体育大学科研机构的课题。把武林挪到运动领域,武术家不过是运动员,带徒弟的是教练员。这么讲大家就明白了,踢球的你就只管踢好球,当教练的你就只负责教出人才、带出成绩,至于运动的生理机制等学问,你了解一些当然好,不了解也没什么,千万要注意的是,搞科研不是你份内的事,你没那学问,顶多读几本人家写的书,如果你想掺合拳理研究,有一句话:武术家不过是一研究活体,是供科研人员搞实验分析用的兔子。想掺合科研的人,记住,你就是只兔子。

这话不中听,可是,联想一下咱某些武术家干的事,什么论证练气比练肌肉高明,什么阐述站桩比动态训练跟更利于开发人体潜能,还有什么把人体的筋和肌肉分开来练,提出练筋不练肌肉等等,不胜枚举。大家细想想,上述这些课题,是咱练武术的那点墨水能研究的吗?练气,这是多么深的科研难题,武术说的“气”是否存在还没得到证实呢,你就敢说练气比练肌肉高明,胆太大了吧,明摆着是把天下练武术的当傻子一样糊弄(‘气感’不是‘气’,气感只是人体感觉,而气,是一种存在或不存在的东西)。还有“站桩先进论”,其实国外有研究意念对运动潜能开发问题的,但不是咱这种搞法,咱们这种由个体体感建立起来的系统,太感性、太模糊,还只停留在“提出问题”的阶段,很初级。至于练筋不练肌肉之说,它论证上的无知,就不说了,其实大家实验一回就明白,你只要是人,你就没办法把筋和肌肉分开来练,筋动肌肉不动,是拍脑门的一厢情愿而已。

所以说,八极拳没有拳理是好事,省得有人乱发挥把大家绕蒙了。没有拳理可以向运动科学借,运动科学总是务实和踏踏实实的,在运动科学指导下的训练不会让你练了不能打。其实,八极拳本来就顺应运动科学,像传统的训练项目:踢树桩、打沙袋、蹿高蹦远、铁牛耕地、戳豆子、抓坛子等等外功,跟眼里只有运动科学的西方搏击训练有什么本质区别?我师爷吴秀峰也说:“八极拳里有力学、有杠杆。”作为八极拳的一代格斗大师,老爷子没像赵道新那样写下他的心得体会是件无比遗憾的事,但反过来,他没把八极拳往天上吹,未尝不是幸事。

因为内家拳多贴玄学、哲学、宗教标签,而八极拳与运动科学步调一致,所以从根子上论,两家拜的不是一座神,归不到一堆儿去。

内家拳不提倡踢桩打袋等外功,王芗斋甚至说:“切莫学拍打。”八极拳既拍又打,怎么能跟内家拳是一家?不是一家倒好,否则,八极拳也变成“理论拳”了。

八极拳有个著名的“两仪桩”,据我所知,吴秀峰认为此桩可练可不练,吴秀峰在津的几位能打的徒弟,没有谁的功夫是受惠于“两仪桩”。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两仪桩”能增强腿劲及大腿肌肉的耐力,对“与人相撞”时的平衡有一些好处——其它情况下的平衡作用不大,格斗需要动态下的平衡,不是静平衡。尤其要强调的是,“两仪桩”不出神奇的内功。总的来说,拿“两仪桩”来提高格斗素质,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训练,跟踢桩打袋、蹿高蹦远的效果没法比。

“天下武术一大抄”

老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我把这话套用到武术上,曰:“天下武术一大抄”。

天下的武术大体相似,譬如经常有练形意、大成、八卦、弹腿、轨迹、散打等等的朋友来我这里和我的学生玩对抗,他们动手的情形,就应了上面那句“天下武术一大抄”。

形意、大成、八卦、弹腿、轨迹等都有很多拳法、技法,问题是一旦投入对抗,什么劈崩钻炮横、龙虎熊豹形,什么三角步、弧形步、这步那步,全不见踪影。有踪影能看到的,是拳头的直捣横抡,抬脚的扫踢侧踹,跟散打差不多,也跟拳击大同小异(指手上动作)。

这些练着不同拳种的人,练的时间都不短了,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几年。无奈一打起来,都打成了一种拳,使不出平时练的东西。

也许有人说:高手才会打出拳术风格。

真是这样吗?我先不论“拳术是专供高手练的、还是该为大多数爱好者服务”,我就专论高手。进入武林二十五年来,我见识过很多能打的人,练八极、形意、少林的都有,不过动起手来,这些高手与高手之间,也跟非高手之间的打斗一样,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姿态和劲力。远不象大家在练套路和单操时那么姿态各异、风格独特,大家即使尚未打成“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也有些亲哥俩的意思,区别多一点的也疑似堂兄弟、姑表亲,眉眼依稀相象。
为什么练着不同拳术的高手们会打出相似的动作?原因在,能打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不管哪一家拳术,能使的就那几下子。这“几下子”不但任何一家拳术里都有,而且姿态大体近似。

这几下姿态相近的动作,以拳的动作为例,不外水平直击、斜线钻打、弧线横抡和挥臂立劈等。水平直击型拳法在传统武术中就是八极拳的撑捶、形意的崩拳、大成的崩拳和炮拳,同时它又是拳击、散打、泰拳和截拳道里的直拳;斜线钻打型拳法也如此,在八极拳里它叫通天炮,形意、大成管它叫钻拳,拳击谓之勾拳。弧线横抡和立劈也如此,不一一赘述了。

尽管各家各派有着繁复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的拳式,但一般不会少了直、勾、摆和立劈这几个普通至简的动作。对格斗有心得的人,恰恰多爱选择这几个动作,大家在长年的对抗体验中终于省悟:平平常常才是真,简单的就是最好的。而多姿多彩的似锦繁花,是银样蜡枪头,好看不中用。从选择拳术姿态的角度说,练武术格斗又是一个洗尽铅华、回归质朴的过程。

当你质朴了,你打出的八极拳跟形意、跟少林、大成还有散打、截拳道,也就姿态难分了(不计个性风格)。当你贴身打出八极拳的拗步撑捶,别人会以为你是练形意、大成(像崩拳)的,而当你在中距离发这一拳,又会给人以你是练少林或截拳道的感觉(类似直冲拳、直拳)。

玩形意的姜容樵前辈就说:八极拳和形意拳“尤为相似”。这话没错,用到实斗中的八极拳和形意拳,绝没有八极“小架”和形意“五行拳”那么大的区别,而是眉眼“尤为相似”。

因为各家拳术大体相似,所以我经常跟一些小青年说:“别管是什么拳,你只要练出来了(指擅长格斗了),别的拳你也就明白了,一通百通。”我还爱说的另一句话是:“你把一家拳术练明白了,很能打了,练别的拳,一年就能练成这一门的高手。”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的视线总爱盯在各家拳术的不同上——这话题不是不能谈,问题是,人们的切入点往往选在拳术的“演练形态”上,而不是从“格斗形态”进入话题。无意中忽略了“演练的”武术和“打斗的”武术之间的区别。

“拳法标准”—— 在格斗、不在演练

很多爱好者由于把拳术的“演练形态”当作某种拳术的风格,于是出现如下的困惑,譬如一些小青年在看了我的学生和人对抗后,面露疑惑地问我:“你教的这是八极拳吗?”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学生发出的撑捶和存在于八极“小架”、“金刚八式”中的撑捶不一样,具体说来,(1)演练中的撑捶发整力,打完胳膊伸直不动、不缩回来,定格在马步上;我学生用在格斗中的撑捶,不发整力(指第一拳),胳膊打出去又缩回来,步型也不是马步,是四六步或三七步,最主要的是不定格。(2)演练中的撑捶,后脚上“一步半”,用所谓的“闯步”,把后脚“闯”成前脚发拳;我学生的格斗撑捶不然,用滑呲步(也称陆地行舟)发前手撑捶,这一拳一般为刺拳,然后快速接后手的拗步撑捶(类似崩拳或截拳道的后手直拳)——接前手刺拳的第二下撑捶,也可以把后脚窜到前面发拳,但使用的不是“闯步”,而是“三角步”,并且辅以身形和步法的闪滑。(3)演练中的撑捶,是打一拳一停顿,即一步拳;我学生的格斗撑捶,永远处于与其它拳式、腿法的衔接中,除非某些特殊情形,一步拳在我眼里视为“战术上的弱智”。(4)演练中的撑捶讲究摆拳架,它打完撑捶后,不但不连接二次打击,而且毫无警戒意识,伸胳膊蹲马步定在那,摆出拳架玩造型,好象在等人给他拍照;格斗中的撑捶,不摆造型似的拳架,不摆造型不等于不重视拳架,因为要想连接二次打击,必须有一个平衡性和协调性都非常好的身架,即便无法接续第二下,身架也不能丢掉防御状态(包括防御意识)。

很明显,这两种撑捶——格斗中的撑捶与演练中的撑捶,比狼狗和京巴狗之间的区别都要大,它们除了都是直击型拳法这一共同点之外,其它没有一处相同。

我想问的是,这两种撑捶,哪一种才算八极拳的撑捶?或者说,八极拳的撑捶,是格斗形态说了算、还是由演练形态来拍板?

这个问题我不想含糊,我相信大家也想问出个子卯来。

如果有人认为,八极拳的撑捶应该以演练形态为标尺,凡跟“演练撑捶”有一点走板的都算错,那好,你把“上一步半、只发猛力一拳然后定格在马步”的撑捶给我使一回,我说的是实战或戴拳套的对抗,拆招说手不算。你要是能打了人——还别说那人身手凌厉,就是我手下练了两年的学生吧,你若是一撑捶能把人撂那,我率众给你磕头拜师。

还有一种更科学的检测法,找一百个练了几年八极拳的爱好者,挨个拿对抗测试他们,看他们在对抗中能打人的撑捶,有几个是跟“演练撑捶”一样的。虽然科学地讲,有50%以上的人能有效对抗才可给“演练撑捶”打60分。但我们把及格线降低,降到1%,即一百个人里能出一位能打人的就算及格——怎么样?标准定得够低,不刁难人吧?

让我来预测,这一百个人里,一个能用“演练撑捶”打人的人都不会有——假若我的预测不幸成真,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悲哀,能有正视事实的心态就好。

其实,不需要测试我们也一样能否定拳法的“演练形态”,因为不光八极拳、所有的门派不都名之曰:“我们的拳是打人拳”吗?既然武术是用来格斗的,那么武术中的拳法标准,当然要定在拳法的格斗形态上——除非你认为武术不是用来格斗的。

因此说,不光撑捶,不光八极拳,所有的门派,拳法练得对不对,标准握在实战手里,实战中的崩拳形态,就是形意、大成的崩拳样板。训练中的演练形态什么时候与实战形态同一了,它什么时候算练对了——也就是我以前唠叨过的话:训练围着实战转。如果有人搞不清什么叫训练形态与实战形态的同一,你就看拳击,拳击手在比赛中打出的直、勾、摆,跟平时练时的形态一个样。当然,即使练、打同一了,单人独练时由于没有干扰,做得还是比实战运用更顺畅、合理。

以“格斗形态”来为拳术分派

很多人所以不自觉地由拳术的演练形态来评判拳术风格,是因为大家已看不到对抗,身为武术第一重要的训练——“对抗”,已经从大多数的传统武术中消失不见了。天长日久,再加上拳术文字的泛滥,人们便误以为:“文字描述 + 演练形态”的武术 =“技击的”武术。

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后果是可怕的,当人们沉溺于文字的美妙和演练的良好感觉时,就会漠视“技术的打斗训练”(即对抗),以为在拳论指导下的纠正演练细节就是练武术技击,结果走向实战中的不堪一击。

此外,忽视武术的“格斗形态”,也给高唱“拳分内、外家”的人以瞒天过海的空子,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形意、大成、八卦、太极这些所谓的内家拳,在单人独练的演练形态中,确实可以表现出理论上的内家味道。无奈,此演练的内家大餐,一旦投入打斗便走味,不但内家神韵全无,跟八极、少林、散打、拳击这些所谓的外家也差不到哪去——八极拳的肘特殊一点,不过,假如形意、大成也使肘,相信它们的肘也会跟八极肘走到近若血亲的程度。

如果有谁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也好办,去实斗一下子,事实会告诉你,文字拳和演练拳一旦投入实战,其美妙和神秘立刻会像泡沫一般灰飞烟灭。你最好放下杂志就去试,看我是否糊弄了你。

倘若大家还承认武术该是格斗拳,不该走向文字拳和演练拳,那么我们就理应由实战状态给拳术分门分派。

姜容樵的师弟赵道新也是这个意思,他说:“拳术类型的分割应该是‘打’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或‘编’出来的。”

拳术的分类一旦交由格斗来划分,各家在文字和演练中的所谓风格,很快会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灰飞烟灭、踪影皆无。这一现象,在早期的散打比赛中尤其明显,四十岁以上的人恐怕还记得,二十几年前,刚兴起散打时,最初的本意是为了恢复传统的武术散手(也就是传统武术技击),当时参赛的拳手,也多来自传统武术门里(只有极少的人是练拳击或摔跤的),拳手们练的拳也都五花八门,不过上场一打起来却打出来另一番光景,什么八极、少林、形意、戳脚、通备、八卦,手上动作都快打成了拳击,而且精通拳击的人更容易取胜。既然传统武术一打就打成拳击,既然拳击更适合散打,于是很自然地,大家纷纷转向拳击学习手上技术。

散打的这种手上动作趋向同一的现象,说明在相同的规则下不会产生太多的门派,一些风格独特但实用效果不好的动作,会逐渐被人放弃,因为没有人愿意挨打失败。由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一假设——假设有一种武术比赛,不戴拳套,允许使用任何技击动作攻击任何部位(包括戳眼打裆),我认为,打不了几年,拳手们使用的拳法照样会像散打那样,逐渐集中到几个最具实效的动作上,从而将天下武术打成一种拳。

我们的武术所以有无数门派、无数风格独特的动作,究其原因,一是不去格斗,二是格斗多发生在正当防卫、街头打架和非高水平的比武试技中,因为对方能力差,一些跟高手对抗无效的动作,也会因对方不知如何防御而得手。

现在武林有不少人热衷研究拳击散打,经常跟练拳击散打的人搞对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它能帮助我们认识演练拳法的不切实际,把所谓拳术风格的虚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逼着我们从格斗状态来重新给拳术定位。

说手中的发力≠实战发力

有一个小伙子,他刚到我这来那会儿曾跟我说:“某某拳的力练出来是很厉害的。”他这话把我逗乐了,我甩给他一句:“天下哪一家拳术的力,练出来都厉害。”

从理论上说,天下没有发力不厉害的拳术,譬如大成拳以发力沉猛吸引人眼球,八极拳被日本人松田隆智夸为发力最霸道的中国拳术,等等。

不过,大家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这很厉害的发力,是指对抗中的发力呢?还是指非对抗中的发力?换句话说,在说手示范中那“咣咣”发得很猛的力,一旦到了实战对抗,是不是力道不减?还那么厉害?

我这人爱钻牛角尖,谁跟我谈发力我都要追问这个问题,去年宁秋离来北方教拳,我们俩见面时,当老宁提到某某人一拳把人从地下打到床上,我问:“他们俩是对抗吗?”老宁说:“不是,是说手。”

我和老宁都认为,说手就是说手,说手不是对抗,假打的说手和真打的格斗有天壤之别。而歹徒无赖是不跟我们说手的。

如果大家还承认练武术是为了真打,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说,有价值的发力必须是能在真打中发出的力,而假打(说手拆招)中的发力,不管它力道多么沉猛,只要不能使用,就没有意义。

八极拳有一个“十字力”,在用到“撑捶”和“顶肘”演练时,能发出很爆很整的力,加上震脚跺地,在不懂武术为何物的观者看来,着实有些吓人、让人一激灵。不过呢,这种“演练状态”下的发力,一旦用到实战,立马大打折扣,全没了演练时的威风。所以有人嘲笑八极拳是:“八极吓死人”(指看着吓人、不能打)。

八极拳如此,别的拳也好不到哪去。我一位练形意和大成的朋友前些时候跟我说:“发整劲是不对的,整劲就是拙劲。”肯定有人不同意我朋友的意见,这样的人整劲也许练得不错,可我告诉你,我朋友的整劲同样练得很好,他批评整劲,是从实战角度说的,用整劲打人其笨无比,速度慢。

如果发力只是为了给人看的,我们当然没有必要指责“演练发力”。因为人家不想去格斗嘛。

如果发力是要用来格斗的,我们就不能回避“你练的这个力能不能打人”这样的问题。

“说手发力”≠“真打发力”——爱示范“空发力”的人,完事应该缀上这么一句,好让人心明眼亮。当然,你要是本来就糊涂,或者故意把爱好者往糊弄里整,那就另说。

脱离对抗的发力,会走向自我吹嘘

在发力问题上,武林走了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极其热衷发整力。在武林,发力,是被各家各派放在头顶的重中之重,别的东西可以不谈,发力不能不谈;技法步法可以不吹,发力不能不吹,而且开口都是发整力(或内劲),这其中又以“流行的老拳”吹得最邪乎,从哲学、宗教上找卖点,把发力往云里雾里吹。

另一个极端是:被大家以无限热情吹嘘的整力,在实战中普遍打不出来。

这就很不正常了。既然大家都说自家的发力好,甚至天下第一,你应该在实际对抗中打出来?为什么一打就变成泡沫呢?既然打不出来,它又怎么能叫好呢?该叫不好才对。

这两个一矛一盾式的尖锐对立现象,应该说是一戳一个窟窿,根本禁不起推敲。遗憾的是,很多练了十年没学会动手的人,他们仍然躺在梦里不愿意醒来。

因为不去琢磨,那第一个极端现象就造成很多恶果。恶果之一是,看不起拳击散打泰国拳之类的外国拳和非传统拳。而这看不起,头一项是看不起人家的发力,觉得那些拳发的都是局部力,档次低,跟武术没法比。武术的整体力才叫高明、高级。

这种看不起就叫没道理,因为你是拿武术“拳论、掌故、空发、说手”的发力,在跟人家的“实战发力”对比。这样的比较不对等、不公平,你贬低人家时手指着拳台实战,抬高自己时你搬出来“拳论掌故空发说手”,你也太不讲理了,要比较就应该两边都是实战状态,比各自的实战发力。公平的对比,才能比出真结果,比出真高低。

有人说:我们比较非实战下的发力行不行?但是,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武术发力是为了实战的,只有实战中的发力才叫发力,其它都是表演——拳论、掌故中的发力比表演更虚无缥缈,更不算数。

我们甚至可以说,就因为脱离实战对抗,武林才神吹发力,标榜武术发力比拳击散打高级(即产生第一个极端现象);也同样是因为不对抗,被吹得天下第一高级的武术发力,才普遍打不出来(即产生第二个极端现象)。

如果大家不信,去找武林朋友试试手,打打对抗,打的越多你越心明眼亮,看跟你对抗的那三十人、八十人,有谁能打出“拳论、掌故、空发、说手”里的整力神力。我相信,你一个也碰不到。

你可能会发现,独自练出来的整力,最怕在对抗中练出来的局部力(除非两个人体重相差悬殊)。

你可能会不由地想:局部力很好使啊,局部力也能一拳打垮人啊,局部力不像卖膏药的骗子贬低得那么一钱不值啊。

你这么想就对了,离出功夫就不远了。
擅长格斗的人不贬低局部力

与痴迷整力的人相反,擅长格斗的人对发力是另一种态度。

第一:擅长格斗的人不像整力痴迷者那样,你一提整力他就来情绪,嘴里滔滔不绝背拳书、讲故事。擅长格斗的人不这样。擅长格斗的人,都对发力有一个理性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思考整力的问题,但决不会像信徒那样盲目地崇拜,尤其是你要是让他们把整力放到至高无上、惟此惟大的高度,他们绝对不干。

第二:擅长格斗的人在不崇拜整力的同时,还不贬低局部力。在对待局部力的态度上,他们同样与整力痴迷者有着鲜明的反差,譬如,整力痴迷者一听到“局部力”仨字,就会撇着大嘴,满脸地瞧不起。擅长格斗的人不然,他们很看重局部力,他们从不会认为局部力比整力档次低。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原因在于,他们看待发力的角度不一样。擅长格斗的人是从实战使用的角度看待发力,整力痴迷者则是从“空发说手拳论掌故”的角度看待发力。

从实战的角度看发力,你就会以实战为标准,不管那力是整力还是局部力,也不管那力在理论上是最合理的还是不甚完美的,你都会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平台(也即实战)来审视。能够在实战中施展的发力,是好的、对的,留下来。不能用于实战的发力,则是不好的、错的,该删除或修改。把这个意思进一步解释就是:不能在实战中使用的发力,哪怕它在理论上再合理再完美,它也是错误的发力;而能够在实战中使用的发力,哪怕在理论上再不甚完美,它也是正确的。当发力的实战与发力的理论出现不协调时,该放弃的是理论的发力,而不是实战的发力——这一点做的最好的是拳击散打泰国拳等。

从“空发说手拳论掌故”的角度看待发力,很自然地,你会视“空发说手拳论掌故”为最高标准,这个做法也可以叫“以理论为标准”。这样的人不像搞实战的人,肯于把局部力和整力放在平等的水平线上来审视,这样的人不然,他们在实战之前,先就把局部力否定掉了。他们的做法也不难理解,审视既然是以理论为标准的,当然就无须实战了,只在理论文字上对比一下就完。如此来,那个在理论上远不如整力完美的局部力自然厄运难逃。

比较奇怪的是,坚持“以理论为标准”的人,往往不承认理论与实战之间会出现矛盾(事实是,理论永远与实战有矛盾),每当“在理论上无比合理的整力”被局部力打得惨不忍睹时,他们就以:“我功夫没练到”来遮羞,他们的老师也用“你功夫还欠火候”来解释实战的失败。

因为膜拜理论和说手,整力痴迷者放弃了对抗训练,日复一日地重复“从理论到空练、再理论再空练”的程序——流行的老拳不都是这么练的吗?

因为奉行实战永远是对的,擅长格斗的人走的是“实战监督理论、实战修正理论、实战升华理论”的路子——几百年、上千年前的中国拳术及拳击散打泰国拳都是这么练的。

不同的“发力观”,不用说,会影响到具体的训练,由此产生截然相反的两种训练方法——这首当其冲,造成了不同的发力技术,因为发力总是要借助某种技术动作来发的(限于篇幅,这个问题下次再谈)。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