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功之精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之 九针十二原第一。所指十二原穴为:肺之原穴— 太渊。肾之原穴— 太溪。肝之原穴— 太冲。心之原穴— 太陵。脾之原穴— 太白。以上五个原穴各有两个,(左右手或左右足各一个)共有十个穴位。膏之原穴为鸠尾。肓之原穴为气海。穴位名为七个,穴位个数为十二个。故统称为十二原穴,也称为五脏十二原。本功还涉及到的重要穴位有:头顶的 百会穴,双手掌心的 劳宫穴,双脚底的 涌泉穴,以及 会阴穴、神阙穴、及命门穴。
功法总纲:
凝神松静立,拍点十二原。中脉三贯气,五气朝神阙。控手默念咒,灵待自悟诀。
第一步 :凝神松静立
双脚平行分立,与肩同宽。上身正直,含胸收小腹,头微勾,两眼平视。慢慢地把神光收回来,收到身体里边,全身内照,检查自己是否处于松静状态。深呼吸一至三口气,意念暗示自己进入练功状态,稍待片刻。
第二步:拍点十二原
按阴阳五行的相生顺序,拍打或点按十二原穴。顺序为:太渊——太溪——太冲——太白——鸠尾——气海 。 若取点穴,以旋点为好。男子每穴点七下,要默数数字。先点左穴,后点右穴,如太渊穴,先用右手中指点按左手的太渊穴,再用左手中指点按右手的太渊穴。女子则每穴点六下。也要数数字。与男子相反,先点右穴,再点左穴。鸠尾穴和气海穴,则由双手中指相触,同时点穴。男子先逆时针旋点七下,在顺时针旋点七下。女子则先顺后逆,各旋点六下。
如取坐势,则轻轻闭上眼睛,可改为内视或内守十二原穴。也要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