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庆威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和精髓,不讲技击的武术只能说是中看不中用的“舞术”。历代形意先师都有“形意技击秘法”之传。所谓“秘法”即“打有目标、顾有诀窍、进退有度、开合有法”。武术界同仁熟知的车永宏的“游鼍化险,绝地逢生”,郭云深的“连珠崩拳”,买壮图的“鸡形四把捶”,宋世荣的“燕子取水”,刘奇兰的“龙形特技”,张树德的“马形技法”,布学宽的“狮吞手”,刘剑的“截手连珠炮”,宋铁麟的“阴阳把”,孙德宜的“反手割脖、顺手牵羊”,吕加麟的“连三腿”等等都是诸位先师的拿手绝活;技击泰斗李复祯的“五花炮、绞捎子、连环手法虎扑子”更是形意界众所周知的绝招。继承、挖掘诸位先师在散手技法上的宝贵遗产,对弘扬中华武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使中华武术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向广大武术爱好者就形意拳术中常用的实战技法作一简单的介绍,不妥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在形意拳古谱中有左右上下“十四”打法之论,即头、手、肘、肩、胯、膝、脚。无论哪种打法,形意拳历代先师均反复强调了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必须手脚并用”,“光是手到不为能,手足齐到艺为真”,“打人如亲觜,贴身近打全凭腿”。往往听到一些外行讲:“形意拳用腿的地方不多”,其实,在形意散手技法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腿,进退转侧,扭身调膀,吞吐趋避,离开了步法的灵活多变,无论多么高明的技法都无济于世,所以,在下面介绍的形意散手技法中,步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