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探讨吴氏太极拳“身体前俯”现象

本人习练传统吴氏太极拳有年。我的太极拳老师孙南馨先生,从学于上海陆恒昌和邵品根二位先生,也曾受益于马岳粱先生。下面本人对赵民华先生提出的吴氏太极拳“身体前俯”(见2004年《武魂》11、12期)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吴氏太极拳源于杨氏太极拳,赵先生在文中用杨氏太极拳杨澄甫先生中、后期两套不同时期的拳照中身体前俯角度的不同,来观照吴氏太极拳的发展,应该是客观、合理的。但由杨澄甫两套拳照身体前俯程度的差异,从而得出了是因为他对杨氏太极拳作了“勇于承担责任”的“修正”的说法,本人却不能苟同。赵文中提到的杨澄甫“年轻时”的拳照,摄于1925年前后,也即杨澄甫早巳成名的40岁以后,而第二套拳照是摄于1931年,其拳照“晚年”与“年轻”的间隔不到十年。杨氏太极拳从创出威名传到杨澄甫先生那里,已是第三代了,如果说后来“身体直立”的杨氏太极拳和以前在京城打出威名,一直沿袭下来的杨氏太极拳在身形前俯度上的确有所不同的话,本人认为用“修正”来解释这个现象是不妥的。再从时间上讲,杨澄甫先生在成名已久的中年才开始或有机会研究“秘藏太极拳谱”,对杨氏太极拳作出“修正”,从情理E也是说不通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杨澄甫拳架身体角度前后期的差异呢?“贫实源于弱也,故此自当以救弱为急务,舍此不图”(杨澄甫语),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及杨澄甫的经历和教学对象的改变,我认为杨氏太极拳前俯度的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杨氏太极拳从以技击闻名到以健身行世的侧重点转变,这是造成前后两套拳照区别的主要原因。身体前俯大多为发力时表现出的外形,一旦练拳的目的变为以健身为侧重点时,对练拳的功法、要求以及身体的中正俯度(含起伏)等方面自然会有很大区别假若那真的是如赵先生所言是杨澄甫先生对家传杨氏太极拳所作出的“修正”,如此重大的事情是一定会有文字资料留下,或至少也应该对一些嫡传弟子明确说明。但遗撼的是,至今我们也没见到一丝的有关资料或听到半点的有关传闻!关于赵文中“从杨澄甫师前后两次的太极拳动作看,这是由少林拳向太极拳的过渡,是由外家拳‘斜中寓直’向内家拳‘中正安舒’动作特点的发展”的论断,其言不知何来,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三代家传,从未有学过少林拳或其它外家拳的经历,或许是赵先生臆断,在此不作讨论。

吴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吴公藻先生,在其著作《太极拳讲义》的“中定”一节中论述道“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亦道之本也”。吴氏太极大师马岳粱、吴英华合著的《正宗吴氏太拳》,对身体的要求也明确规定要“涵胸拔背,气沉丹田;尾阊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等等,这些相对于传统太极理论中身体中正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虽然如此,但看吴鉴泉、吴公仪、马岳粱等吴氏太极。

代表人物的拳架仍是带有明显前倾。是吴氏太极拳的理论和实际不合吗?我们先来仔细研究一下太极拳谱中有关身体中正要求的典型论述。正如赵先生文所列举的:王宗岳著《太极拳谱》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之教,武禹襄写《十三势行功要解》有“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论,其另作《太极拳解》谓太极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撑八面”,等等。细查有关身体中正之论可以发现,诸如此类论述中,常常含有“立身”、“立如”之类的站立的“立”字,实际上指的是太极拳常说的“十三势”中的“中定”、“中正”状态。在吴氏太极拳中是这样理解“中定”、“中正”的:“中者,心气中和,神清气沉,其根在脚,即是立点,重心系于腰脊,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精神含敛于内,不表于外,乃能中定沉静矣;正者,姿势端正,每一姿势,务宜端正,而忌偏斜”;“伸屈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不动谓之定”,并特意强调此“亦道之本也”!然而,太极拳作为拳术,既有“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势,也就少不了有“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之时!正如吴公藻先生指出的“然各种姿势,各不相同,或仰,或俯,或伸,或屈,非尽中正,是以其发劲,及其用意之方向而求其重心”。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再看赵先生文中指出的吴氏太极拳较典型的“搂膝拗步”、“倒撵猴”、“如封似闭”、“弯弓射虎”等身体前俯的例子,几乎全是在“专注一方”的发劲时的瞬间定式。再比较吴鉴泉先生和杨澄甫先生拳照中的“手挥琵琶”、“十字手”、“单鞭”等“中定”之势,却是同样“中正安舒”!也就是说,杨澄甫先生因后来教学的侧重点转向了以健身为主,所以简化了一些发劲的动作,吴氏太极拳却仍然继承和保留了发劲动作明显的练习方法。其实,在杨氏太极中还有一套相对于流行的杨氏太极拳(俗称“大架”),与吴氏太极拳在外形上更形似些的杨氏“小架”太极拳,所以在杨氏太极传人中也有将“大架”称为健身架,“小架”称为“用架”的。而在上海地区的吴氏太极门人中。也有吴氏太极拳是更多源于“杨氏小架”的说法。吴英华、马岳梁二位先生说:“中定是暗劲,这是太极拳最根本的基本功。中定属土,根据五行学说,土居中央,化生万物,太极拳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余掤、捋、挤、按等十二势为辅。一切势均不能脱离中定,有中定始可以言虚实,处处有虚实,即处处有中定。实际上太极拳法无定法,而一切法皆立足于中定,中定的重要性可以想见。”!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吴氏太极身形前俯的现象,“斜中寓直”并不是为这种看似有违太极拳“中正安舒”开脱的说辞,恰恰相反的是,“斜中寓直”的重点是在强调“斜中”要“寓直”,是对“中定”的肯定和强化!

赵先生在文中提到有拳友在练拳时,“若动作身体前俯,会马上感到背部和腿部的牵拉紧张,导致肌肉僵硬。”如此结果只能说明该拳友在练拳时运动量不够,没有有效地使全身关节真正松开,使连接关节的韧带、肌肉得到锻炼伸长,而与练拳中的是否“中正”或“前俯”已没有必然关系。试想若连身体前俯都会感到肌肉僵硬,身体上下互相牵拉制约,还如何指望在运动中协调地做到仰俯伸屈呢?这样的练法连健身效果都已大打折扣,更遑论推手对抗、实际运用呢?

对于杨禹庭、吴英华以及李秉慈先生身体前俯角度较吴氏太极拳前辈为小的情况,赵先生认为这是吴氏太极拳由前俯到“渐近中正趋势”的“过渡”的看法,本人也不以为然。初习吴氏太极拳架之时,必须实实在在的进行起、承、开、和地蓄力发力锻炼,不经过这一阶段,就无法掌握正确的盘架法则。但练到一定程度,必须逐渐地意念来代替,“凡此皆是意”,“用意不用力”,只有样,才能把太极拳要领深深印入脑海,成为条件反射的“真意”,才能达虚中求实阶及神明之境。赵先生文中所列的几位吴氏太极拳大师身形不再如老前辈照片中那样明显前俯,正是他们经过艰苦的锻炼后,“用意不用力”的体现。这与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所言“不求形骸似,只求神意足”也是异曲同工,可见不同的拳派在练到高境界时是相通的!而这并不证明这些吴氏太极大师就是放弃身体前俯练法的“过渡”,因为这种“用意不用力”的境界,是先求开展,再求紧凑,“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得来的,在他们身上,势势“开展”体现发力身体前俯的外形,已经过了“用力之久”的艰苦过程后,隐含于《太极十三势说略》所论“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之言中。在日常他们认真示范或指导门人后学时,就一定不是这种减少了身体前俯的所谓“过渡”拳架了,仍会按吴氏太极拳练法要求去教导、规范后学,这点从赵先生看到的“多盘吴氏门人演练的吴式太极拳重新恢复了动作的前俯度,有人甚至加大了身体前俯度”就是明证!赵先生看到的那些吴氏门人,应该很多是出自杨禹庭、吴英华及李秉慈先生门下的。所以,与其说他们“重新恢复”了身体前俯度,不如说他们是“继承保留”了身体前俯拳架更恰当一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