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1.论势:

咏春拳对动作姿势的要求很高,一招一式既要达到动作规格,又要符合实战要求。尤其注重攻防练习中的基本姿势。一般以“二桥上势”为摆桩姿势,这是咏春拳的典型桩势,也是实战练习的基本姿势。一手上拦,一手下按,两肘夹紧护肋。上拦手掌心向上,届阳;下按手掌心向下,属阴。阴阳上下相会,应于咏春拳“正面八门”的攻防战略。

2.论力:

1.三式六力。这是咏春拳在实战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防守练习方法和发力形式。“三式”指在攻防实践中,对方的每一攻击动作,即便目标相同、力度相等,但其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不尽相同。若只用一种方法、一种用力顺序去防守,往往会力不从心。为此,在练习时,必须具备应变不同方向力变化的能力。正所谓水无常形、式无常势、法贵应变。“六力”是指出手发力时,要以腰、胯、踝、肩、肘、腕六个部位同时用力,而产生一种聚周身力为一体的合力。

2.力角。即用力的角度,或指击打目标时抢占的角度位置。拳理指出:交手时自身所处的角度得当,便可发出最大的打击力,有效地制住对方,反之则受制于人。但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运动着的双方而随时改变。因此要求能够在于变万化的运动中抢占有利角度和位置。3.力矩。这是力学的概念。咏春拳正是依据这一古老的杠杆原理,在拼斗搏力时,讲究占取利于自己发力的“支点”,适时加长力臂,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3.论法:

1.里帘必争。这是咏春拳攻防战略的要言。咏春拳的招式主张排外而不排内。对己而言,是务要将对方的攻击点排斥在自己的防守圈外;但对人而言,就要抢进对方的防守圈内,“争取内帘”。

2.来留去送。“来留”是指吞其来势,牵其来力,引劲落空,使对方处于不利的位置,留而待毙。“去送”是指当对方抽手逃脱时,顺势而入。

3.擒(按)头翘尾,擒尾翘头,擒中间飘膀起。这是咏春拳的化解方法。以手腕为头,肘为尾,腕肘之间为中。如对方按压腕部,则抬起肘部,顺势而卸;如按肘部,前臂上翘,沉肘向下,引力向后;如按中间,则要屈肘向上,飘(吊)膀竖手,以卸来势。拳语中“一手对两手”,就是指上述的化力方法,不顶不硬,以巧力化千斤。

特点——重桩步、求力法、三式六力、短桥手、发寸劲、重实战、求架式、二桥上势、上拦下按、连消带打。重防守、求速度、里帘必争、由粘桥而入封手,贴身靠打。含胸、拔背、合肘、束肋、扣膝、钳裆、起脚必配手,发腿不露形,出手不离中。

功法

1.手位练习:①藤箍手:以一直径30厘米左右的藤圈,套住两手,用前臂卡住藤箍做摊状练习。要求用力向外张开。训练发力时,不可超过藤圈的范围。②木人桩:木人桩高与人齐,上段装有模拟人手臂的拉手,中段突出一枝“暗手”;下段装有一只脚枝,两桩手成“V”形向外横突。正好是练习者的防守范围即外帘(圈外),与中段的暗手成三角形。桩形概括了实践中值得防守的部位。只需在这些部位上进行攻防练习,便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进攻别人。练到高深境界时,结合敏锐的本体感觉,使可以闭上眼睛与人过招试手。这种打法,咏春拳称为“盲人问路”或“黐手摸路”。

2.腕力练习:拧筷子,用扎实的一捆筷子,双手(阴阳掌)对握,用力扭拧。

3.拳力练习:用直拳、掌法等手法打击吊起的沙包。要求冲拳时“子午线”相对,即拳心、肘、心口三点成一线。因此发拳要夹臂,肘微屈。

4.力觉练习:一.以意念带劲:在徒手套路练习中,用意运力,自我体验力的方向和力量转化的角度。二.打桩:在打桩时,听木桩发出的声音,便可自身感觉力度的大小和强弱。使意与力、内与外协调起来。三.黐手:两人以双手粘按着。各自以手的触觉窥探对方的力向、力度, 从而作出“力角”与“力矩”的随机变化。如对方抽手逃脱,则可甩手直冲,转用刚力击打。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