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讲究体用结合,体,即练拳、打拳与盘拳;用,即推手和技击。凡习练太极拳的人,练几年拳后都想着学练推手,那么为什么练拳者多喜爱推手、技击呢?
推手
太极推手不是太极拳的打法,或者说不是惟一的打法。太极拳主要以推手训练习拳者触觉神经的听劲能力和、捋、挤、按、采、、肘、靠四正四隅八种劲法。这里说的“劲”不是先天本力,也不是后天的力量,是以“劲”说明太极拳阴阳变转、举动轻灵、用意不用力。
先辈认为“推手”这一叫法有误导之嫌,而将其称为“打四手”、“手”、“揉手”。关于推手的叫法,笔者认为“推”字不符合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容易误导学者用力去推,且有动意,意念大。在推手比赛中,看不到选手“用意不用力”,而是力大胜力小,没有体现出太极拳“阴阳”、“虚实”和“轻灵”。
已故太极拳大师汪永泉在他的《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的“推手训练”一节里是这样说的:“揉手又名推手,为避免因‘推手’而产生猛推硬搡之误解,故在此引用前人‘揉手’之称谓。”
笔者赞成“揉手”这一叫法。这一叫法很容易理解,揉手不用力,符合“用意不用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原则。
“推手”运动流行很广,两个人在一起推来推去,即使天冷也浑身发热、大汗淋漓,很舒服,像互相按摩,所以受到学练者的喜爱。国家体委将推手列为竞赛项目,更受到太极拳爱好者的欢迎,不练太极拳的人也去练推手,此项活动开展得比较广泛。
推手训练是为了退却身上本力、增长内功,志同道合者通过推手训练,可以从中体验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和举动轻灵、动静虚实、中正安舒之奥妙。重心变动,不是身形刻意的进退,而是从左右弓坐步的虚腿、实腿的虚实变动中去体验身形中正、不主动,不妄动。推手训练从脚下开始,双脚平松落地,不要踩地,像站在加厚的地毯上,又似站在厚草坪上,有一种飘浮之感,太极拳术语谓之“脚下双轻”;双手要空而虚灵相接,给对方一种虚虚的不接不挡的感觉。两人将四正四隅八方走圆活,别人看似打一个圆轮子,这是双推手基本功的训练。而审敌听劲能力就要靠双人推手训练来提高触觉的灵敏了。
解剖学告诉我们,皮肤上密布着难以计数的神经细胞,它们反应着外界的冷热风寒、疼痛刺痒及意外的碰撞等等。神经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练太极拳者多于常人。从解剖学得知,人的皮肤每市寸大约有7000个末梢神经,手上的末梢神经极为敏感,习太极拳者手指触到对方的手或肢体上,这便是“听劲”。听劲功能遍及习拳者周身,身上任何部位都可以“听劲”,将触到的一切急速输入大脑,而脑部经过排列组合,发出指令,手部迅速松弛而化解对方来力……
“听劲”是太极修炼者独有的,是太极拳练家在经常的松柔动态中肢体所特有的“灵敏的触觉”。在触觉训练中,如果不注意轻灵、松柔、以心行意,而是用意用力,训练不会有成果。如果想在太极拳王国获得自由,动则阴阳变化,否则就不是太极拳,练功要遵老子之“道法自然”,而用拙力就不自然。
在松柔动态运动中,两人不倚不离,忽隐忽现,似接非接,皮肤和手指的触觉功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如没有共练武伴,可以去揉松软富有弹性的细小树枝,也可以揉窗帘,或者将衣服悬挂起来推揉,都能起到良好的修炼效果。记得在杨禹廷老师家跟他打四手,根本没有主动权,随着他的手总是扑空,又感到他的手似有似无、在前边很远的地方,脚下站立不稳,像站在晃动的船上。
双人推手,看上去在推手,这是形于双手。太极高手可不是只用手去推,而也在脚上变换阴阳虚实,看似推手,实际也在推脚。
技击
笔者在多篇文章里将太极拳技击喻为巨大工程。京城已故太极大师杨禹廷一语道破技击本质:“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发放人难。”一个人将一个身高体重差不多的人发放出去,是件极难的事情。如今健在的太极拳家王培生老师说:“拿得起才能放得下。”意思是只有你能将一百多斤的人轻松拿起来,才能发放出去。这种拿人的拳法,不是一般功夫所为夫。
二人较技,通俗理解,是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固,阴阳平衡不被对方破坏,而去破坏对方的平衡,引进对方使其落空,迫使他失去自身重心而跌出。近来圈内颇有一些议论,认为内家技击失传,是一味“放松”惹的,提出“练紧不练松,紧到自然成功”。但如果紧练,能紧过搏击、格斗和散打吗?据说拳击一拳力达500到800磅,一拳能打碎牛头,但人家出虚拳时似蟋蟀的触角轻到极致。武术有松便有紧,一个门派有一个传授方法,内家松派别说人家紧,外家紧派也甭指责他人松,传统文化能流传几千年,不科学、无自家特点早已被淘汰,能够流传下来,就要研究人家的特点和长处。内家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已经走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其迷人的魅力源于它那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绝不是什么紧。
当今也有人议论太极拳能不能打人的问题。如果太极拳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中,从雏形到完美走过几千年的道路而没有科学的技击实践,恐也难以生存下来,太极拳当然能打人。很多慢性病患者、康复者误认为太极拳是保健养生的拳,这是对太极拳片面的看法。其实,太极拳不仅能打人,而且有更高层次的技击功能。太极拳打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太极拳不能打人,不具备技击功能,也不会流传到今天。只是自发明了热兵器之后,冷兵器时代的历史画卷从此就翻了过去,武术对抗由当代搏击、散打所替代。换一个角度审视太极拳拳艺,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祖师爷是不提倡打人的?
太极拳成为一种健体、强身、祛病、健脑、益脑、开发潜能、益寿、养生最佳的武术项目,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中华民族的太极文化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所吸纳,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因此,人们是不是渐渐淡忘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