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这理论与著名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攻防功能,而陈鑫之辞既含有人体的阴阳学理,又合太极拳走架出圆和攻防原理。
一、何谓“人体处处皆太极”
王宗岳太极拳谚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这说明惟有一阴一阳才算合太极之义,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均非太极。“人体处处皆太极”,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人体中固有的部位和机能,阴阳在机体内外的分布及其功能的发挥。
人体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分,上属阳,下属阴;外属阳,内属阴。比如,头顶的“百会”是人体诸阳脉汇集之穴,它属阳;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