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化推手”
柔化推手的要旨:己方在“内圈”布起可吞噬外来气劲的“漩涡场”,令外来气劲在此“漩涡场”中消弭于无形。此“漩涡场”之走向可顺可逆,这是随对方气劲往来方向之变化自然而然形成的。
单推手时,在随处“中定”的情形下,掌、肘、肩应始终保持“内合外撑”之势。手指领劲,肩肘沉!手臂的起伏,不能牵引肩膀令其架立起来,肩膀须时时向下灌住劲!手臂近身时,手臂与胸保持的距离,功夫弱者以一拳之隔为佳;功夫高者可贴身而行,以胸含腰旋引化对方气劲。倘若对方贪功,一味冒进,我则顺势两手引动彼方气劲;渐引渐长,牵动其重心,以破其“中定”之势也。 此时己顺彼背,我倘若一手采拿,另手肘尖虚虚领劲撑住,彼会自动靠击到吾肘尖上也。易犯的毛病:将彼方气劲引入己方内圈时,只管引进却不能“落空”对方的劲力,让彼方气劲有机可乘,趁机打击吾方“中心线”是也。原因分析:腰胯松沉不到位,故而难以当机走化,或腰裆走化不顺遂之所致。腰胯假若不能真松沉下来,左右腰肾处双重之病难以避免;左右腰肾处假若双重了,则一身皆双重也,此点不可不察也。
己方气劲为彼方引入其圈时,我方气劲受彼方引化,我须留意命门后撑领劲、以及肘的松沉合膝。也就是说,己方须整劲不失,失却了整劲,就易为人所乘而出圈。假若出圈的话,己方倘能及时合住劲,乘机施放肩(胸)靠、肘打之劲势,亦可用来救急也。肘在缠丝时,须有意无意“向自家行”,“曲池窍”似有意似无意地,寻找对侧“阳陵泉窍”(“肩井窍”找对侧“环跳窍”,“劳宫窍”找对侧“涌泉窍”)。胯松裆圆,腰走圈。命门领劲,是在腰胯松沉的情形下实现的,不能强行扭腰动胯。
双推手的时候,应似有意,似无意地将“左圈”、“右圈”布起来。所谓“左圈”、“右圈”云云,都是在引化对方气劲时自然而然形成的。“内圈”分左、分右,看似两个,实则还是胸前一个“螺旋顺逆圈”而已;此“螺旋顺逆圈”即是前述所谓“漩涡场”是也。其它精义皆与上述所说相类似,在此从略也。
柔化推手时,手掌接触点处须带有缠绵的“回旋劲”、似松实沉的“切按劲”!“内合外撑”之劲势却也须始终不失。“缠绵”云云是指己方“不丢”缠丝内劲,粘住彼方气劲。外开的“撑劲”有虚实之分,虚不是软塌(不丢),实不是硬顶(不顶)。似松实沉的“切按劲”可合住彼方气劲,令彼方始终有不当机不当势之感。推手的时候,手弓、腿弓、腰弓要始终不失,然而,切忌硬顶!宛若“狗熊试劲”状最好。倘能如此,则既不失向下的松沉劲,其中又不乏气势磅礴之外开之势也。这股整劲是浑厚而又柔韧如绵的“粘稠劲”!此整劲是全身内外“混元气”相融相抱之后,产生出的真正“太极劲”!柔化推手渐入佳境时,感觉对方的劲力,如同农人摘果,果子唰啦啦地掉进怀中筐篮;又像是瀑布飞落深涧似的,在“漩涡场”中去而不返。
柔化推手的核心点:乃腰胯之松沉也!腰胯松沉得好,才能合住劲。腹内松净空虚宛如大皮囊,则是最为美妙!肚腹不必刻意鼓动与收缩,一切皆须自然而然也。命门向后领劲,大椎上拔(功深后唯百会上领即可,大椎只是松沉领劲而已。),尾闾能沉劲下引,如此则腰弓即成!推手时内息犹须调匀,出息入息不得粗、短、急、驰,呼呼作响是也;应柔、缓、匀、净、深、长是也,凭此点亦可看出推手者内功修为之深浅也。“哼哈”二气的妙用:一是内息潜换,只是存其意而不闻其声;亦可在“内圈切线点”突发刚劲时,以其浩大音声以助己威也!还应注意:气劲的续换须在丹田中完成,犹须做到无形迹可寻。
柔化推手的桩步:桩步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能、功夫水平选择最顺畅的架子。一般说来,以“大步低架桩”最为稳固,也容易修炼出功夫来;但是,倘若个人功夫不到家,腰胯不能真松沉下来的话,这种桩步亦犯“顶抗”之病,而为好手牵引出圈也。此桩步的关键:两腿须有“不丁不八”之势,且两腿下的可控面积应该越大越好,检验方法如下:两手左右前后摔臂,旋腰调裆皆能顺遂如意,两手可以控制身前身后的来劲就可。易犯的毛病:两腿前后距离长,左右间距不够。彼在侧面推我,我则易倒!推手时倘若彼方犯此毛病的话,我就迅速占据侧面有利阵势,乘机打击之也。平时站桩时,可以让人从四面八方随意推我,而我皆能化发如意,即得此桩真淳香也。应对策略:逢出步即刻占领前方斜角处,这时,在腰胯与腿弓的底盘下,前后左右四周,可形成圆形的“太极圈”!
推手时应时时留意此“太极圈”,不失此“太极圈”,方得“中定”之势也。这是此桩步之甚深意,是余从搭手中悟出来的。推手时的浩瀚之气势,皆须从此“太极圈”中得,即是说研习者善借大地之劲势也!人合劲时,劲势屈蓄内卷,蓄卷时倘能得机得势即能合住劲。我方在合劲时可将“重力势能”、“动量”瞬间转换成气势磅礴之劲势,此乃得大地回劲之势也。倘若人立磅秤之上,突施合劲,则磅秤刻度将突然增大数倍,此倍增出的劲势,就是己方从大地返回之劲势也!腰腿脉结倘能全开,得此劲势,乃顺势自然之行为也!
“活步桩”的关键:桩步须轻灵沉稳。推手时既不盲目躁进,也不急于抽身;在要紧处能随时抢占斜角,在斜角处采拿对方肩臂。彼方应对策略:彼方肘能及时松沉下来,缠丝走化,与膝合住劲,以化解我方的采拿;彼方被采拿的肩臂,能在“沉中有撑”之中迅速“虚松”下来;这时倘若气劲在丹田中能及时得到续换的话,在当机当势时,彼方可乘机发放挤劲、惊弹劲。倘若不当机不当势时,彼方须调换腰裆,后步向前抢占斜角,后手搭住被采拿之手,在内圈合住劲了,即可发放挤劲、惊弹劲;以打击我方“中心线”,破坏我方“中定”之势也。我方应对策略:采取“按”的方法,以“按”破“挤”,待到对方气劲引进落空之后,即刻施放“挤”、“靠”、“惊炸”诸劲,将对方打出圈外;此乃“引进落空,合即出”之殊胜深意也。
柔化推手,彼方即使“背势出圈”,也会对我心服口服也;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意也。倘若两人推手功夫旗鼓相当的话,两人即能布起气势浩大的“太极场”,当其时则彼来我引、我往彼化,阴极阳生、阴消阳长,正可谓“阴阳之道合太极”是也。
2.“空灵推手”
有道是:功夫无息法自修。功境深入之后,推手者已成明手,其行为举止日渐与道相合。推手时,彼气劲藏得很深,四正四隅八种劲别似乎都见不到了;剩下的唯有“粘”、“随”的功夫了。彼身弓不显,松松垮垮地,犹如信庭闲步似地粘着你走;任你走,任你去!彼似乎是粘贴你身上的树叶,也似乎是叮上你身躯的蚊蝇。彼身上是大松大软的,故而可在遇到攻击的瞬间,陡然松沉下来,一身备五弓,劲聚一点,刚劲即出;挨哪儿打哪儿,我则势必狼狈不堪矣。能在刹那间“合住劲”,是空灵推手之关键。只有“合住劲”,气劲才能汇聚一处;也只有气劲汇聚一处了,才可以“化发随意”;这时或接劲化之,或触之即发,皆无可无不可也。空灵推手一片神行,其人神形缠绵如水,外形不见圈,又处处是圈;真圈在内不在外,气劲全凭内换。空灵推手的功夫全凭练就一身雄浑而又柔韧的“混元气”,“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是空灵推手给人的殊胜印象。
3.“断手”
“断手”的精妙处在于随处可以成圈,逢圈即打(切点处);在于以虚接实,逢实即虚;虚而后即打。能施“断手”,对方必定摸不到你的劲。只有空灵推手者才能真正打好“断手”。功夫不到此地步,妄施“断手”,易为人所乘;倘遇名手,必吃大亏,这点不可不察矣!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