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架构、动作分析
1.预备动作
大致上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涵胸拔背、松腰垂臀、尾闾中正、圆裆收尾闾、安适沉稳、虚实分明,在太极拳的要求中,这些似乎是各家太极拳所共同要求的部份,尽管如此,却有可能因为各个门派的重点或各个老师的体会不同,进而造成对这些动作上的定义不同,最明显的例子如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上的要求,一个要求的是螺旋缠丝,一个讲究周身放松,因此在动作表现上就显得刚实与松柔的不同。
2.正式动作
掩手肱拳的动作吾人大致上将它分为三类:钻拳、抛拳、合拳。
i)钻拳:主要动作上看起来如拳击中之直拳,见附注一,参考文献十四『拳击入门』之节录详文,在此从中节选左右直拳之图片;而在陈式太极拳方面则可由参考文献九『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参考文献十二『陈氏太极拳图说(一)』、参考文献十五『陈式太极拳解密』及附注二,何佳修先生的文章『从掩手捶谈发劲』中了解细部的动作要求。(见图六、七、八)
由图片与附录一、二之文章可看出拳击之直拳与掩手肱捶的动作非常相似,决定性的差异在于以下几个局部动作:
(1).出拳的另一手臂:明显的拳击之另一手臂会于前方防守,想来是因为拳击比赛主要以一对一为原则,所以需要防守与攻击所见之对手,即前方;而在掩手肱捶之要求以前打右拳、后打左肘,应是为练习敌方不只一人之模拟,一方面练习前击对手,另一方面可练习应付后方抱来或接近之敌人。
(2).脚跟处:拳击与掩手肱捶皆要求以螺旋方式出拳,并运用全身自脚经由腰部旋转以至手部击出,以其达到最大打击威力中,但拳击却是提脚跟,而掩手肱捶却是要求脚跟贴地,在此我以参方面分析,一是实战的发展带来之影响,由于拳击算是自对打比赛中进化其模式,所以在攻击上自然也要求反应的灵活度,所以以后脚跟提起的状况下,在脚步的移动与变化上也更为灵活自由;二是发力方式之不同,以身体何部位为中心;在一般上半身伸展运动的两种形式:两手同时伸展与相对伸展,以掩手肱捶钻拳与抛拳为例,上半身是相对伸展,即是出右拳、收左拳,腰部转动造成左右相对扭动而一前一后,即前打拳、后打肘,拳击亦是如此,但配合下半身就有所不同了,明显的这里的出拳要求是自脚跟发起,经脚踝、膝盖、胯、腰、肩、肘、腕、乃至于手关节,旋转是一层加一层,用的多的是身体的自然旋转扭力;但拳击则是以腰带动,旋腰的同时亦是腰转,经肩、肘、腕达手关节,但下半身脚跟外旋,所以造成另一股身体平衡之扭力,其所带来的则是更多的脚部前蹬之冲击力,这最大的好处是容易感觉力量的发挥及移动上的灵敏,步伐上也就较为的小,却也容易多依赖此种方式而忽略身体其它部位的发力训练,不易做到中国武术中全身皆是拳的境界;三是关于中国武术所要求的气与天人合一之体会,中国武术常强调气的运行,即使是武术练习与对打中亦是如此,在脚跟贴地的情况下可以刺激自脚底气的运行,并可藉此以大地之气引入体内,或是藉大地之力以击出拳,这种情况并不限于陈式太极拳之掩手肱捶,在其它中国武术之抝步拳,甚至是流传至日本再由日本人予以改进之空手道『直突』亦保留此风格。
以钻拳形式的掩手肱捶名家,主要是学自早期陈家沟风格之陈式太级拳,有杜毓泽、及其弟子及学生王嘉祥、李章仁等,大陆方面则有陈绩甫、陈正雷、王西安及四十二式太极拳之名家李德印等。
ii)抛拳:可详见文献节录中参考文献十、十一,冯志强与顾留馨的招式动作详述;由文章内容可知其出拳时拳头依然是以腰带动,力发自脚跟而上,较不同的是当力量传递至手臂时,将手臂的肌肉与关节放得更松,导致螺旋的力量亦因此扩散及手臂、手腕至拳头,造成逆缠出拳时,手腕、拳头向外击出时,颇有拳头上抛之意,实则为因缠丝所带动而起,在出拳要求上依然是力由根发,主宰于腰,定姿同钻拳形式之掩手肱拳,前打拳、后打肘,并特别强调自腰部放松,并延及全身四梢之松活弹抖的表现与劲道;在中国的其它拳术中,例如通臂拳、孙膑拳等,亦有类似之表现。以抛拳形式表现掩手肱拳之陈太名家,主要有顾留馨、冯志强、陈小旺等,且目前亦是大陆方面的表现主流之一。在此也发现掩手肱拳以抛拳形式表现的名家,皆是自陈公发科处所习得之陈式太极拳;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与风气,猜得出陈公发科当时不仅是打响了陈氏太级拳的名声,其在北京大大推广陈氏太级拳,进而发展至全中国大陆,其影响可谓深远啊!(见图九、十)
iii)合拳:吾人称之为合拳,主要系因其掩手肱拳之出拳方式为左右合并,左掌右拳并在一起,详细动作可见文献节录一、二、三、六、七、八,可看出掩手肱拳以合拳形式表现的大致为新架系统,在王海洲于参考文献三中所提到,为「坡上」拳(单手出拳之老架系统则称「坡下」拳)。在陈家沟方面,动作上如上一段所提及,力自脚跟而起,由腰部控制,力量传递至右拳时以配合右脚以逆缠击出,左手则以辅助,不需旋转,配合右拳一并将右拳送出,力量以两手之力相合而出;由文献中可看出自陈鑫、陈子明、而至今日之陈立清、范春雷,其套路上、动作要求上并无太大变化,有完整的保留,可谓是一脉相承啊;而赵堡镇之太极拳,自杜元化以来至王海洲、赵增福、张随胜,动作上亦是改变不大,传承完整,比较起陈家沟之动作,虽有些微不同(杜元化、王海洲、赵增福皆以右拳击左手掌心),但大体上要旨与姿势皆相近;而其中较特别的应是王鹤林的掩手肱拳吧,因其虽是自陈发科处学得陈氏太极拳,却是以合拳之形式出拳,故此可大略推想两种可能:1. 陈发科早期亦传授新架;2.王鹤林自他人处或陈鑫太极拳图说中习得或是改为此合拳形式之掩手肱拳;当然此亦只是推想,详细情形当待有心人加以考证。(见图十一)
参考其它方面之古老武术,当属心意拳中之横拳及少林寺武术之洪拳(红拳)不论在招式名称发音上或动作上,皆非常接近;发音上古时或有各地方言的不同造成不同招式名字,如洪拳、掩手红拳、掩手肱拳、横拳皆甚为接近,故有可能是音误之别名,再看动作,心意六合拳中之横拳一式,在定姿上与合拳形式之掩手肱拳几近相同,考虑地缘上皆位于河南,且相距亦不算远,想来无论是贸易上、迁居上、安全上,必有唇亡齿寒之感,在武术交流上也是一定有的,又心意六合拳多为回族所习,而陈鑫亦对心意拳有所研究,其所著之三三拳谱就是证明,可知古时汉回之间的相处交流是一定有的,此等历史虽已不易考据,但相信以上述名称上与动作上的相似看来,在古时此两种拳法当有所关连。(见图十二)
比起其它种类的太极拳,明显的陈式太极拳的掩手肱捶较着重缠丝,即螺旋的表现,也因此出拳时看来也较为快速、有劲道,练习起来也就相对的具有较多的体能消耗,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人认为陈式太极拳较适合年轻人学习之原因。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