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拳法特点主要是动作简捷明快,拳势完整紧凑,劲力沉稳精巧,运劲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全身上下协调、内外相合,形神统一,有内外兼进,惊风雨走雷霆之势。然而,这种神化的功夫不是轻而易举可以练就的,非下苦功千锤百炼方能逐渐掌握。老一辈形意拳家将其总结为三层(步)功夫,也叫作三种练法,三种运劲儿。
1.第一层功夫,炼精化气,即明刚阶段
人在练拳之初,体之阴阳不分,虚实未判,混元不清。主要表现为浑身上下好像是一个团,气质混杂,四体不随心。发出的刚劲不是功夫劲,而是体力、硬劲儿。给人的印象劲儿很足,真冲,可其实体内不通达,意与力不协调,后天的作为占了优势。此时练拳者自己也不舒服,发出的拳也打不着对手,同时伴有脏腑的淤滞失调,身体滞重。而好的、有内功的武术家均健步如飞,体轻如燕。所以,在练拳之初,要从站三体式开始,保持实体自然的上虚下实之态。要以常人之常态习拳,不可自起强劲。人本身就有体力,开通本身的体力就行了,任何后天有意识加的力就是强劲。拳势要舒展,不可拘谨,为的是使劲力发于体外而抻筋拔骨,如皮筋拉长,劲力调和顺畅,开出体劲,渐渐达到体动随心动,练精化气,以退后天返先天。这就是第一步功夫,练的是明刚之劲,外丹的功夫。练功久而久之,体的内三合程度逐渐提高,行拳作势舒畅自如而无喘意,自身也就松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力量外放,用尽了,拳不打乏力,练拳者自己都乏了,身体自然能松软,促使体的柔化,基础打好了,下一步就该长真功夫了。
这一阶段练拳的要点是,出手进势的速度要快于回手回身时。出势与发拳时意念要放长至极远。进势之际要足蹬、头领,开势、出掌。行进间应当注意整体性地挺身形,切忌外形有过于显露之处。回身时恰好相反,要做到含蓄,下劲,要吸,否则立身不稳,这样就体现出了一松一紧,一张一弛。
2.第二层功夫,炼气化神,即暗劲阶段
相对于明刚阶段的劲力外发,第二层功夫的主要特征是收敛。行拳作势缓缓而来听体的,自身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练劲合形,以意气之为而行拳,随心的程度就高了,即练内功,也就是丹田功、气功。以此功伸缩往来而运行,内劲不断,而不是用外力行拳。如果我们把第一步功夫的劲称之为“旺火’,(爆劲),那么,第二步功夫的劲就是“文火”,即用温火之法来锻炼,使意气合于体态之动,称之为“随心”,并时时伴有发自体内的清脆的抖弹之劲。此时的发劲为“呼”,回落手则为“吸”,此一呼,排泄体内之废物;此一吸,汲取宇宙间的养分。这种以丹田呼吸配合而行拳的阶段,是炼气化神阶段,运起劲来体内产生的内景妙不可言。就好像水塔蓄水一样,待丹田气蓄满,在体内如同电源充足后将动能运输于各个支路,即人体的四肢百骸。将丹田之气贯于四肢而行拳,才能人妙境,肌体的透明度提高,极其灵敏,劲力随合、连绵,透及整个身体。发劲时又可在瞬间集中于一点,纵放自如,得心应手,即寓技击之功,又可得养生之妙,舒适无比。
这一阶段练拳的要点是,行拳按第一阶段的原形走即可,但用的是腰劲,用的劲力不同,重点此时是在回,主要是吸收养分。发劲时找丹田的劲。练绵拳时要配合呼吸,往里往回是吸气;往外是呼气。出拳时将气由丹田送至膻中,也就是这个呼吸的过程是从丹田到两肺,真正感觉到胸中有动,再以这个动能送出拳去,’不能单打单脱节,呼吸是呼吸,发拳是发拳。后天呼吸要配合,但不要有意去配合,而是不调自调,使呼吸自如,先后天呼吸混用并举。
3.第三层功夫,炼神还虚,即化劲阶段
这是形意拳的高级阶段。此时形意拳之道,得“灵心”而养练于神,以神感动于四肢,心胸清虚及至全体松空,如透明之体,五脏六腑运行无阻,全身经络百脉皆开,机体极灵敏而无滞感。内脏腑、外躯体、五官力窍,四肢百骸的精、气、神合而为一,成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为内丹,或称金丹。至此行拳作势,无论五行还是十二形,均以神气为动能,感应而动(行拳),习神可补神,习气可补气。可以说此时拳即气功,气功即拳术。神势相依,体为神之寓(寓所),一点“真阳”运行,无内无外,无所不在,静致以极,即虚无,以后天返先天,先天之道可立,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道法自然,人与太虚同体,与大自然同化,合而为一。如身人此境,既可身轻如燕,又可重若泰山,练拳一遍是所谓一气作,如一片神行,无头无尾,环绕无端,由内及外,意动身行,能不知手足之举(舞)动,忽刚、忽柔、忽开、忽合、时高、时低,伸缩进退、左旋右转,一切动作极合节律,无不随心,手起脚落如电闪雷动,惊风雨走沙石,变幻莫测,体备而神完。正如古拳谱中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即一切行为动向都是无意之中自动化作出的反应,最真实最迅捷的反应。此步功夫功力的显示只能靠感觉,通过现象去探讨本质,说有也有,说无也无。第二步功夫小周天打通,第三步功夫大周天开通。“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亦即金刚之体,童子功。练功至此,已是“得来万法皆无用,身行应当似水流”,真气转动,上通天谷,下达海底,彻上彻下,洞鉴八荒,尽虚空,通法界,不可思议的境界完全具备于练功者一身。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