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是我国的主要拳种之一。自明末问世以来,名家辈出,流传甚广。近来有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形意拳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其中有人认为形意拳是"以动物形象姿态及特点来寄寓武术技击动作的要领和手法;套路动作简练;力重劲刚为其发劲特点"。笔者对这种看法持有不同意见,愿在此提出,进行切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弛,则不能立于世。拳术中的进退、曲直、开合、刚柔、化发等等都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转化。失去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就不能成立。这在传统术语中统称为阴阳。各派拳家都非常讲究阴阳互济与动静之机。如果只有"力重劲刚",而没有轻灵柔化,其将何以成拳?
形意拳的精髓,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河北形意自"神拳"李洛能以下各代传人,无不强调拳打自然,刚柔互济。在李洛能遗留下来的拳经中,第一句话便是:"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精气神,神藏气内丹道成。"紧接着又明确指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