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从太极拳修炼的“运动之功夫,先化硬为柔”,从“柔”之属性析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无为人生。

太极拳起步修炼要求人们全身放松,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原有的拙劲、蛮力。通过这个“柔”的手段“无欲以观其妙”(老子言),太极拳以“无欲”的方式,求它的最高境界,其实人间万象也是如此。

你要得到一样最好的东西,第一步必须在思想上把它看淡,不要老是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如果这样做,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九阴真经》的神奇功夫引得各门、各派的武林人士明争暗斗,为之身洒杀场,斗得天昏地暗,遍地尸首横飞,到头来,还是落到没有想得到它的郭靖手中,多么有嘲笑味的故事,却寓示着“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理。

太极拳的“柔缓”只是修炼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太极拳的“无欲”——清静,不是让人长期“心无所思”像木偶人,刚好相反,这种“柔”可致“极刚”,这种“无欲”(清静)可致“大智大勇”“大彻大悟”,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做任何事情,方式、手段可因人而异、因智而异,其实生活要的都是最后结果。

在今天商品经济时代,大部分年青人,钻在商品堆中活得滋滋有味,根本认识不到太极拳是国粹,有人还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没事儿干的时候才练的。但是有一部发年轻人认识到了太极拳的好处,走进了太极拳的圈子,我认为这是智者。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的、都去争的东西,你不要去争,这合乎道的“大智”。虽然凡夫俗子认为你很愚蠢,其实不然,“大智大愚”。在每个人都去商海捞钱的时候,你如果有幸进了太极拳这个圈,你就应该珍惜,好好去练。还要“持之以恒”,管谁说你消极避世,不谙世事!我们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结果,而不讲求起初手段,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这就是修炼太极拳给人们的启示之一。

启示二太极拳讲求从“柔”入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柔属阴,隐之不显,是保身之道。天下柔之莫过于水,水性宽容,水性荡之威力无比。

修炼太极拳时,起初让人去硬求柔。性情暴躁的人,通过习拳可易性,可戒急躁,可求稳重。习拳之人,从第一天起就应当去理解太极拳“柔”的内涵。

太极拳强调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的过程中,逐渐步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老子言)的境界。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至刚者莫过于金石,但滴水可穿金石。水为成就自己的阳刚之美,在自己力量微弱时,碰到坚硬的石崖与障碍物,它绕道而行,“抗之不及可避及”。所以为人处事应仿“几于水”之道。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成就了自己的大。由此可以想到,要想处到在别人的前面,必须把自己摆在别人的后面;要想处在别的上位,自己和先谦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拥护爱戴,才能够真正地处在人前,处在人上。为人处事应仿效水任其成形,随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我的老师——陈正雷大师曾说过一句很实在很富有哲理的话:“我虽然在国际、国内太极拳界有点名气,人称太极泰斗也好,称太极金刚也好,我根本不在乎这些,太极拳界都知道我,但除了太极拳这个圈,谁人还认识我陈正雷?你在这方面行,在其他方面给人家做学生,有可能都不是好学生。”韩愈《劝学》中说“学业有先后,闻道专政”。一代圣贤孔子曾深有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从我的老师——陈正雷大师身上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虚怀若谷”,真正也懂得了“得意忘形”的含义。其实太极拳练到刚柔相济、五阴并五阳的太极境界时,才知道什么叫“得意”,到“得意”时,具体的一招一势,不必拘泥于古,是“忘形”的阶段。可悲的是“世人不识余心乐”只把“得意忘形”理解成了“贬义词”,实质上“得意忘形”是太极拳功夫境界最形象的直观表达与感受。老子说“大道无形”“大道似水”,懂了水性,也就掌握了“柔”性,正确理解“柔”性的内涵与外延,可把握做人准则与处事哲学。

二、从太极拳修炼的“炼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析老子“宠辱不惊”的处事哲学。

什么是宠辱不惊?老子说:“宠者,尊荣;辱者,耻辱及身。”怎样正确面对宠辱不惊?其实我们每天修炼的太极拳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陈鑫说:“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太极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阴(柔)阳(刚)互变,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如太极图所示黑为阴(柔),白为阳(刚),黑白环依,相抱不离。白鱼黑眼谓“阳中有阴”“刚中寓柔”,黑鱼白眼谓“阴中有阳”“柔中寓刚”。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看这幅图,白黑两色里白色逐渐多,黑色则逐渐减少(或反这)。而且,此增一,彼则减一;彼减一,此则增一。中国哲学中称此为“阴阳消长”。由下沿顺时针方向看,白色由无到有,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黑色;黑色又由少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白色。如此体现出物极必反、循环交替的状态。古人认为,阴阳两者相互不离、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产生了万物,万物中都包含此理。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应当遵循这一规律,看透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对人、对事处之泰然,才能宠辱不惊。

“大成若缺”(老子说)、精满自溢、月满则亏,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事物发展到尽善至美时,要特别注意“物极必反”规律。假如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时,你还要明理,明理可以保身。每个人都有高峰点和低谷点,文王曾成阶下囚,韩信受地胯下辱,关键是要善待人生顺境和逆境,以拳悟理,以理指导人生道路,做到“宠辱不惊”。

刘邦、项羽二人的楚汉战争中,项羽为人耿直,讲滴血盟誓的大丈夫义气,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可能让人很赞赏,但他辉煌时骄横、霸道,失势时悲观、绝望,最终饮恨乌江。假如他能听父老乡亲一方过乌江,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之快,有可能汉王朝历史就得重写。

《三国演义》当中最让我欣赏的人是曹操,曹操当八十万大军在华荣道上剩三十多人时,还能三笑诸葛。身处逆镜,能善待之,没有绝望弃世,最后成三国魏主。他的这种乐观精神,让人打心眼里钦佩。

三、从太极拳修炼的高层次功夫“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孔子中庸之道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世间万物都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就手而言,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就人而言,男人属阳,女人属阴;就昼夜而言,白天为阳,今晚属阴;就拳术而言,开为阳主刚,合为阴主柔;呼为阳,吸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作为企业、公司、集团的管理者,在用人时,要知道人无完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择其长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避之。对每个员工的建议,先洗耳恭听,然后辩证地采纳。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要因为一次错误,一棍子打死人,炒他的鱿鱼。这个人这次错了,失败了,但他的失几、错误会使他老练、成熟。练拳的高境界、高功夫实质上是中和的浩然之气在体内的鼓荡,用人的最高学问是有胸怀之雅量,正如身中鼓荡的浩然之气,会用之不竭。量体裁衣是裁缝行中的行话,但也适用于用人准则。作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决策人,在他中没有一个废人,都是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关键是看你怎样去用人。如果管理者每天认为这个人不行,那个不行,那不是人家不行,而是你自己不行,只能说明你具备管理才能。做为管理者的大肚雅量的你还不具备,还得学习培养。西汉时的齐王韩信与刘邦有一段对话是这样说的,刘邦问韩信:“大将军你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愈多愈好。”为什么韩信这样回答呢?在韩信眼中,没有无用的兵,强将手下无弱兵,看你怎样去锻炼他、利用他。

刚柔相济、阴阳互寂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走极端,保持中和;与人交往上,不能过于偏激。说这人好,并不见得这人样样均好;说那人坏,并不见得那人样样均坏。要掌握分寸,过分亲密是疏远的开始。常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不可不察其中所含的哲理。在对待事情上要一分为二,用阴阳、刚柔两只眼去看。

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通过向老子问礼,发展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儒家文化,它的核心是提出了很辩证的“中庸”之道。但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却一直走不到阴阳互变、刚柔相济的“中庸”之道上去,让人心痛!

中国的太极拳术国粹,让外国人神魂颠倒,魂牵梦绕,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扎根中国一学多年的大有人在。可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太极拳是老人们退休无事干的工作,多么可悲。

太极拳的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哲理反在生活中,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观点,好事情中有坏事,坏事情中有好事情。遇事时,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只看表面。

炒股较成功的人士会有这种经验,当一种股票、狂涨、人人抢购时,他有可能会把手中的这一种股票甩出,而选购一而再、再而三下跌的股票。具体何时甩、何时购,这就是时机,如得机得势,没有失败之理。做蔬菜瓜果生意的人,也懂得冬菜夏卖,夏果冬卖利用反季,不知不觉中运用着“众欲得之我独弃之,众欲弃之我独取之”的老子哲学规律。

四、从太极拳的“彼不动己不动,彼既动,己才动”,借力打人、四两拔千斤、舍己从从的击技,看儒家“厚德载物”的谦让美德。

太极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国人民谦让的美德,在克敌御海时,不主张主动出手,你不动,我不动;你既动,我才动。你不打我,我绝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据你打我的轻重快慢,反作用于你。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是天地的精华,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人的精神应兼容天地的德行。两千多年前的《周易·象传》就已总结性的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精神。

古时代,拳艺高超的大师们与人交手时,总要让人三招才出手,这种风度不是一时养成的。他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拳艺炉火纯青时才能做到舍己从人。既能成全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有让对方心服口服。诸葛亮能“七擒七纵”孟获,就是采用精湛的战术,在收孟获的心。这种美德往往与能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人们形容高功夫的大师们,常用“德艺双馨”四字。现在人们把学太极拳,常常叫练拳。我认为用“练拳”表达研习太极拳的含义,缺少一层深层的东西,它不仅是拳,而一种博大、深奥、精髓的文化。用练拳言之,只能说明形的一个方面,它的内含没有表达出来,所以我在文中常写到“修炼太极拳”。修什么呢?修品德、修涵养。炼什么呢?外炼筋、骨、皮,内炼意、气、神,还要炼坚忍不拔的意志,炼性、炼恒心。陈鑫拳谱说“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习太极拳是炼铁成钢的过程,因此我认为经常应提“修炼太极拳”,把德与艺的并进在名称中体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果把太极拳的这种谦让美德用在生活中,那社会就是另外一个样。领导能谦让员工,有可能凝聚力会更大,把事业发展得更好;夫妻之间能相互谱让,将会避免很多舌齿之争,使家庭合睦,家和、人和、万事和;朋友之间能谦让,将会赢得更多的朋友,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失意的刘备,正是在关羽、张飞的帮助下,成三国蜀主的。谦让是一种“德”,德可聚无形的力量,可化干戈为玉帛,可使乞丐成帝王,使一败涂的你东山再起……总之,“谦让”“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所以我认为选择名师的标准,应当看为师的德如何?德高功自高,德高艺自高,德与艺是相辅相成的。有“厚德载物”这种修养的人,可以与人友善,淳厚处世;有这种修养的人,具备宽容万物的气度,这正是“厚德载物”德性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四点所述,可以看出太极拳根于礼仪之邦,源于道家、儒家、医学、武术等传统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不能只把它看成拳术,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拳技只是它的皮肉,内含的太极文化是它的灵魂。所以经常修炼太极拳,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常修炼太极拳,可悟太极之理,助你把握辉煌人生。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