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制订以来,太极拳推手在国家正式赛事中有了一席之地,因此,它促进了太极推手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发展,运动水平逐年提高。规则是控制运动发展方向的法规,指导着运动发展的方向。太极推手项目的开展,表明太极拳不应仅是“活动筋骨和消化食物的肢体运动的太极操”,同时还具有武术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本质特性——技击性。

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纵观多年来的太极推手比赛,虽然规则不断改进完善,然而场上参赛者“顶牛”、“拼力气”现象依然严重,太极拳运动风格表现不足。有人感到练太极拳时说的是一套,推手时所表现的又是另一套,难道这就是规则中规定的“必须采用?、捋、挤、按、采、?、肘、靠(简称八法)的技术”进行比赛吗?太极推手就这点儿技术吗?有人形容说看太极推手比赛,摔不如中国式摔跤,像相扑又不是相扑,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技术特点到哪儿去了呢?有知情者披露:有的参赛队让举重或摔跤运动员集训几个月,学会“打轮”和熟悉规则后就参赛,居然胜了多年的“太极高手”,取得较好名次。还有人提出:太极推手功夫这么神,双方功夫深浅只要一搭手就能知道,为什么比赛一定要走推几圈的形式?把初学阶段的程序拿到比赛中,既不合适也不实用。也有人感觉好像太极推手的功夫只能跟练太极拳的人较量,不能与练其他拳种的人比试。有识之士指出,上述现象的出现,除了参赛者技术水平的因素外,现行规则的缺陷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在几十年武术太极拳的学习锻炼过程中,深深感到前辈们创造的推手,既可作为训练方法,又可作为竞赛方式,因此参照《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的体例格式,对认为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几年来,在一定范围内的实践,特别是和太极拳友们,还有一些练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少林拳以及学习过跆拳道、拳击、泰拳等技术的拳友们,遵循此规则在一起练习推手和比赛,都能“打到一块儿”。拳友们感到技击水平提高得快,没有伤害事故发生,文明而高雅。大家认为如果直接进入散手修炼,往往只能提高以刚克柔技能,所谓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小,而且伤害率极高;而经过推手修炼阶段再进入散手,在具有以柔克刚,以巧破千钧的基础上,容易进入刚柔相济境界,分寸感大为提高。

现就《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八个方面问题浅谈如下。

一、太极推手性质和范围

太极推手训练与竞赛是太极拳的推手对抗训练方法和竞技方式,是太极拳术的体用实践。推手训练与竞赛具有一致性。推手方式可以适用于太极拳术修炼者之间训练与竞赛,也可以适用于与武术各拳种修炼者之间的训练和竞赛,还可与世界各搏击项目遵照共同规则竞技。

太极推手是双方遵照一定的规则,程式化或非程式化地运用太极拳术踢、打、摔、拿各类技法,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的徒手竞技练习或竞赛;是双方智力、体力、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是以持续力用劲方式为特征,以以柔克刚见长的徒手对抗,能体现安全第一原则,高雅文明。太极推手是由基础训练向太极散手实践的过渡阶段,是进入技击实战的必要途径,是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作为竞赛运动的独立形式。

太极推手是太极散手的初级阶段,是限制较多的散手。经过一定的推手锻炼,放宽限制,太极推手就直接转变为太极散手。高级的实战可以用推手的方式来完成,推手可以发展为实战的高级形式。

由于人们对武学修炼的程度不一样,接触范围的大小不同,以及太极拳流派较多等原因,人们便会对太极推手产生不同的认识。更由于太极推手本身在发展,对推手的定位必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权威部门结合当前情况和今后的发展,在规则中实现恰到好处的定位。

二、太极推手的意义与界限

武术作为解除对手战斗力,伤残甚至杀死对手的搏击格斗手段,其实质是你死我活、性命相搏。武术技击中的叉眼、贯耳、锁喉、掏裆,以反关节致人脱臼,点穴位和击打要害部位使人麻痹、剧痛或气血壅滞而毙命等种种手段,太极拳术概莫能外。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拳击、摔跤,尤其是混斗比赛,极为血腥残忍。拳击比赛中抓鼻、揪耳、折手指、断手腕、卡脖子等,比赛后果惨不忍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混斗在奥运会上已不存在,拳击和摔跤也因有了种种规则而有了进步。泰拳、跆拳道、柔道等各种流行的技击术,也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中国武术技击中这些危险残酷的技术之详备,可以说超过其他各国武技。

然而已进入体育运动的中国武术,其训练与竞赛必然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今天的训练场、竞赛场上,如果让双方各自立下生死文书再行较量,用性命相搏,就是愚蠢的杀人和自杀行为,既为人类文明与法律所不容,也为双方利益所不容,违背了习武的宗旨。武术训练与竞赛的对抗实践的性质和意义,与原始武术实战的性质和意义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吸收继承传统的养料,丰富发展锻炼形式,升华技法理论,在不失攻防内涵的技击前提下,沿着体育宗旨向前发展,已成为必然。

绝对的安全是没有的,但保证相对的安全是体育运动项目制订规则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武术训练和竞技中,在没有解决安全问题之前,某些技术只能暂时予以限制。如果我们研究制订出了切实可靠可行的规则,就可以在竞技中实现相对的安全。如果我们沿着“限制技击的后果,以尽可能提高技术质量,尽可能少地限制技术手段的发挥,尽可能多地保留武术技法”的道路修炼,就有可能不仅在训练比赛中,而且在与盗贼劫匪歹徒的相搏中取胜,而避免习武多年的武林高手惨败给一些地痞恶棍、街头混混的尴尬。

武术训练与竞赛要讲文明、讲武德,陶冶情操,健身自卫,交流切磋,以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技术为目的。武术不是黑术、黑力术,不是专门研究如何将高手的眼睛弄瞎、肢体弄残,不以具有战无不胜的无限制卑鄙手段和下三流打法为得意,不以野蛮为荣,不以凶残为乐,而是以战胜凶残为高。对坏人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手段,与武术训练与竞赛是有严格界限区别的。

在武术各拳种中,太极拳是较早地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也是“不伤人而战胜对方”的技术发育较充分的拳种之一。太极推手训练与竞赛必须遵循这个界限。不逾此规是太极拳爱好者在训练和竞赛中伤害率低、能长期坚持追求并达到高境界的正道,也是太极推手项目能广泛开展的基础之一。

三、太极推手训练与竞赛中采用的技法

“?、捋、挤、按、采、?、肘、靠”这八法,不能代表和包括太极拳中的所有技法。太极拳中有丰富的拳和掌的打法、腿的踢法与步法、摔(跌)法和拿的各种用法等,同其他拳种相通的“踢、打、摔、拿”也是太极拳中各具技击特点和技击规律的几类技击法。所谓“肩、肘、腕、胯、膝,胸、颈、顶、腰、背,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也皆包含在太极推手之中。

“劲力”是太极拳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人与人相较可以看做是人体之间劲力的相互作用。“劲力”从时间角度可划分为“爆发撞击力”和“持续力”。二者成功使用的结果都可以是“伤人”或“不伤人”。以刚克柔层次的踢法和打法速度慢了摸不着,没有力量不顶事,一般是以爆发撞击力为特点,以使对方受伤痛而起作用。摔法和拿法中的“冷、狠、脆、准”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太极拳有些技术招法也不能避免伤害,只能“点到为止”或是限制使用某些技术、规定禁击部位、佩带防护用具等。如果在技击中撞击力换成持续力,由“点到为止”换成“点到不止”,把打伤对方限制为放倒或管住对方,由限制使用技术手段变为限制攻防的后果,在规则中加以限定,通过提高使用技术的质量完全可以避免伤害而在训练或竞赛中使用。规定武术太极拳中的各类技击术均可使用,但不可伤人,既提高了参赛者的技术水平,又可以使各类技术不会失传。前辈们创立推手的“推”字,即是指持续力,使用持续力是掌握不伤人的量和度的技术途径之一。同理,当你掌握了“不伤人的度”时,同时你也就练成了“伤人的度”,这是技法的升华。习武者按此训练,到面对歹徒劫匪需要正当防卫时,完全可以使出伤害技术,这就避免了由于限制使用而平时不练习,到需要时而使不出的弊病。摔法有较多的防止伤害的技术。拿法以通过控制某一局部而控制对方全身,达到使对方丧失战斗能力而完全取胜,虽然有反关节控制,但采用太极拳不顶、不较劲、顺化解脱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不受伤害,甚至转败为胜。如果参赛者拿住对方后继续施力伤害对方,将面临医生鉴定和裁判员裁定全场比赛为输的惩罚,参赛将完全没有意义,同时受到武德的谴责。如果被拿住者不能使用正确的化解技术而自伤,当然面临医生鉴定和裁判员判输的裁定。擒拿术在柔道等项目中成功地被允许使用,如果太极推手的竞技将其拒之门外,长期下去以致失传,那时既无颜面对祖先,也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训练和竞赛中允许使用各种技术,同时又规定安全第一的原则,二者完全可以在规则下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太极拳中丰富的技术内容不致于由于过多的限制而丢失,才能使习武者全面发展,才能使比赛是真正的“技击”而高于某些国外项目血淋淋的打斗,才更具有观赏性。做到不伤害对方而战胜对方比伤害对方要更难,这既是武术训练与比赛同野蛮残杀的分水岭,也是武术训练与比赛中充分体现武德的关键,更是充分体现技术水平高低的地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