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形意拳名称多,让人难解;形意拳好,但非神仙术;”六合“是形意拳之本,内劲之源;只有刻苦精微者,学有所成。

形意拳有益身心,且别具技击特色,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它流传久远,且过于保守,因之对它的认识产生误解,讹传实在不少。兹一辨析,避免产生疑虑。

(一)

形意拳的名称多样,亦让人难解。实际因其技法内容不断衍变,名称也就几经变更。最初叫心意拳,又叫六合拳,又叫意拳,后经李洛能先生的发展和创新,才定名为形意拳。正因为近代人们多未见过心意拳和心意把,也没有把《心意拳谱》、《心意六合拳谱》、和《形意拳谱》作过实质性的比较和分析,致对心意拳和形意拳从名称到技法,都产生一些疑问。实际心意拳是形意拳的前身,形意拳是心意拳的衍变和创新,两者从理论到动作已然大不相同,各具特色了。

形意拳的名称的含义,说它象形取意,是对的。不仅十二形是动物特能之形,取其技巧实用之意,就是五行拳也如是。比如劈拳之形似斧属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等等,也都是象其特点于外形,取其实用于内意,以提高形意拳的体用实效。实际还有更深邃的含义,就是外练形、内练意,以求形意一体、内外合一,构成形神俱渺,周身通灵的高超境地。故形意这个名称改得好、改得对,不是什么笔误。

(二)

形意拳好,但也不是什么神仙术,也不是说得那样复杂而神秘。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是武艺;养灵根而静心者,是修道。”这两者有不同的内涵,也不该混淆。在《拳意述真》一书中,孙禄堂先生把道家炼内丹的内容和形意拳的三步练法交错阐述,因之使人们神秘莫解,实际这是两码事。

形意拳本身就是内外兼修的,只要按它的技法、要旨去做,是可以达到强身延年和技法实用效果的。若单从修身养性的爱好出发,另外练练内功,当然也好。可是现在有一些人吹胡的神秘感深深地干扰着形意拳的爱好者。如“是不是先做到‘五气朝元’,才能练好形意拳?”“是不是打通周天才能气沛周身?”“是否练形意拳必须先练好内功,才能会发内劲?”还有的人受经络学的影响,问:“练发形意拳的真劲,是否都得按经络以行气?”等等。

首先该弄清前提,若想练好形意拳,找也真劲,什么“五气朝元”、“三华聚顶”都不用去考虑,只要按拳法要求务实地去练就行。要讲行气,也不用那么麻烦,只要能“气以直养”,平素练拳不走周天,经络也照样通畅。不追求“三华”、“五气”也照样能“精养灵根气养神”。武为实战,瞬息万变,以意引气怎么走经络;如何来得及?就是平时练功竟考虚经络怎么走,就难于追求动作、劲路之精微,也不利于实践的应用。特别对初练形意拳的人,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去考虑什么内功和经络。只要能自然地运用逆呼吸,气沉丹田,发动时丹田省气,就算基本做到技法行气要求。就可以强身、健体、行气、找劲。渐渐就能意到、气到、力也到,如果再追求“六合一体”,也就是上下、内外能练得完整一气,就可以说练对了形意拳,自然也就能劲整气沛,内劲自生。若到功深悟精,更会哪用哪到。由此可见形意拳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实质就这么简要、朴实。只要能择善而从之,方法正确,相信通过实践肯定会得到证实,我们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三)

谈到“六合”,也该明确一下。它是形意拳的立身之本,内劲之源。没有它就没有形意的特殊劲。

从三步练法来说,不论是疾用骤发的刚(明)劲,或是缓动遂发的柔(暗)劲,乃至不意而发的化劲,应该说无一不是以“六合”为基础提炼升华而求得的,其作用可谓大矣。如果只认为“动作能和,姿势就正,就可获益”,仅仅这样去理解就太肤浅了 。

个别有人讲“练形意因为用力过猛,步伐太重,易成驼背或导致重脚”。如果说有这种现象,就得一责他自己“平素怠惰成习才成驼背,练时虚张声势才跺脚”,二责他老师“平时教导不严,练时技法不对”。这与形意拳本身毫无关系。因为它要求的是“从轻松、自然、和协中去求完整的爆发劲的”。不努力,不用拙力,就不存在用力过猛的问题。若说脚重,它的后脚蹬,前脚趟的劲是够大的,可是它落脚,只是落速,踩实,而不是跺地,更不象震脚那样又重又响,所以说它不会形成腿僵脚硬的毛病。尚云祥先生专攻形意,美号“铁脚佛”,该说脚是很“重”的,但年逾古稀,横穿北京白塔寺庙会时,嫌乱,想快过去,说声走!三四步后就不见人影了,我们三个人汗流浃背竟追不上;这说明形意拳练好了,脚不但不重,反而轻灵、劲疾。

有人讲形意拳的进步,“要求迈步远,速度快、落脚稳”。实际除太极拳外,所有的拳脚概多有这样的要求,若说这是形意拳的特征,就远远的不够。形意拳要求“行如槐虫”,“打法须要先上身”。每逢进步都要先进身,又要跟进后脚,故身步齐上,不仅势猛,而且步快而远,不同一般是其特点;又要求“手脚齐到才为真”,不仅身步齐进,又要加上身手劲整,同到齐放。故云“势若奔雷,锋不可挡”是其长处;还有“去意好似卷地风”,“脚打七分手打三”。它进步前脚前趟之劲,如铁犁翻地,可以把对方拔地趟起。这就是它的“脚打”特技,是形意失传之秘。但是它虽长于“脚打”,可不是用脚去踢,因为它强调“拳打遍身是法,脚踢浑身是空”。所以它并不讲究用腿法。在套路中明腿只有两个,一个是狸猫上树的截踢,一个是龙虎相交的搓踢,再有就是不定用踢的暗腿。因之不能把它的“脚打”误为腿法去踢,而只是进步的技法窍要之一。可以说它进步的要求很多很多,而且技巧也很特殊。要练形意拳就该掌握这些主要的技法和要求才是。

(四)

人们对形意拳还有个较大的误解,认为练它“必须是性质猛烈,体力充足才能有收获,而体力弱小者就难收效”这实质是对焕发身体内在的精神潜能与技术指导下锻炼出来的技巧功力,两者结合所产生的能量有多大不够了解。错误地把形意拳得劲力,看成使考臂力发展起来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先生是个小老头,大名鼎鼎的周明泰先生是个小个子,而尚云祥先生投师时,李村义先生说他像个“小糖瓜”,体态更弱小。这三代人都是弱小之躯,但是练形意之后,都成了武坛巨擘。这类例子很多。归结起来,只要有明师指点,加上个人努力、精微钻研,什么弱小体质,练形意拳都可以取得成就的。

(五)
有许多人对形意拳的三步练法感到迷惑,一再提出究竟要怎麽练才对?这是技法窍要,也是过去不传之秘。所以有的人作解释时,不是隐讳不谈,就是自己也没明白。但尚云祥先生早就有精辟的讲解。谈到形意拳是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但绝不是凭蛮力气愣打猛撞,而是按技法练出来的,不管对方是动是静,不借惯力,不借他力,是想打就能放的高度技巧和功力,也只有严格地按技法要求。去练得完整的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爆发刚(明)劲,才算真有了发人的本领。进而再从技术分解中,去找缓动遂发,沾身纵力的柔(暗)劲。进而柔极自化,再追求周身通灵,哪沾哪有而至不意而发的化劲。这就是三步练法朴实的进阶之路。但是刚戏没练好就练所谓“柔劲”或是分阶段、单趟去练柔、化劲,那是无法求得的。特别若是丢掉刚劲的锻炼,还会得不偿失的。也不是只重外形动作或追求某些套路,或求所主胃口什么“绝招”所能得到的。更不是凭个人兴趣和认识,可以随意改变的进修道路。对于这些问题是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破除师承、派别、先入为主成见,从辩证之道求明理,从实践去获真知,则形意拳幸矣!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