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染红指甲
────────────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
明 饮菖蒲酒
────────────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 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
清 挂钟馗
────────────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
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
《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
金 晒书翻经
────────────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
唐 蛛丝乞巧
────────────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
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
宋 穿针比巧
────────────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
唐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
《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
明 放湖灯
────────────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
《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
辽 屠狗狩猎
────────────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
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
《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
唐 拜新月
────────────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
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
宋 秋社
────────────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
《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
────────────
清 供兔儿爷
────────────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
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
清 走月亮
────────────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
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
晋 饮菊花酒
────────────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
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
宋 冬舂
────────────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生香……』
────────────
宋 馈岁
────────────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
清 卖春联
────────────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
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
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
清 喝豆粥
────────────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
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
宋 祭灶
────────────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
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
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
清 吃灶糖
────────────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
清 跳灶王
────────────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
宋 烧火盆
────────────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
清 压岁钱
────────────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
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燕京岁时记》:『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一说:『压岁钱』本为『压祟钱』,贻小儿免受祟之害也。
────────────
唐 新妇不跪
────────────
并蒂莲花两相偎,红毡展地迎亲回。
新妇不拜新郎拜,感谢天公为良媒。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最明显的形象证明,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 (又有记为四七三窟者) 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宴席设在对面一大棚之内,长案陈列美食,来贺男女嘉宾分两侧而坐。
据《寄园寄所寄》引《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
清 展示嫁妆
────────────
婚礼前夕显嫁妆,衣箱镜奁付杠房。
双抬单顶沿街过,羡煞蓬门绮罗香。
北京婚礼之前,展示嫁妆。较富裕人家,雇杠房由双人抬箱笼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数十抬,以显豪富。一般人家送嫁妆,则雇用一人扛之,因低头承扛箱瓶、镜奁等物,北京方言称为『窝脖儿』。
袁枚《嫁妆词》云:『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西家嫁女儿,荆苕与布裙;奴婢嗤其陋,戚里嫌其贫。』
────────────
唐 折柳
────────────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
唐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韩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敦煌出土唐代民间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最初因相思而咏柳,后来送别时折柳以示相思。
王翰《凉州词之二》:『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折杨柳〉者,乃胡笳与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杨柳,当与离人相思有关。
────────────
唐 步障
────────────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
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
宋 茶贩
────────────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陆羽《茶经》引晋代《广陵耆老传》云:『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茗不减。』所谓茗,即茶水;这老妪是最早的茶水小贩形象。后来虽发展有茶棚、茶馆、茶楼,而小茶贩仍然存在。
范祖述《杭俗遗风》:『杭州有茶司一行,最为便当:每担一副,有锡壶两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无不足用。』
《梦粱录》:『在五间楼前大街坐铺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盏,掇头儿拍板,大街游玩人们看了,无不哂笑。』
桥道坊巷,『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闲,担架子卖茶、馓子,葱茶始过。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宋人有《斗茶图》,描绘茶贩间比美茶的活动。
────────────
唐 相扑
────────────
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军勇报国。
我国古代角觝最早进入宫廷,《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秦汉时的角觝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
唐《因话录》载:『文宗将有事南郊,礼前,有司进相扑人。上曰:我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皆有,已在门外祗候。』可见唐代相扑久已有之。巴黎藏敦煌唐代写经上画有两个赤身着犊鼻裤者相扑的形象,可为形象佐证。
宋代《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载: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市井职业相扑手,则皆有名号。胜者受赏物品有: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钞票)、马匹等;『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亦有以相扑设擂,如《水浒传》中所描写者。故我国职业相扑,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纪日本出现职业相扑)。
北宋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更有早于全世界者,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临安有著名的女相扑手,《梦粱录》记载了她们的名字: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相扑始于日本之说,并不正确。因为角力、相扑之类,欧亚许多民族都有,例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规矩有所差异而已。
────────────
宋 蹴鞠
────────────
一脚踢出天边月,两肩擎起海中星。
何叹国足英雄少,当知高手在圆情。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
据《蹴鞠图谱》载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踢称打鞠;二人对踢称白打;三人以上称场户。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钱选绘《宋太祖蹴鞠图》,《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
《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争足球源于中国,正如火药、造纸印刷,如今言之,底气已不甚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