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张升
本人习练太极拳二二十余年,略有心得,并对《太极拳论》有所研究,深知理论与练拳相结合的重要性,不明理而练拳是不会出功夫的,错误理解拳论,更是一谬千里。因此,“呼吸”与“气”是习练太极拳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人研读过一些文章和书籍,包括一些名家专著在内的习拳心得及对“呼吸”与“气”的论述,对“呼吸”与“气”有了自己的体悟,于是斗胆写了这篇文章,还望方家指正。

“呼吸”二字,在古代拳论中并不多见,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只有一句“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然而此拳论中的这个“呼吸”到底讲的是什么?时下最常见的说法是逆腹式呼吸,也就是在吸气时,小腹内收,此时为提、为合、为虚、为蓄,对方也就被拿住了;呼气时小腹外突,此时为放、为开、为实、为发,对方随着自己劲力的吐出也就被发出去了。而且要反复练习,通过两人反复喂手,互相纠正,就能“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太极推手的功夫就在这小腹一收一突的练习中练出来的。还有的说是顺腹式呼吸、深呼吸、自然呼吸等等。但所有的、这些说法,都没有离刀:人的自然呼吸,即肺气呼吸。然而,呼吸关系到练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笔者不愿看到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被误导,现把本人二十余年练拳心得公开,供大家参考。

太极拳的呼吸,不是一般人所理解、所能做的那种呼吸,而是内在的、用意念导引的丹田呼吸。丹田呼吸与口鼻呼吸并存,但它不受口鼻呼吸影响,与口鼻呼吸没有直接关系,太极拳的呼吸就是“开合”。陈鑫说“一开一合,拳术尽矣”,此语切中要害。懂了太极拳的呼吸,就懂了开合,也就懂劲了,懂劲后只要勤下功夫练,就能一日千里。与人接劲时,内气人丹田,此时有“气敛人骨”的感觉,对方有被拔根和有劲也使不上的感觉(因为他推不着我方的劲),此时,自己为合、为吸、为蓄、为拿。内气出丹田,自己有气达四梢的感觉,此时,自己为开、为呼、为放、为发,且内劲能控制对方的劲源。而对方已感觉到劲力,但为时晚矣。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就清楚了。真正懂得“开合”的人就懂劲了,也就能“随曲就伸”,能合化、开发,自然能灵活。

再说气,拳论中对气的提法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气沉丹田”大家都知道,《十三势歌》里有“腹内轻松气腾然”之说。这句话很重要。现在很多朋友练拳,向下沉气』、腹外突,结果把小腹练得很硬、很实,可下盘还是不稳,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的“气”与“呼吸”是密不可分的,不懂呼吸,也就是不懂“开合”,气不可能真正到达丹田。真气归丹田后,腹内是轻松的,可以产生守中的效果,而不是硬、实。硬、实是努气的结果,没有守中,下盘不会稳,更不可能“腹内轻松气腾然”。武禹襄说“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又说“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乍一看这两段话是矛盾的,容易造成拳友误解。这气到底应不应该有啊?回答是肯定的,应该有。但必须是内气、真气。“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中说的气是用意念导引的内气、真气,是丹田呼吸之气,是“开合”之气,由此可以产生内劲。此气岂能没有!当然,这需要练功者的基础条件和长时间地练习,以及明师的指点。而“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中所说的气则是指人的肺气或浊气。试想推手时把气努在胸腹内,能不滞吗!

笔者曾和一位拳友推手,他发力时憋住气,脸涨得通红,自以为用上劲了,结果上重下轻,一碰就倒,并且气窜两肋。经过指点,他发力时把气吐出来,也就沉实了许多。当然这并不代表他有了功夫,因为他还缺乏内力训练。“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也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人的内力、内气在外力、浊气过多使用的情况下是显现不出来的,这个问题比较难懂,不是真正懂劲的人体会不到其中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点,练拳时拳式动作不要配合口鼻呼吸,自然呼吸就行了,否则很容易产生气滞,造成胸闷、气短。

寥寥数语,若能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一定的启发,吾心足矣。本人写的这些体会,在实践中都能做到,是自己的亲身体验。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