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制人功夫训练,就是在自制功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太极预应状态”和各项运动素质的优势,运用各种技术、战术去控制和战胜对手的功夫。
与其他技击术一样,太极拳也是以踢、打、摔、拿作为其基本的技击技法。但太极拳对这些技法的运用,不是单纯地为了令对手受到杀伤和破坏,而是以控制对手的“劲路”,达到彻底控制对手运动能力为目的。也可以说,各种技击技法只是手段与方法,制人才是目的。以控制对手为目的的制人功夫,是太极拳技击特点与优势的所在。
太极拳的制人功夫,有其十分丰富的内涵和训练方法,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训练实例,以供读者参考。
一、太极拳推手训练示例
为了更好地掌握制人功夫,太极拳的前辈们总结和创造了太极拳推手练习,通过一系列的推手练习,一来可以继续提高练习者的自制功夫,二则可以掌握有效控制对手“劲路”的方法,为进一步在运用各种技法与对手对抗时,能够时刻体现控制对手“劲路”的效果。
(一)练习性推手训练示范
练习性推手,就是练习双方在和平共处,或者以上、下手配合的条件下,以不同的练习方法进行磨练,以期达到在有外力的条件下,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太极预应状态”,并且熟练掌握制人的技法。各式太极拳均有其十分丰富的推手理法与训练形式,我们介绍其中最基本和实用的练法,供读者参考。
平圈单推手练习法
预备式:
甲(右)乙(左)双方下坐成马步,左手叉腰,右手在身前互搭,保持“太极预应状态”(图1—1)。
动作一:
甲方以“丹田”领劲,整个“太极气势中心”向前推逼;右手略向右前方推出;乙方重心后移,同时右手后引(图1—2)。
动作二:
乙方主动右转,右臂略内旋和向右引带;甲方相应左转,右臂随着乙方的引带向左前方外旋拉伸(图l—3)。
动作三:
乙方主动进逼,右手略外旋和向右前方推出;甲方重心后移,右臂向体前引带(图l—4)。
动作四:
甲方右转,右臂内旋向右引带;乙方左转,右臂向左前方外旋拉伸(图1—5)。
练习要求:
练习双方的劲点(接触点)在体前推绕出大平圈,左、右式可以交替进行。
在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太极预应状态”饱满、松沉和内敛等基本要求,本练习重点在于“腰裆劲”的训练和提高,双方应将全身和整个“气势”的气往下沉聚于腰裆处,产生强劲的“腰裆劲”。所有的动作,均以源动于“丹田”的“鼓荡劲”和“螺旋劲”带动。以下各式练习要求均此,不一一重述。
立圈单推手练习法
甲、乙双方两脚前后开立、身体略下坐,左手叉腰,右手互搭(图l—6)。
乙方主动右转,右臂内旋向右引带; 甲方随乙方动作左转,右臂外旋向左拉伸(图1—7)。
动作二:
乙方主动下沉,右手下按;甲方随之下坐,右手下引(图1-8)。
动作三:
甲方主动右转,右臂内旋向右引带;乙方相应左转,右臂外旋向左拉伸(图1-9)。
动作四:
甲方身体主动上升,右手向上推;乙方与甲方同步上升(图1-10)。
练习要求:
双方劲点在体前划一大立圈,左、右式交替练习。
重点体会在升降、转动过程保持“腰裆劲”压力的要领。
四正双推手练习法
预备式:
甲、 乙双方重心后坐,互搭右手(图1-11)。
动作一: ,
乙方重心前移成弓步,两手互叠成四正挤手,右手在前,掌心朝内,左手搭于右臂上,掌心朝下;甲方保持后坐成虚步,双手分别轻按于乙方左肘与左腕处(图1-12)。
动作二:
乙方右前臂顺甲方前臂下摆,掌心朝下(图1-13)。
动作三:
甲方主动向前移动,左、右手分别按于乙方左手腕和肘关节处,慢慢向前上方推出;乙方顺势后移,右手扶按于甲方左肘关节处(图1-14)。
动作四:
甲方前移成弓步,两手互叠成四正挤手,左手在前,掌心朝内,右手搭于左臂上,掌心朝下;乙方继续后坐成虚步,双手分别轻按于甲方右肘关节和右腕处(图1—15)。
动作五:
甲方左前臂顺乙方右前臂下摆,掌心朝下(图1-16)。
动作六:
乙方重心前移,双手分别轻按于甲方右手腕与肘关节往前上推;甲方顺势后移,左手扶按于乙方右肘处(图1-17)。
动作七:
乙方成弓步挤式,甲方后坐成按式(图1-18)。
练习要求:
练习双方在进退和双手缠绕划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松沉的调节,劲要沉塌住,手臂要松柔,动作要求方中有圆,连绵不断。熟练后,应进一步体会整个“气势中心”的“鼓荡劲”和“螺旋劲”。
顺步双推手
预备式:
甲方出右脚下
沉成马步,右臂前伸,掌心朝上,左手置于右肩前;乙方出左脚踏于甲方右腿外侧,两膝相靠,右手搭与甲方手腕处,左手置于甲方右上臂中段(图1-19)。
动作一:
甲方右转成弓步,左手曲臂前挤,右手顺乙方左前臂下摆,掌心朝下;乙方顺势微左转,左手腕与甲方左手腕互搭,右手轻按甲方左肘关节处。(图1-20)。
动作二:
甲方左转,左手轻握乙方左手腕,右手前臂置于乙方上臂中段,并向左上捌带;乙方顺势右转,左臂拉伸外旋,右手置左肩前(图1-21)。
动作三:
甲方继续左转下沉,两手向左履带;乙方继续左转伸臂(图1-22)。
动作四:
乙方左转成弓步,左前臂顺甲方右前臂下摆,掌心朝下,右手曲臂前挤;甲方同时右转,两手分别轻按于乙方右手腕与肘关节处(图1-23)。
动作五:
乙方右转,右手轻握甲方右手腕,左手置于甲方右上臂中段往右履带(图1-24)。
动作六:
乙方继续右转下坐成马步,右手轻握甲方右手腕,左手轻按于甲方右上臂中段;甲方顺势左转下坐,右臂向前拉伸,左手置于右肩前(图1-25)。
练习要求:
此练习对“腰裆劲”的功夫,有较高的要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均较大,加上双方上肢划圈缠绕的同时,下肢也在进行粘化磨劲的练习,故可以训练管脚,发展摔、跌技法。
(二) “问答劲”训练法
这是双方分上下手的互相配合练习,由一方主动变化劲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等,让另一方通过劲点来讨到对方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变化。主动出劲的一方为问劲,做出相应变化的一方为答劲,所以问答劲练习为问劲的一方主动向对方发送劲力的信息,而答劲的一方根据对方的信息调整自己,尽量与对方保持不丢不顶、沾粘连随的状态,逐步掌握“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工夫。所以问答劲推手是检查自身“太极预应状态”与劲路变化的反应能力的一种方法,从而也训练灵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
从劲点来讨到对方运劲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在太极拳术语上称“听劲”。在问答劲练习中,答劲的一方必须先听出对方的劲,并进行反应调节。所以下面重点谈听劲与反应调节这两个环节。
听劲:因为要通过与对手的手的接触点去感知对方所问之劲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等,从劲点听出对方劲力的变化,所以这个环节练的是皮肤的感觉,以及大脑的判断力,是灵敏性的训练。它要求精神高度集中,从松静、轻柔人手,动中求静,视动犹静,逐步提高“听劲”的灵敏度,最终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灵敏境界。
反应调节:当从劲点听到对方的信息后,如何作出反应,进行自身的调整,这是问答劲推手练习中的重要环节。一般的人习惯于在手接触点处发现对方来劲之后,马上由手作出反应,但在太极拳训练中,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只由手作出反应,就会犯太极拳“梢动”的毛病。应该如何做?罗基宏先生曾提出:“劲先由里边变换(力点、方向、路线、快慢、刚柔、轻重……),才能解决知己知彼,特别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懂劲功夫。”拳论十三势歌中也有:“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须留意,……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这里所说的“里边变换”主要指的是“丹田”的变换调节,以“丹田”为整个太极拳“气势”的源动中心。即是说,从接触点感知对方的“劲路”之后,根据对方的“劲路”首先进行“丹田”内换,然后调整全身和整个“气势”的相应活动。“丹田”内换包括“丹田”各个方向的位移和转动。其动度的大小根据对方的劲路而定,“丹田”的运动带动全身和整个“气势”产生“鼓荡劲”和“螺旋劲”,为蓄、发做好准备。所以反应调节这一环节主要是“丹田”内换的功夫。“丹田”内换要求隐而不露,当“丹田”进行调节时,与对方接触的劲点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使对方感觉不到我的内部变换。所以可以把听劲比喻为“神以知来”的功夫,把反应调节看作“智以藏往”的功夫。
在练习时可先练习单个的固定形式,也就是前面所介绍的有关基本推手形式。当各个单个的固定形式练习熟练后,就可以把它们串起来,问劲的一方可随时地变换使用任何一种形式。最后可进行无规则的、任意变化的问答劲推手,到这个阶段,已接近实际对抗阶段。
在两人练习中,可以先让一方问劲,另一方答劲;然后变换问答方。在练习过程中应随时交流感觉,互相检查反应调节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三)、“老牛劲”训练法
问答劲推手练的是轻灵的工夫,然而,“推手如果单凭触觉灵敏,而缺乏一种浑厚轻灵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的内劲,则等于有被动而无主动,有轻武器而无重武器,就很难引动对方,放劲干脆;相反地,易被对方所引动”(沈家桢、顾留馨编著《陈式太极拳》第264页)。所以,在推手练习中,还必须练习一种像老牛一样具有沉浑厚重、坚韧富有弹性的劲力,有人把这种劲力称为“棚劲”。所以,老牛劲推手就是双方在贯劲情况下互相运化的练习,也有人把这种练习称为“棚化”;这种推手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运化水平,还可有效地增强劲力,是太极拳推手练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老牛劲推手练习一般使用喂劲的方法。即当一方的劲力比另一方稍强时,劲力强的一方必须用喂劲的方法,即他必须根据对方的劲力大小,确定自己贯劲的强度,使这个贯劲强度刚好使对方感到满负荷。当然,如果双方的劲力相当,则双方都在满负荷下进行练习。
与问答劲推手练习一样,老牛劲推手首先也用单个的特定形式练习,熟练后可以串起来练习,最后是不拘形式练习。在老牛劲推手中,尽管运劲沉重,仍然应保持“太极预应状态”的调节,并且参照对方的变化保持不丢不顶的状态。
在实际推手中,老牛劲推手是一种具有威慑力的重武器,又是侦察对方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对方搭手之前,我可先确定某一贯劲强度,如果对方接到我的劲后不能运化,出现丢与背势状态,我则可按照拳论“逢丢必打”,马上干脆将对方发出去;如果对方接到我的劲后还能作出反应变化,则应参照对方的劲再加以运化,使用“推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的方法,将对方的劲引化。
(待续)
作者罗红元 摘自《武林》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