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评书不得不提一下口技,因为有了这些象声词听众们才能身临其境。而现在的年轻人除了B-box,估计就只会模仿一些小动物的叫声了。真正会口技的也是屈指可数!可能提到口技,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师洛桑了。他在上世纪的相声界里可谓独树一帜,把中国传统口技和相声的表演形式联系在一起,比起现在的相声中只会模仿某个明星唱歌那可是不知道甩了几条街了!
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就叫《口技》,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文章大体讲述了,一位口技艺人,为宾客口技表演了一段火灾前后的情景,其口技的技艺惟妙惟肖,原文“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以体现出来。
口技起源较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几乎都可以追根溯源),人们为了狩猎,经常必须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捕之。至于那时的“寻声问路”,就是用不同的吼叫声在山涧森林里寻找、区分同伴,它也是人类最早的语言,但那时的“寻声问路”只是口技的前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技。学个猫狗鸡鸭叫,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到。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98年的战国时期就有《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口技故事。可以说有历史记载的口技是从战国时期开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那时的口技还未用于演出。
口技作为表演艺术在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鸣”,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戏剧中的“犬吠”、“鸡叫”之类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后台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它表演“军旅狩猎”、“群猪争食”,无不惟妙惟肖。
古代称口技为“相声”,取仿声之意,是一种仿声艺术,至今仍流行。但“口戏”已经消亡。一是因为“口戏”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艺,二是“口戏”的许多条件和作用,已为现代技术设备所代替。运用中国的口技技术可源远流长,技术精湛。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北京市宣武区申报的“口技”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仅作为杂技节目表演,还用于相声、小品、评书、四川相书、东北二人转等曲艺和地方剧种节目中,也被使用在手影戏、皮影戏、音乐广播剧、影视剧的配音、拟音等艺术形式中、特别是被经常使用于即兴表演。好的口技作品,其作用的意义就是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20世纪末以来,口技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艺表演体裁形式之中,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这种技艺,古代称相声,亦作象声、象生、口戏。由于演员用口来摹仿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故又称拟声。清代属“百戏”中的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 俗称“隔壁戏”。古代所称“相声”,是取仿声之意,因口技是一种仿声艺术,但它并不是现代以逗乐为目的的曲艺相声,但据专家考证,相声和四川的相书都起源于口技。
口技是一种绝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表演好口技的,能学好、表演好口技的人实在太少,大家都学不像,口技演员却能学的非常像,如我国著名口技大师洛桑。要真正把口技学好、学像、演好是非常不易的事。喵喵,汪汪,学猫叫狗叫,人人都会,算不了什么,要达到能登台表演的水平,就要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草棵里蹦的都学好、学像。你比别人模仿的声音种类多,别人模仿不了、模仿不像的你却能模仿的以假乱真,达到“没有人味”的境界,你与动物对话,动物只知多了一个同类,却不知是人模仿的,那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口技。
而现在的传统相声中却再也见不到口技的身影,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在传承上的遗失,姑且叫做文化遗失吧!而现在的中国除去传统的艺术文化外。什么“韩流”、什么“天价小鲜肉”、什么“明星耍大牌”屡见不鲜。而面对我们华夏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人烟萧条,门可罗雀。除了口技,一些传统的工艺,一些传承的手艺面临失传的消息也频频传出。在文化遗失的同时,也有许多“蟊贼”更是把端午节申遗,还有的蟊贼说中国历史上的国土是他们的领土,多么可笑!而更可笑的是许多的年轻人更是把这些蟊贼“欧巴欧巴”的喊着。这不也正是文化遗失的表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