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腳拳是中國古老拳種之一。自宋代中國傳統武朮分門立戶為四大名門:赤、伯、蠢、溫﹔十大拳種:洪、留、枝、名、磨、彈、查、炮、花、龍。經歷代拳師繼承和發展,去粗取精,發展成為現代中華武朮多拳種多流派百花爭艷的新局面。
戳腳拳屬溫家流派,稱枝子門,是十大拳種之一,屬少林宗法。自宋朝已形成,盛行于清代,在中國北方盛行,故被譽為"北腿"的代表拳種。
戳腳拳分文武趟子拳。武趟子即戳腳,文趟子即翻子拳。武趟子是手腳并重突出腿法,文趟子是手腳并重突出手法身法,形成不同的風格特點。經歷代拳師上百年來繼承和發展,逐漸將戳腳和翻子拳融會在一起,使技朮內容更加丰富,在攻防方法上更加全面。該拳種在中國北方的主要傳人為趙洛燦,字燦益。趙系清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起義失敗后,流落江湖隱居河北中部一帶傳授武藝。河北蠡縣趙鍛庄劉洛尚先生經饒陽縣好友段洛緒引荐,將趙洛燦等三人介紹到蠡縣趙鍛庄劉洛尚家中傳授武藝,劉洛尚三個兒子劉攀貴、劉觀瀾、劉貴馨三兄弟習武,同時習武者還有蠡縣齊家庄魏昌義、南留史鎮魏洛芳等人。
據蠡縣舊縣志記載,清光緒初年,因劉觀瀾先生武功高超授與五品武職千總之職。清光緒二十九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