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拳术,它的特点是动作简洁朴实、快速整齐、刚柔相济、完整饱满、沉稳严紧、节奏分明、形神统一。
在形意拳的教学、训练中,为了止学生们更快地掌握形意拳的劲力,除了给学生们做正确的动作示范,教会他们能模仿动作以外,还应该进一步讲解形意拳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动作的发力顺序、动力的特点;以及身体各部之间的协调配举几个例子。在练习形意拳的炮拳时,拳谱中讲,炮拳打出的形象“如炮忽然炸裂,其弹突出,其性最烈,其形最猛”。也就是说在炮拳发力的一刹那,应该有一种浑身的整力。可是怎样体现炮拳的性烈和形猛呢?怎样才能做出浑身的整力呢?我认为必须充分运用腰肩之力,以腰、肩、肘、手的顺序催动,节节贯串(在做慢动作练习时要有节节贯串的意念,但在实战中就没有先后顺序之分,正所谓“一动无有不动”、“眼到,神到,手亦到”),再加之步法的催动,上下相合,先蓄后发,快速、沉稳、暴烈地打出,这样的炮拳才能体现出拳谱所讲的形猛、性烈。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动作基本正确,但腰肩之力往往发不出来,这时,就可以应用形象思前手拳当作一块大石头,发力时用力向前推出,推得越远越好。这个动作先在原地进行体验,然后加上步法配合练习。用这个形象的例子可以使学生们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形象,这对同学们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尽早地体会出它的劲力是大有好处的。
横拳要求势若拧绳,拳和臂要有拧、裹、钻这三种劲,两腿有夹、剪之力。这些劲力如何在动作中体现出来呢?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给同学们举这样几个例子:两臂就好像拧毛巾,一个向外拧,一个向内裹,前手向外伸拧,后手向里拉裹,这样可把毛巾拧得很紧,以这样的例子来体会两臂的旋转配合,一个向里裹,一个向外翻,一正一反,相互协调;前拳打出横举时,要体会出一个钻力,就像锥子钻眼一样,旋转向前,既有向前的压力又有螺旋之力;两腿的夹。剪之力就好像是站在冰上,为防止两脚向外滑出,两跨向里合、向内夹,身形就好像拧紧的弹簧一样,前胯向后拉,后胯向前领,前后互争,两腿就像剪子剪东西一样,磨腔而出。这样用拧毛巾去体会两臂的拧裹劲,用锥子旋拧去体会钻劲,用站在冰上防滑倒和剪子剪东西去体会两腿的夹、剪之力,这样横拳的几种劲就容易理解了,经过练习就会较快地掌握横拳劲力。
即使形中的虎扑动作时,有四句动作要领说的很贴切:“手起而钻,手落而翻,手足齐落,挺腰伸肩。”前面三句话都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出来,就是最后一句挺腰伸肩,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做出来。什么为挺?什么为伸?在什么时候挺、伸?挺腰、伸肩这两个动作是虎扑发力时的关键,如果这几个问题弄不清楚,那么虎扑的劲力就不容易打出来。所以在教虎扑动作时,应把重点放在挺腰、伸肩这个动作要领上,首先讲解动作路线,让同学们在基本掌握动作路线的基础上引入形象思维。应让同学们的头脑中有这样一种意念存想:虎扑双手向上钻向前扑时,有如从小腹抱起一块大石头,随手臂的上端至胸前,与此同时小腹用力,有向下翻卷的动作,腰部要向前上挺(也就是两肩微向后领,开胸,头上顶),两个动作要同时完成,然后猛力向前用双手把石头推出。推出的一刹那,要伸肩含胸微收腹,也就是肩部向前送伸。这样做出来的动作才符合力学原理和技击原理。这样做才是武术上常讲的腰发力,才能形成有威力的整力,才有可能发出内劲来。形意拳的劲力是有其特点的,学生们只要体会出一两个拳法、招式的劲力,也就很容易触类旁通了。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例子一定要恰当。形象,一是便于教师讲清楚,二是便于学生们理解动作劲力和动作的劲力实质。如果拳法劲力较复杂,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加以说明。
形象思维运用到形意拳劲力的教学中,用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或形象,用主动形象的例子,能变高深为常见。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这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形意拳劲力的体验,有利于领会形意拳的基本要领和要求。
形象思维确实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方法,只有我们长期地练习,不断地操练和细心地琢磨,才是提高技艺的根本。这种方法也有它的阶段性。在习拳的初期,应该以纠正拳架为主。在习拳的中期,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劲力,用形象思维,用意念,用大脑存想,去指导、强化动作。在我们逐步掌握了动作的劲力后,要加强练习,多次地重复巩固,使正确的姿势定型。一旦我们的动作过程、动作劲力,通过练习形成牢固的定型,我们在练习时就可以也不必用形象思维,不必去想那些例子,而把意念转移到技击方面去,把掌握的劲力运用到存想中的敌人身上去,这样就可以从形似逐渐向神似的方向发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