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戴家心意拳传承的文章(包括笔者在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戴文传给戴良栋,再传给戴魁,戴魁又传高升祯和陈明洁等人的拳法和流传于山西、河北等地的心意六合拳及形意拳有一定的区别,那么这种差异在归实的传承上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呢?很多拳家和学者都认定戴隆邦传戴文良和戴文熊是一脉相承,因为父子相传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武学传承方式。但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上看,大闾和二闾虽是自幼习武,可他们的授业恩师却并非戴隆邦,而是河南鲁山县南门外的李政先生(又称李珍、李祯)。
据河南心意六合拳的有关资料记载,李政系马学礼的再传弟子,其授业师是张志诚。大约在乾隆年间,李政从家乡鲁山至商水县(或十家店),恰逢戴隆邦携文良和文熊在此开店,李政即在店里做零工。据戴家拳谱记载(戴降邦传戴文熊的拳谱称为“老谱”,戴良栋传戴魁的拳谱称为“少谱”,此说据“少谱”)。一日在闾二闾习武时,李政露出不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