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练拳要诀:
1、“三个三”三线齐:百会穴与会阴穴一线对齐;左肩与左胯一线对齐;右肩与右胯一线对齐。无论进退转换,都要保持三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手脚相连、上下一体、上虚下实、八面支撑。三尖对:走拳架时许多动作要求前手尖端(中指或拇指、鼻尖和后脚下跟相对,这样才能形成最合理的发劲结构,劲起于脚跟;透过中线,直达指梢;推手时才能力由背发,以中打中,发劲才能迅若雷霆,一往无敌。三心涵:打拳时要求手心、胸心、脚心常涵,三心常涵,才能使内劲含蓄,外柔内刚,推手中不丢不顶,妙用无穷。
2、内外相合。即外腰、腿、胯相合,内意、气、神相合。周身一家,互相顺随,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是外在之合。全神贯注,心意领气,布遍全身,渗透内外,上意手指,下意脚跟,互为依存,相互为用,这是内在之合。内外相合,可得太极内劲。
3、虚实刚柔。太极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此为贯穿体用之纲领。上为虚,下为实;胸腹及内曲者为虚,后背及外凸者为实;两腿中承受全身重量者为实,另一腿为虚,这是全部虚实变化的根本,虚实分明,则刚柔立判,两臂如藤条,前胸似棉花,后背如钢板,则可达到刚柔并济。
4、气贴背。气贴背是“涵胸拔背”的加深。涵胸拔背,沉肩坠肘之后,将内劲沿脊背下沉到腰胯,直至脚跟。腰胯为全身之枢纽,肩胛骨是两臂内劲收放之关键。气贴背,则能使内劲收放自如,即力由脊发,同时可形成前虚后实,胸腹气流通畅下行,松柔而化解来力,后背圆满刚健,可御背后之敌。
5、神意足。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神满则气足,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其运作之际,全身松静,无丝毫拙力,虚领顶劲,将精神领起,意气率先而行,动作徐徐随后,以意气带动全身,以轻灵运转沉着。同时需注意意大千斤,手轻四两。身体虚无透空,丝毫之力不受;神意饱满圆融,千斤之力可破,功成之后,推手时可以四两拨千斤。神意自足的妙用还在于太极拳的慢练快用。天下至快者莫过于意、形未动,意先行。意之所至,我动一寸,彼动一尺。故太极拳虽慢犹快,慢即是快。
6、具发劲。太极拳架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蓄势势待发,蕴含着暗中准备的内劲,要练到处处都能发劲(即寸劲),推手时方能使对方腾空跌出,才能做到挨到何处就何处出击。
二、太极推手之五劲。
五劲即“接”、“听”、“引”、“化”、“发”。
接劲:用腰胯接劲,不可用手接劲。松腰胯,将彼劲接到自己脚跟。对方来意,我用意接;对方对力,我先发制人,但不丢不顶。
听劲:以接触点听劲,通过皮肤感知对方来力之大小、方向、速度、随曲就伸,将其引化。
引劲:沉肩坠肘,脚分虚实,腰肘向后,左右移动,使对方双脚离,如临深渊。
化劲:手轻放意,涵胸,上身松静,以腰胯带动一切,使对方来力如捕风捉影,无处施力,无可进攻。
发劲:将对方引进落空后,自己周身相合,储气贴背、意气神、腰腿胯同步对准对方中心,意放足,力由脊发,速度如放箭,令对方腾空而出。
推手时,先练接、听、引、化、,方能发劲。
三、沈纪根所传太极推手连接劲歌诀:
静意气,涵松沉;轻灵活,动连绵。
推手时,静当先;顶头悬,分虚实;松腰胯,手放意。
引轻细,脚离地;涵合开,发放箭。
他用力,化而后发,化即是发,借力发人。
他用意,引而后发,引即是发,引力发人。
能引化,能发人,不丢顶,能入门。
四、沈纪根先生传太极拳推手有病无病歌:
有病:
双手接劲,接上力顶。
双脚双重,身体前冲。
直来直去,腰胯难动。
不听来劲,手脚乱动。
硬推硬拉,力尽告终。
无病:
上身中正,手放意听。
脚分虚实,腰胯接劲。
接引化发,变动腰胯。
化而后发,借力发人。
引而后发,引力发人。
杨式太极拳杰出传人沈纪根概述
沈纪根是杨式太极拳的杰出传人。他生于1922年11月15日,浙江宁波人。自幼家境贫寒,很早即外出谋生。40年代初,沈纪根来到上海做学徒工。16时拜在杨式太极拳大师田兆麟门下习武。他勤学苦练,废寝忘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954年,沈纪根来到兰州工作。其时他拳道已成,但深居简出,唯以精研武工为乐,技艺渐入化境。1981年,沈纪根退休,回到上海定居,从此以教拳自娱。
沈纪根为人谦虚诚恳,与人为善,重感情,不慕名利,生活十分俭朴。平生除酷爱拳艺外,无其它嗜好。他虽然身怀绝技,但从不以此自炫,更不与武林人物争强斗狠。他常说:“七分功夫,三分名气足矣,徒有虚名何用!”对慕名前来切磋较技者,总是点到为止,从不伤人。对那些在外设场教拳的拳师们,沈纪根更是不轻易比较,以免影响他们的名声。
但武林人物一旦成名,必有好胜者慕名前来比试,沈纪根也不例外。来比武的人有练外家拳的,有练拳击的,有练摔交的,以及种种对太极拳心存怀疑的人。其中有些人是一方名家。但无论是谁,凡与先生交手者无不钦佩其功夫之高妙,有的甚至从此拜他为师学拳。
沈纪根身体看上去很单薄,体重始终不过百斤左右。与其较技者则大多高大雄健,但无一能够取胜。
大成拳高手王某,在兰州一带很有名气,授徒无数,其中也不乏好手。他闻知沈先生擅长太极推手,便带弟子曹某专程来访。客套一番之后,王某提出要与沈纪根推手,但由其弟子曹某先上,沈纪根微微一笑,表示同意。当时沈纪根居住在一间极为简陋的小房子里,屋里堆满杂物,拥挤不堪。紧挨着沈纪根的身后,有两只暖水瓶。王某提出先将暖水瓶挪开,以免破坏。沈纪根:“没关系,破坏暖水瓶就算我功夫不到。”言毕,气定神闲,等着曹某攻击。曹某体格雄健,年轻力壮,习大成拳多年。他见沈纪根身体单薄,眼睛无光,又无任何架势,只是负手站着,便不将沈放在眼里,一个箭步,双手奋力前推,直取他的前胸。这一招来势极猛,沈纪根如不移形换步,直接来力,则必犯太极拳大忌——顶抗之病,定会被对方推倒,如撤步闪身,虽可以化去对方巨力,但身后的暖水瓶势必不保。两难之际,沈纪根轻抬左臂接住对方小臂,微微一扬,对方便身不由己,像树叶般向后飘去,直撞在门上。沈纪根对王某说:“您的弟子功夫不错,只是尚欠火候。”说着抬手要与王某相接。王某连说今日还有事,改日再会,说罢便带着曹某匆匆离去。从此再也没有和沈纪根会过。
通臂拳师陈某,擅长劈挂拳、翻子拳及擒拿法,一天,陈某与沈纪根的弟子范迎春相遇。范迎春声称太极劲可破擒拿法,但动手之后,范迎春却被陈某以金丝缠腕手法制柱,动弹不得。击败范迎春的陈某认为,太极拳也不过尔尔,便向沈纪根挑战。沈纪根不动声色,以范迎春同样的姿势让陈某擒拿。陈某使出其平生绝学金丝缠腕,但沈纪根的胳膊纹丝不动。陈某交换多种手法:推、拉、抬、压,沈纪根的胳膊直只如铁铸钢浇一般不可撼动。陈某不服,要求再试一试。不料,一试之下,只觉得对方的手臂丝毫找不到着力处,不由自主全身向外跌出。这时陈某方觉,佩服不已。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同是学擒拿法的雷自然身上。他功向沈纪根的一切招数,都被沈纪根随意化去,一一落空。雷自然困惑不解。沈纪根:“太极拳不主张练擒拿法,但如掌握了太极内劲,不练擒拿法,而擒拿法自在其中。”雷自然恍然大悟,和陈某一样,从此入沈纪根门下习艺。
太极拳练到化境,则全身劲力充盈,圆转自如,随时随地都有拳意,虽似漫步尽心,实际上全身无一处防备。这可从某些偷袭者的遭遇上得到证明。
沈纪根曾与精通并演练长拳数十年的拳师魏换名较艺。两人稍一交手,便高下立判。沈纪根因有旁人,不便让魏换名露败,只是暗暗着意,不让其得手。魏急于求胜,便违反推手的规则,忽地飞起一脚,向沈纪根左腿扫去,此时的沈纪根眼睛微闭,似乎毫无防备,令围观者无不大惊失色。不料,魏换名的脚却踢了个空,沈纪根身形一飘,不知怎地已到了对方身后。他双手在魏换名背部一粘一拍,魏换名那高大的身躯腾空飞起,重重地砸在床板上,嘎的一声,一寸多厚的床板折为两段。惊魂未定的魏换名还不知自己是怎么被抛出去的。
巧的是沈纪根的弟子赵焕新和孙强也偷袭过他。一次,沈纪根率众弟子去五泉山玩,路上遇见一位熟人,便站住和他聊天。孙强在一旁闲得发慌,忽起童心,悄悄将赵焕新拉倒一边,两人嘀咕了一阵,商定要趁沈纪根说话不在意时,前后夹击,试试师傅的功夫到底如何。突然间,赵焕新在前,孙强在后,同时出拳向沈纪根腹部和腰部击去。他俩深知师傅武功高强,所以出击时十分认真。但沈纪根只报以一个颤动,二人便同时一前一后向外弹出,其中站在沈纪根身后的孙强飞起来一头栽落在几步外的湖水中,全身顿时湿透。沈纪根赶紧叫人将孙强拉上来,笑着说:“谁让你们偷袭我,我打前面就是打后面,你掉到水里,可不要怪我哟。”赵焕新和孙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沈纪根的弟子往往是在与他较技后,心悦诚服,这才拜在他的门下的。赵焕新早年是甘肃省篮球队主力队员,身高1.90米,且练过几年形意拳,身体好,;力量大,反应快,非一般拳师可比。他曾与沈纪根推手,任凭他用多大力气,沈纪根只像钉在地下的木桩一样,毫不动摇。此后,沈纪根又让赵焕新用木棍扎他,每次木棍与沈纪根的身体相接之际,赵焕新就会像一只皮球那样弹飞出去。沈纪根又拿出一方手帕,自己拈住一角,让赵焕新拿住另一角。沈纪根轻轻挥动手帕,赵焕新便立即失去控制,东倒西歪,就像一个高大的孩童被人牵着走一般,只能跟着沈纪根的手帕挥动的方向奔腾跳跃,自顾不暇,而沈纪根却笑呵呵的,若无其事。几次试手之后,赵焕新深感太极拳奥妙无比,遂从沈纪根习拳。
冯道一自幼酷爱武术,曾拜名师学习长拳、拳击、柔道,也练过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1995年春,他专程从兰州赴上海寻沈纪根比试。当时沈纪根已年近七旬,身体瘦弱,面容苍老,头发灰白,冯道一深感面前这老者不是对手。不料一接手,冯道一便跌落在数米外的院墙角,五脏震动,小腿麻木,脑子发懵,并屡试屡跌。冯道一挥汗如雨,气喘如牛,已无进攻之力了。但他一向认为自己体壮力猛,对自己被摔倒感到莫名其妙。沈纪根笑着解释到:“太极拳借力打力、对方力量越大,我方就越好打,反击的力量也越大。”此后冯道一连续数日与沈纪根切磋武艺,他用擒拿法,用摔交术,用各种方式进攻,沈纪根或立、或坐、或躺,轻描淡写、随意挥洒,便将其一一击退。冯道一不由的叹道:“沈老师的功夫太神奇了,没有办法学!”沈纪根则说:“能学,但一定要肯下功夫,有悟性且路子要走对。 ”
沈纪根精于推手。他不摆任何姿势,随意站立。一边与人闲谈,一边顺手曲伸,对方即身不由己,如提线木偶一般左右跳动,手舞足蹈。他常与多人轮番推手。对方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他却若无其事,神色怡然。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是说:“我不累,我又没有用力气,累什么?”
究其原因,在于沈纪根内功高妙,与人推手时丝毫不加顶抗,只是顺势而为,或巧妙牵引,对方往往重心不稳,左右摇摆,难以应付。由于内力深厚,他在对方衣服上轻轻一提,对方即不得不随之而起。在对方头或肩上一拍,对方就得起跳、连拍则连跳,就像拍皮球一般,沈纪根戏称其为“拍皮球劲”。如用手指敲击人的手背,对方会觉得像钢条敲击一样疼痛。如果他坐着,有人想拉他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他坚如磐石、牢如树藤,令人无法可施。
沈纪根常说:“一对一推手,算不上什么功夫,一对四、一对六推手,那才叫功夫。”有一次,沈纪根率冯道一等三名弟子去公园里练推手。三人同时从不同方向朝沈纪根进攻,屡功屡败,沈纪根顺手左右挥洒,他们竟然难以近身。围观者见三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竟然敌不过一个瘦弱老者,均大惑不解。沈纪根:“太极功夫高的别人难以近身。反过来,如果有人打架厮缠在一起,用太极功夫马上可以解开,而且双方均不吃亏。”他让两个弟子厮扯在一起,他轻牵双手,同时在两人肩上一拍,两人立即觉得要摔倒在地,只得各自松手跳开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