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形意拳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 心意拳之基础

(一) 手型

心意拳的主要手型有单掌、双掌、掌。

1.单掌

掌法的使用,与其它拳种不之处在于:心意门使用单掌时,必须五指炸开;右掌前击时,左掌紧贴右掌之背加力;同时左掌亦可起防守作用。

技击触力点在掌腕根部,用掌腕根部技击往往比用拳更能奏效,因而俗有“宁挨三善后不挨一掌”之说。

2.双掌

心意门在使用双掌技击时,必须左、右大批拇指紧合相扣,此手型是心意六合拳所独有的。此掌法凶猛狠毒,有“双扒把手从中出打死人”之说。两拇指紧合相扣,如同技击前定准了标尺,双掌从胸前推出,专门扑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太阳神经丛”。

3.拳

心意拳与其它拳种的握掌和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即常使用拳眼和掌轮打击对方。

4.拳尖(小拳,俗称穿捶、穿拳)

此拳握法折叠中指的第二关节,使其关节凸出,其它四指紧握固定其凸出之中指,使用其凸出点点击。此拳穿透力很强。

(二) 步型

心意门拳法技艺的主要步型是:弓箭步、弯套弯腿。

1. 弓箭步
弓箭步,又称弓步。步型可分大、小、高、低各式。俗名“箭杆穿叶”。例如左弓步:左腿屈膝,左脚尖略微向里扣;上体前倾;鼻尖、左肩尖、左膝尖、左脚尖成一垂直线;右腿挺膝伸直;头、背、右腿跟成一斜直线。

2. 弯套弯腿

弯套弯腿,又称“鸡形腿”、“鸡步”,是心意门拳法技艺运动的基本腿法。例如:左腿前、右腿后之式,两腿弯屈,身体下蹲,前后两膝弯相合,故称“弯套弯”。运动中两腿弯屈,左右运行。

(三) 身型

心意门拳法技艺的主体身法是“六合式”。主要身型是:“大拧中节”、“小拧中节”。

1. 六合式(以后各单节通称“起式”)

六合式又称“侵扑站”、“轻步站”、“熊出洞”、“身成六合”。身成六式者: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门拳法技艺之主要身法与身型。身动则六形合为一体,故称“六合式”。

六合式:左脚在前,上体向右侧身,整体下蹲,两腿弯屈前后相套,双手相抱放轩胸前(也可左手护腮、右手护上腭,两眼平视)。

2. 大拧中节

谱云:“身有八法,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这里以对初学心意拳者没有讲身法,而只是讲身型。但“大拧中节”式,已牵涉了身法中的:“反侧”法,故尔略加注解。

反侧者:反身顾后,而侧身顾左、右。“大拧中节”之身型是原地左右转体180度,意在盘练“反侧”之法。为下一步盘拳练艺打下翻、转、拧、插身型之基础。

大拧节式:左脚在前。整体下蹲,两腿弯相套,上体向左后拧,下肢体形不变。右手置左膝外侧,左手轩左臀外侧。使右肩尖和左膝尖、左脚尖垂直相照。

承上式:上体向右转180度,两腿随上体拧转,脚下拧出两个圆点。两手臂在上体拧转的同时,由下向上抡经头部上方后落至右膝外侧。此式一左一右、一反一正地原地反复练习。

小拧中节式与大拧中节式大同小异,惟转幅略小。

(四) 桩功

习心意六合拳者,当盘拳练艺之后的收功时练此桩功,效果最佳,故又称“站桩收功”。它是人体激烈运动后的静养之法。

桩功式(六合桩):左脚前伸,脚尖勾起,脚跟轻触地;双腿屈膝下蹲,重心置于右腿;左手抬起,伸至面部正前方,掌心向内,中指与鼻尖同高,手臂弯屈,使肩胯相照、肘膝相照;右手五指炸开,下按至右腿外侧,掌心向下,四指朝前。

右腿力尽,承上式更换左腿,变右脚前伸,脚尖勾起,脚跟轻触地;右手抬起,左掌下按;动作同上,只是左右式之变化。

要求:随着功力的增长慢慢延长站桩时间。身体要尽力下蹲,肩要沉,肘要坠,谷道上提,舌顶上腭,呼吸自然,两眼平视前手之中指尖。站桩时,周围环境要清静。

二、 拳法技艺图解

(一) 鸡步踩腿(鸡形步、鸡步趟腿)

1. 左脚在前;两腿尽力下蹲,腿弯部前后相套;上体向右侧身,两掌十指炸开,拇指紧合相扣,置小腹前。

2. 进左步,双掌由下向前上推出,与腹部同高;随之上右步,同时两掌回收置胯部;身向右侧。

3. 进左步,两掌随步落而向前推出,掌与腹同高;眼平视前方。

鸡形步是本拳的基础步法。两腿弯屈,两腿相套,直线大步行走。左右式相同,连续不断。

(二) 鸡步掂腿

起势(起势六合熊出洞):

1. 掂右腿置于左腿前;身体右拧40——50度,右脚落地;随之左脚急垫半步跟至右脚后;再次催动右脚上步;掂腿进步的同时,双掌在腹前交叉后,随掂步而分开;左手至右腿前,右手至右臀后;右拧中节。

2. 掂左腿至右腿前,向左拧体40——50度。左脚触地,随之右脚急垫半步至脚后,再次催动左脚步;掂腿进步的同时,双掌在腹前交叉后,随落步而分开,右手至左腿前,左手至左臀后;左拧中节。

运动路线为“W”形直角曲线。左右相同,连续不断。

(三) 熊形单把(单把)

起势:

上右步、进左步再急进右步(快三步),右脚触地之际,左脚跟抬起;同时右掌五指炸开,用掌根向前推击。肘微屈下沉,掌与胸部同高;左掌紧合至右掌背加力,此为右单式。如此两脚交替向前上三步,呈直线支行。反复练习。

(四) 虎扑双把(双把)

起势:

双手放置胸前,左右脚循直线交替进步,每进一步,双掌向前推击一把。两掌十指炸开,两拇指紧合相扣。双把推出要有抖力,与胸部同高,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五) 十字把(十字双推把)

起势:

1. 左脚上步;同时左、右掌向前上方伸至与面部同高;掌心向内,左掌在前上,右掌备后。

2. 左脚上一步;同进,右腿跟进与左腿平,右脚脚尖点地,重心置左腿,身体尽力下蹲;随之双掌向前反掌,变掌心向下拉拽;左掌拉至左腿外侧;右掌拉至右腿外侧。

3. 右脚向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双手提至胸前向前推出;两肘夹肋,掌指炸开,拇指相合。

4. 左脚跟进与右腿平,脚尖点地,重心置右腿;左脚上步成左弓步;两掌向左前方推掌。如此左右式相接,连续不断。

(六) 鸡步摇闪把(摇涮把)

起势:

两腿弯相套,身下蹲直线走“鸡形步”左脚在前时,左手在前;右脚在前时,右手在前。

1. 左脚在前,左臂前伸,屈肘前立左掌声,掌心向内,五指炸开;右掌五指炸开,掌心向外,右掌虎口处与左肘尖相合。

2. 进右步,左掌随进步变掌心向下,置于小腹前;上体向右拧。

3. 再上左步,同时左掌由下往上从脸部右侧向左划圆摇涮而出;左肘仍屈曲,右掌“虎口”仍与左肘尖合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七) 怀抱顽石

起势:

1. 右手、右脚在前,双手置于胸前;横上左腿,成剪步下蹲;同时双手上起过头,交叉后分向左、右下落,两掌心向上;身下蹲、臀部坐于右小腿后侧。

2. 向右后拧身转体180度,上右步成右弓步;随步落,双掌同时收经胸前向前推出。同“虎扑双把”。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八) 迎面贴臂
起势:

1. 左手、左脚在前,身向右侧,双手放置胸前。

2. 右腿蹬地,向前进左步;身向左侧下蹲;右脚紧随左脚后;两腿弯相套;在进左步的同时,左掌向前下劈掌;随之向左拧体,紧接劈右掌;劈右掌时,左掌交错上升至右腮旁,左掌心朝向腮;右掌下劈至左腿外侧;上体尽力向左拧转。
3. 起身上右步志右弓步;同时右手掌心向上,手臂横起前伸到至与肩同高;左掌掌心向下,在上右步时按至裆前。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九) 一头碎碑

起势:

1. 左手在前,掌心向内;双掌从胸前向前上方一伸,两掌相合,右掌压置左掌。

2. 右腿一蹬,进左步;左脚触地的同时,双掌翻腕变掌心向外、向下,猛撕拽拉至腿裆部变拳;身随之下蹲,头向前冲点。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 大劈裹横(一劈一裹)

起势:
1. 进左步,下劈左掌,急上右步,右脚触地时,向左拧体80——90度劈右掌;同时左、右掌交错而过,左掌上升至右腮旁,掌心朝向右腮;右掌掌心向外,劈落至左膝前成马步。

2. 右掌掌心转向上,抬臂向右后方横起,手前伸与眼同高;左掌之下按于裆前;同时左腿蹬直成右弓步。此式如不横起手臂而屈肘向前顶击,则变艺为“剑出鞘”。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一)穗子把

起势(步法与“鸡步掂腿”式相同):

1。掂左腿,右掌向前下臂;左掌随之上升,双臂分置胸腹前,身向左拧;左掌护于右腮,掌心向外;右掌心向上、置于左腿外侧;身下蹲,两腿变弯相套。

2。右腿上步;同时右掌掌背向外、由后向前撩击;撩掌时,手臂要垂直放松,四指指梢用力;左掌随之向后撩击。要领与右掌相同。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二)单抖把

起势:

1. 左手、左脚在前;右腿一蹬,仍进左脚,右脚急随半步至左脚后;左脚触地的同时,左拳由下向上冲起后,随之屈肘,变为肘尖上挑,拳心向内置于左耳旁;右掌护于左肋旁。

2. 右腿一蹬,仍进左步,右脚仍急随至左脚后;同时左拳猛下砸回收至左肋部;随之右掌变拳向前上冲的;同时,左拧中节,肘微屈,拳与鼻同高,拳心向内。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三)双抖把(夜马闯槽、肚里出捶)

起势:

双手置胸前,进左步,上右步,再急过左步(过步箭窜);同时,双手下落至左腿内、外两侧变拳;随着左脚触地,双拳从腹前屈臂向前上方撞击,双拳拳眼朝上、拳心向内,与腹同高;发拳时双拳要向内、向拧旋而出,要有抖劲;随双拳发出,头部略向前冲点。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四)龙形滚横

起势:

1.进左步、下砸左拳,随之进右步、下砸右拳;在下砸右拳的同时,左拳变掌上升至右腮旁,左腿向右腿后插步成剪步。

2.左掌、右拳相贴,护置胸前,两臂抬平;身下蹲,重心移至左腿,同时猛向左拧转360度;变右式时,进右步、下砸右拳,向右转体360度。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五)鹞子钻林(鹞子入林)

起势:

进左步,右脚色脚尖向前蹬踢敌之胫骨,也可蹬敌膝关节和阴部;双手相合、左上右下、护置胸前;右脚触地,随之右掌前击,与胸部同高,同时上体向左拧身,左掌随之从脸前收至左腮旁。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六)猴形倒打把(上步倒打)

起势:

1. 左脚前、右脚后,双手护置胸前;右腿一蹬,左腿跃进一步,右腿随之屈膝提起,脚尖上勾;同时双手向怀中拉拽,左掌五指炸开,收至右腮旁,掌心向耳;右掌收至右肋侧,掌心向上。

2. 右腿向后扫落,脚触地成左弓步;同时,右掌从肋间向前推出;左掌合至右掌背加力。继而重心移至腿,而后左脚一蹬、跃进右步提左采集为左式。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七)托阴掌
起势:
1. 右手压置左手上,掌心均向内,置于胸前;进左步,双掌滚手,变掌心向外、向下,右手向前下按至左腿前上方;左掌收按至左腰间;身向左拧,双腿弯相套,左腿在前,右腿在后。

2. 急进右步成弯套弯腿;同时,右掌内旋,四指转朝左、掌心朝外;左掌外旋,四指转朝下,掌心朝外,两掌相距约一掌宽;随右脚触地向前上推托。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八)背合掌

起势:

进左步,紧随右步(进右步紧随左步)。左掌掌心向内拇指朝上,四指向右;右掌掌心相合,推掌前击,与胸同高;如此上一步,合击一掌。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十九)虎抱头

起势:

1. 跃进右步,双手由上向下拉拽至左腿两侧。跃步的同时,左腿勾脚尖屈膝上提。

2. 左腿向前落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随屈肘上提至两耳旁边;掌心向内,手指炸开,双肘尖上挑。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二十)三度听嗡把

歌诀:

三度听嗡艺一把,

硬冲硬打遮揽挲;

猛虎抱头加雷声,
犯者足前染黄沙。

起势:

1. 左腿在前。左脚进半步,右脚急过左步;过步的同时向左拧体180度;同时左手掌抬至脸前,随向左拧体拉置左耳后;右手握拳,由下向上冲拳、屈肘后变掌置右耳后。双掌十指炸开;左、右臂抬平。

2. 成马步后重心移至左腿;上身向右猛转拧90度;眼平视;拧转上体的同时,提右膝、勾脚尖;两手由上向下撕拽变拳分置右胯、右腿外侧。

3. 右腿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上冲后屈臂挑肘;左手随之收至右肋旁,右拳置右。左右式同,连续不断。

三、 四拳八式

“四拳”者:头拳(横拳)、挑领、鹰捉、斩手。

“八式”者:头拳熊式、头拳鹰式;挑领熊式、挑领鹰式;鹰捉熊式、鹰捉鹰式;斩手熊式、斩手鹰式。

(一) 头拳(横拳)

1. 头拳熊式

左脚在前、脚尖上翘,脚跟微离地;左掌五指炸开,中指贴置左脚心,掌心向右;右腿尽力下蹲,臀部、腿弯和脚跟成直角三角形;右手握拳置右腿外侧,头和上身垂直;两眼平视前方。

2. 头拳鹰式

左脚迈进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拳从右胯下上提击出;左手随之从左脚处撩起,与右拳相合;左掌五指炸开,由下向前、向上撩击;双臂高与胸平,沉肩坠肘;两眼平视前方
盘艺法:

身稳如同,聚精、气于骨髓之间。四梢劲齐,握拳似卷炮。拳势由下向上一提,双臂撩击而起,形如飞燕取水,意欲“恨地无环”。

肜法:

艺在防下面后上步撩打敌之阴部。同时也可变艺撩击敌之腹、胸及下腭。

(二) 挑领

1. 挑领熊式

右脚在前上直伸,掌心向左、五指炸开;左掌心向下按至裆部;全身带动右臂猛往下沉劈;左腿随之尽力下蹲;腿弯、臀部、脚跟成直角三角形;右腿在下劈的同时,屈膝、脚尖上翘、脚跟微触地;右手劈落至右腿内侧,右掌中指贴于右脚心内侧,五指炸开,掌心向左。左手在右手下劈时上升至右腮边,掌心向面部。

2. 挑领鹰式

左腿猛力上起;右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右比上弓步。右臂在起身的同时,由下向上、向前尽力挑起。上挑时手臂略微外拧,五指炸开,掌心向斜上方(也可以握拳);左手在右臂上挑之际下按至裆前,掌心向下;四指朝前。

盘艺法:
下劈之势,束身紧凑如抱一团。上步起身要尽力外展,势之起落犹如弹簧。挑领熊式者,为沉劈之落劲;挑领鹰式者,为上撩之起劲。一束一展,一开一合,一起一落为本拳之根基。

用法:

此艺成后,进步踏入敌之中门,专打敌阴部。也可以用手臂插入敌之两腿间、向身后将敌挑抛而出。

(三) 鹰捉

1. 鹰捉熊式

两腿直立,双脚并齐;左手与右手交叉上起护置头部前上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左手小指对大路手虎中处;含胸拔背,双掌十指炸开,高过眉端,两眼从手臂之下方向前平视。

2,鹰捉鹰式

左脚向前一大步成左弓步,鼻尖、膝尖、脚尖成一直线;两手在左脚下上步的同时,自上而下撕拽并向下拍按;左手在前,十指朝前,掌心向下;右手置裆下;左手在左小腿内侧。

盘艺法:
起手如抽,落手如钩。起如举鼎,落如分砖。撕拽而下,意欲“恨天无把”,如同鹰捉物。

用法:

主艺在肩打、头撞敌之胸、面部。也可用手、肘击敌面部和锁骨。

(四) 斩手

1. 斩手熊式

上左步,随之右脚尖上勾,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握拳从下向上打“冲天炮”;左掌五指炸开、与右腕相合,两臂内合;左手为掌,右手握拳。

2. 斩手鹰式

右脚尽力向前迈落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里、向下、翻拧下捶,拳心向内下方,拳面向前下载;左掌五指炸开护置右肘内侧。

以上“四拳”、“八式“在盘练时,均为两眼平视前方。如谱云:“鹰形望地不见天。”

盘艺法:

周身一体,上下合一。劲起连肩带背、连膝带足;劲落连带拽、连声带气。

用法:

势起之时击敌之阴部、胸部、下腭;势落可击敌之胸部、腹部、面部。此式俗称:“硬开三簧锁,就是神仙也难躲。”

“四拳”、“八式”之精髓,在天其朴实无华、突出实战、凶猛狠毒。

要领::身成六式、内外相合。其特点为:上下、起落、束展、开合。

四、 拳法技艺之实战

(一) 技艺之物色
马氏心意六合拳极为保守,其名威震武林,却很难见其形。历代师长都以口传心授之方式传递,即使有幸见其形,亦难知其用。

今流传于世的拳法技艺,最多不过三十式。其招式凶猛、用法狠毒、每式均为单式拳法,无对打套路。拳式一开,严密紧凑、动静分明、朴实无华、一左一右直线运行,始终强调保持四肢之功能发挥平衡。在实战中讲究“七拳”并用,尤其善用头、肘、膝(俗名“三石”)击人。打法精要在:“贴身入盔”、“脚踩中门”、“硬功夫冲硬打”、“粘着展、展则翻”(俗称:粘、展、翻)。

总之:本拳打法之精髓不在于一招一式,而为一势数招。势起打七拳并用,势落打七拳并用,势落打三节相随。形成了起落有势,起打落打、内外相合、一气呵成的独特风格。

(二) 实战图解

七拳者:头、肩、手、肘、胯、膝、足。

歌曰:用必七拳,头肩手肘;胯膝合足,相助为友。

1. 头打(鹰捉虎扑)

动作:乙不拘任何手法攻击甲胸或面部。四采用六合式站立,待乙方出手同时,左脚上半步踏入乙中门,两手由胸前翻掌而起;两臂屈肘向上翻掌而举,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手掌可推击乙方下腭、肘尖顶击乙胸部。

乙后闪或遭击后退步。

甲进左步踏入中门,成弓步;同时两臂下落至左腿两侧;用头、肩撞击乙方面部或胸部。

要领:手上起时要有抽、举之力,下落如钩,撕拽而下时意欲“恨天无把”。势起手打、肘打;势落肘磺、掌劈、头撞。

2. 肩打(大劈裹横)

动作:当乙进攻甲时,甲上左步大劈掌或用拳轮下砸敌之颈部;随之上右步,右掌下劈至裆前。此时已将乙方双臂、双腿裹住,然后横向发力,将乙方击出。

要领:大劈下落时,要束身紧抱成一团;右臂挑起横向发力时,要尽量向外展开。

3. 手打(背合掌)

动作:乙右直拳击甲面部或胸部。甲顺势向左拧中节,右掌截乙右臂内侧。随之进右步至乙中门,同时两掌心相合向乙推出。

要领:借敌之势上步,两掌合一击出。

4. 肘打(三度听嗡把)

动作:乙用右腿踢甲面部或胸门路,也可用拳击甲面部。

甲左、右式防护;同时进左脚踏入乙门,起左臂肘上挑乙胸部。

要领:进步、起拳、起肘,要同时完成。

5. 胯打(俗语:学会心意门,屁股能打人)

动作:用右脚前踢甲腹部。甲用卧地炮下防;同时进左步踏入乙中门,拧中节调胯部击乙腹部。

要领:上步要快,发力要疾,拧腰调胯同时完成。

动作:乙踢、打甲下肢。

甲下防;同时上左步踏入乙中门,起右腿打出“斩手”式,攻击乙裆、胸和下腭。

要领:上步要快、直入乙方中门,转身、起脚、膝顶、肘撞、拳击动作要同时完成。

6. 足打(鹞子入林)

动作:乙用直拳击甲面部或胸部。

甲起右脚踢乙迎面骨;同时左手上截、右脚下踩触地;左掌随之拉至左耳部;发右掌击乙部或面部。

要领:前踢、击掌、防护、右脚踢后下踩要上下合一,同时完成。

五、 心意门实战技艺变化歌诀

心意六合拳艺中变化,为心意门单式拳把实战运用之转接。心意门人称之谓“变艺”、“套艺”。当拳法技艺盘练得心应手之际时,自心而生,随意而发,心为意之体,意为心所用,举一反三,阴复阳转,奥妙自会横生无穷。

下述歌诀的用途和特点是:转接捷径、劲道顺达、法简而明。

歌诀:

起式六合熊出洞,

进步一掌击正胸;

左掌紧随右掌后,

掌触之时肘上升。

解:身成六合式。进步踏入敌之中门,使用“熊形单把”击敌胸部。左手在后即可加力、又可防御。如遇敌身高国每吨者,使用“单把”击敌,同时束上挑肘尖,变艺成连掌带肘,一齐击发。

歌诀:

过步箭窜猴竖竖,

坠手含颌置足前;

高起横拳燕抄水,

垫步X膝敌更惨。

解:束身防下后低进步用“横拳”,由下向上撩击敌之阴部或腹部;敌若防住我手或后退一步;我急速垫步随上,双手下按后翻拧手臂顾上;同时套艺打一把“斩手”,使敌对阴部、胸部和下腭同时遭击。
歌诀:

裹横之艺势真贤,

戒告犯者礼学先;

岩成宝剑抽出鞘,

裹者横击变肘尖。

解:敌若攻击我上体;我使用大劈之式将其双腿、双手裹住;随之横向发力,将敌击出。将敌裹住之后,也可不将其横向打出,而变艺使用“剑出鞘”式,用肘尖击敌胸部、肋部,发穿透劲,使敌原地毙命。

歌诀:

鹞子入林式真仙,

脚蹬掌击上下玄;

掌落进起穗子把,

正中击阴势筹全。

解:敌若直拳击我面部;便可使用“鹞子入林”式防守反击;上击敌胸部或面部,下踢敌迎面骨;同时套艺“穗子把”击敌阴部,使敌上、中、下皆遭击。

歌诀:

侧身进步手撩阴,

顾上不须拧重心;

顾势未尽又撩起,

熊形单把意存心。

解:鸡步“穗子把”击敌阴部,左手击后向上一冲,既顾下又击上,上冲时,拧中节调整重心。拧中节同时,右手撩阴而起,随之打出“熊形单把”。一式三招,一气合成。

歌诀:
单抖把式艺相连,

奥妙尽存步法间;

妙一催二二催三,

勒马停风其式鲜。

解:此“单抖把”为马形艺,其贵在顾法、打法、上法、追法,一气呵成。艺在拳肘、脚并用,同时击敌。

歌诀:

雄鸡起斗势当先,

横起顺落跨步间;

起打浇打各有式,

阴阳合聚克式仙。

解:此为“起式把”。起为横劲,艺在拳、肘、膝、脚同时击人;落为顺劲,艺在拳劈、肘砸、头撞击。

歌诀:

鸡步掂腿敌拦,
夜马闯槽满力钻;

鹞子入林斜展翅,

燕子抄水又升天。

解:“鸡步掂腿”一式为截法。截敌后步入其中门,用“双抖把”击其阴部、腹部和面部;并可视敌距离远近分别变艺使用“鹞形”或“燕形”。使用“鸡步掂腿”之截法,须依侧身顾左右,反身能克原子后为变艺、套艺原则。

歌诀:

转身挑领艺中空,

坠肘垫步斩捶中;

势如硬开三簧锁,

就是神仙也难躲。
解:若用“挑领”未击中敌手,而自已胸、肋亮开时;死中反活之法,为速含胸拔背,手肘下沉下劈;同时变艺起用“:斩手”式,硬冲硬打,硬起硬进,使敌阴部、胸部、下腭同时遭击。
歌诀:

鸡步趟腿摇闪打,

肘触展身中节拔;
三试用听嗡捉艺,

下拽只恨天不塌。
解:使用“摇闪把”攻击敌手;敌若格挡拦截,速变艺套:“三度听嗡把”击敌之下腭和胸、腹部。变艺之成败,关键在天向下撕拽之式有恨天之意念,在心意门在通称“恨天无把”。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