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和枪
矛是用于直刺、扎挑的一种长柄格斗兵器。又有鍦〔shi施〕、□〔cong匆〕、铤〔chan禅〕、矟等名称。由矛头和长柄组成。不同时代与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矛头虽有差异,但从其基本构造上看,矛头有尖锋、侧刃、矛叶、矛脊、装柄用的骹〔qiao敲,又称筩〕、附在骹侧用于绑固矛头的环纽等部位(见图1)。不过原始社会晚期用于狩猎的矛头,形状并不统一,它们大多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制成矛头,尔后绑在竹、木柄上,成为最简单的石矛、骨矛和木矛。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5300年)、山东省日照市尧王城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900—4000年)出土的木矛、石矛和骨矛可知,当时的矛头大约长10—20厘米,阔1.4—2厘米,外形呈等腰三角形。有的矛头在两面居中部位有凸形脊棱,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或菱形,前有锐利的尖锋,后部有铤〔ting挺〕或刻成凹口和圆孔,以便安柄。这些构造特点说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矛的形状已经基本定型。
图1 矛头各部的名称
出土的实物表明,我国至迟在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代,青铜制作的阔叶矛已成为军队重要的格斗兵器。西周至春秋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车兵使用的夷矛。《考工记·庐人》说,酋矛柄长二丈,便于步卒在两军相接时平刺;夷矛柄长2.4丈,相当于人体的三倍,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敌方战车上的甲士,因此这是由战车大小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使用的青铜矛头,已经从阔叶发展为窄叶。木柄的制作更为精致,通常以木为芯,外圈贴附两层小竹片,用丝线缠紧,整个矛身既坚韧又富有弹性。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一件吴王夫差矛,其上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乍用“
”,堪称春秋末战国初青铜矛的精品。铭文中的“乍”即“作”,“
”即“矛”。战国晚期军队已经开始使用窄叶矛,矛锋尖利异常,刺中人体后如锥扎一般。西汉至唐代的骑兵,常用矟作兵器。《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说:在一次作战中,李元吉跃马执矟,欲刺敬德,敬德眼疾手快,将元吉的矟夺去。隋唐以后,矛头的种类增多,尺寸缩小,并改称矛类兵器为枪。
枪由矛演化而来,由枪锋和长柄组成,其杀伤作用与矛相同。唐军使用的枪有漆枪、木枪、白头枪、扑头枪等四种制式枪,分别装备骑兵和步兵,并用于军事训练。当时枪的用途甚多,如两军相对时,直接用枪刺杀敌军;安营扎寨时,常竖枪为营;涉渡河川时,也常捆枪为筏。宋代使用长枪作战的名将很多,杨家将中杨业父子都因善用长枪而闻名于世。宋代制造的枪有很多种类,仅在《武经总要》中就有18种。其中有骑兵使用的双钩枪、单钩枪、环钩枪,枪锋后部分别有双钩、单钩和环钩,便于骑兵在马上扎刺敌兵并将其钩落于马下。步兵主要使用无钩的直刃枪,如素木枪、鸦项枪、锥枪、大宁笔枪等六种。锥枪有四棱刃,既锋利而又不易折断。大宁笔枪在刃下数寸处安有一个小铁盘,四周有刃,敌人无法捉搦〔ruo诺〕。同时,宋代还有专用于攻城的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短柄枪;以及用于守城的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和钩竿等,其特点是枪柄较长,一般长2.5丈左右,便于刺杀正在攀登云梯攻城的敌军。此外,还有用于教练的槌枪,用于投掷的梭枪,以及捣马突枪等。元代有一种可刺可掷的两头有锋的标枪。明军使用的枪有长枪、四角枪、箭形枪、龙刀枪等,长枪的枪头长三—七寸,重四两,以竹或木为柄,全枪长约1.2丈左右;铁钩枪的铁刃连钩长一尺,便于配合挨(盾)牌进攻;龙刀枪有旁刃,可砍可叉。清军八旗和绿营兵装备的枪有长枪、火焰枪、钩镰枪、双钩镰枪、虎牙枪、蛇镰枪、雁翎枪、十字镰枪、钉枪、矛形枪等。
(2)戈
戈是我们祖先独创的兵器,既能钩又可啄,由镰刀类农用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的石戈,其援和内的分界不明显。进入青铜时代后,戈类兵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戈,在形制构造上已相对完整。全戈由横装的戈头、柄和铜鐏〔zun尊〕构成。戈头由“援”、“内”、“胡”三部分构成(见图2)。援是横出的杀伤部位,由上下两刃向前弧收成尖锋,用以钩啄敌人。内在援的后尾,其上有穿绳缚柲〔bi必〕用的孔,称作“穿”。援和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胡越长穿越多,柲和戈缚绑得也越牢固。柲是戈的柄。鐏安在柲的尾端,使戈插在地上不致偏斜。
图2 戈头各部的名称
《考工记·冶氏》规定了戈的各部构造数据:“戈广(宽度)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即戈的宽度为二寸,其内为四寸,胡为六寸,援为八寸。通常的戈,柲长六尺六寸,重一斤14两(古代一斤为16两)。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装备步兵。战国晚期以后,由于铁戟的使用增多,戈在战争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秦以后开始淘汰,两汉以后便在兵器行列中绝迹了。
“戈”字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字,它不但与防护装具干(盾)连在一起使用时,成为“战争”一词的别称“干戈”,而且还与其他的汉字,组成与战争有关的战、伐、武等字。后来甲骨文和繁体汉字中的“國”字,也把戈作为武装力量的象征,用以保卫国家周边的安全和人民在土地上进行和平劳动。
(3)戟
戟是中国古代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长柄格斗兵器。由长柄和戟头构成(见图3)。可刺、可钩、可啄、可割,是一身四用的兵器。戟出现于商代,河北省藁城市出土的一柄戟,是在矛柄前端连结矛銎〔qiong穷〕处横安一个戈头构成的。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十”字戟。这种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矛头为主体,侧面出援,构成以刺为主的戟。另一种是以戈为主体,把上阑延长和加宽,构成以钩啄为主的戟。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把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和青铜矛联装在一起的戟,成为车战中使用的重要格斗兵器。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戟,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一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二果戟”和“三果戟”。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隋唐以后,戟逐渐退出兵器行列而成为仪仗用品了。
图3 戟的各部名称
(4)长柄刀
长柄刀是由刀身和长柄构成的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刀,经过青铜小刀的长期演变而来。长柄刀的刀身较长,刃薄而脊厚。商周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长柄青铜刀,但因制造的数量不多,所以使用较少。直到秦代,长柄刀仍不是军队的装备兵器。西汉时期出现了新型的钢刀。这种刀直体长身,刃薄脊厚,柄较短,柄首上加有圆环,人们称它为“环首刀”。东汉以后,钢制长柄刀的使用增多。三国时期使用长柄刀的名将甚多,如关羽、黄忠、庞德等。晋代的长柄刀柄长四尺,刀长三尺,下有鐏,装备步兵使用。唐代使用的长柄双刃陌刀,全长一丈,重15斤,有的重达50斤。宋代的长柄刀有单刃的屈刀、偃月(掩月)刀、眉尖刀、笔刀、凤嘴刀、双刃的棹〔zhao赵〕刀,以及由戟演化而来的戟刀等(见图4)。明代有钩镰刀、偃月刀。清代虽有挑刀、宽刃刀、片刀、虎牙刀等长柄刀,但已不是主要装备了 。
图4 宋代的几种长柄刀
(5)斧、钺、戚
斧、钺、戚都是中国古代用作劈砍的弧形阔刃格斗兵器。三者的基本构造相似,仅大小不同,大者称钺、戚,小者称斧。
最早的斧为石斧,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生产工具演进而来,开始只有少数人使用。斧身多为长方形和梯形,有的有穿孔,有的没有穿孔。安装时,一般将斧头安入木柄的卯眼内,与木柄垂直正交,构成横柄斧。柄头前粗后细,便于操作。三国时期制成了钢铁斧,诸葛亮曾下令制造战斧,并把它列为与刀同等的战斗兵器。晋以后,斧刃加阔,斧柄减短,砍杀作用提高。唐代流行长柯斧和凤头斧。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将李嗣业率领3000名持长柯斧和陌刀的步兵,在香积寺堵截安禄山骑兵。宋代军中使用战斧更多,南宋将领杨存宗,曾以万名长柄斧手,大败金军拐子马。除战斧外,宋军还使用蛾眉钁、凤头斧挖掘地道,进行攻城战;用剉子斧作为守城兵器,砍杀攀登城墙的攻城之敌。元军常使用锚斧、镰斧进行近战。明代有开山、静燕、日华、无敌、长柯等战斧。清军八旗兵使用圆刃和平刃斧,绿营兵使用长柄斧和双斧、双钺。战斧除用于作战外,还用作仪仗兵器。
钺由斧演变而来,石钺的形状与石斧基本相似,在河姆渡、仰韶、大汶口、马家浜、马家窑等文化遗址多有出土。在形体上有圆盘形、梯形、长方形、亚腰形、有内形和胆形等多种形式。石钺的上部有穿孔,刃部呈半圆形,弧度较大,两角微翘。青铜钺在夏末商汤伐桀时已有使用,尔后便成为商军的装备。商代的青铜钺宽大而厚重,装饰华丽。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两件大铜钺,都铸有“妇好”二字,被称为“妇好钺”,长37.3—39.5厘米,刃阔37.5厘米,重九公斤,饰有双虎噬人头纹,被商代第23代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作为领兵出征时统帅权的象征。钺有时也作为礼器和断头用的刑具。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左执黄钺,右秉白旄”,指挥战斗。纣王战败自焚后,武王“以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武王进驻商宫行登基礼时,“周公旦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表示辅佐武王统治国家。战国时期,钺已很少使用,秦汉以后已与斧混用,大多用于仪仗。
戚的形体小于钺,故又称小钺。新石器时代晚期曾使用过石制和玉制的戚。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文化遗址曾出土过青铜戚。晚商和西周前期使用较多,秦汉以后便在实战兵器中消失。
(6)棍棒
棍棒是使用最早的打击兵器。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对自然的棍棒已能进行各种简单的加工,或削尖其一端以便刺击,或在其一端嵌以蚌壳、石片以便剖割,或在其一端安上石头以便锤击。唐代以后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棍棒。
宋太祖赵匡胤是善用棍棒的开国皇帝,有人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在他的推动下,宋代出现了多种棍棒,仅《武经总要》就记有七种,棒端大多安有锋刃头部。如柯藜棒安有裹铁的头部,钩棒安有附带两个倒钩的夹刃,抓子棒安有鸡爪形钩头,狼牙棒安有一个扎上许多狼牙钉的纺锤形的头部,戚家军使用安有刀刃的棍棒。清军多使用虎头棒。
(7)殳
殳是最早由棍棒演变而来的长柄打击兵器。又称杵、杖、棓〔bang磅〕、杸、祋〔dui对〕。殳首多用青铜制造。有无尖锋和有尖锋两大类。无尖锋殳首呈平顶圆筒形,有的在顶上还带有一个铜钮。有尖锋殳首的顶端呈三棱矛状,锋部后面连接一个铜刺球或铜箍,柄的尾端也安有一个铜刺球或铜箍,可刺可砸。商代尚无用殳的记载。周代已将殳列为“车之五兵”之一,长约1.2丈,有的安有金属头。战国时期,殳又被列为“步卒五兵”之一。秦始皇三号兵马俑坑出土的殳为铜头圆筒形,筒长4.2寸,直径六分,壁厚一分,头为多角锥体。汉代以后,殳被淘汰。
(8)镋、偒钯、扒、铲、叉、狼筅
镋、钯、扒、铲、叉、狼筅(见图5),都是多锋刃兵器,出现较晚,虽然大多不是制式装备,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1偒钯 2镋钯 3镋 4扒 5马叉 6铲 7狼筅
图5 镋钯类兵器
镋是攻防兼备的长柄兵器,形状似叉。一般长7.6尺,重五斤,有三齿和五齿两种,中齿较长,坚锐如枪,两旁为四棱刃的“横股”。作战时,士兵既可用它刺杀敌兵,又可用它格架敌人的兵器。戚继光编练的步兵营都装备了长柄镋。长柄镋还可将柄端插于地上,以其旁侧的两股作为发射架,燃放火箭。《武备志》说它创制于明代后期,在闽、粤、云、贵、川、湘等地都有使用。但近年来浙江淳安县出土的一件三齿镋说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方腊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使用镋作兵器了。
偒钯由钯头和长柄构成。钯头是用五支箭式尖锋,插在两个月牙形铁制的横刃上构成,两个月牙形的横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钯头制成后安于长柄上,柄尾安有金属鐏。偒钯属于多刺锋式兵器。
扒的头部是在一个特制的腰鼓形横木上,安置多根短铁齿,用以击扎敌兵的兵器,使用不多。
铲的头部安有月牙形横刃,柄尾端安有枪锋,前可铲敌,后可刺人,步骑兵都可使用。
叉的头部有三锋,中锋稍长,多为骑兵所用,“上可叉人,下可叉马”。
狼筅是一种长柄多叉刺兵器。创制于明英宗正统年间,时间约为公元1444—1449年,最初出现在四川。后被戚继光所部用于抗倭作战中。狼筅系用多节叉枝刺的毛竹制成,一般有9—11层节叉,柄长1.5丈,前有铁制尖锋可以刺敌,旁侧各层节叉上,大多安有铁包的枝刺。有直形和钩形两种。作战中,通常用它同其他兵器配合在一起使用,具有较好的掩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