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太极拳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余功保先生编著的《随屈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以下简称《对话录》,对话者是当前各派的太极拳名家。由于名家话语的权威性,对太极拳运动健康发展和太极拳研究的学风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笔者对个别名家的观点,感到不安和担忧。本文仅就武式太极拳传人乔松茂先生的一些观点,说说笔者的看法,以求方家哂正。

关于“一身备五弓”

从武禹襄、李亦畲等先师留下的理论当中说得很清楚,解决内外相合的问题关键是要“一身备五功”,“五功”达到了统一,内外各因素就和谐起来了。可这五功是什么,有些人产生了重大误解。他们认为就是要将身体变得像天桥耍把式卖艺拉的那个弓,把胸、手、腿、腰等各部位弯起来,变成弓形,这是不对的。是“五功”而不是“五弓”,是练五种功,不是背五张弓。一身备五弓,实际上就是李亦畲在拳论中所说的“五字诀”……

(《对话录》乔松茂对话第108页)

武式太极拳传统理论中有没有‘‘身备五弓”的要求?这本来不是个问题,自乔松茂说出传统武式太极拳中没有“身备五弓”的要求,由于他有跟李锦藩先生学拳的经历,致使不少武式太极拳爱好者滋生疑窦,这值得认真探究一番。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说:在陈武两式太极拳的口授诀窍中,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五弓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是以腰为轴,上于两臂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每站一式,须检查是否五弓俱备,是否形成“八面支撑”的蓄势。

五弓合一是内外整体劲的具体规定。练拳或推手,一动势即处处要五弓俱备。五弓合一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李亦畲著,李光藩、李迪生等先生考释的《廉让堂太极拳谱》,在第151页上载有李亦畲先生所绘之“太极五弓图”,旁有《身备五弓解》说明:“五弓者,上有两膊,下有两腿,中有腰脊,总称五弓。五弓者,总归一弓,一弓张,四弓张,一弓合,四弓合,五弓为一弓,才好实用,大弓张,四弓张,大弓合,四弓合,总须节节贯穿,一气呵成,方能人为箭,我为弓。”由此可见,在武式太极拳传统理论中,是有“身备五弓”之说的。

武式太极世家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对武式太极拳有极其精到的论述,该书列有专门章节详尽阐述“一身备五弓”的意义和要领:

欲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则一身必备五弓,缺一不可,而且还必须做到五张弓的统一与合一,统一者,一弓张之则其余四弓无有不张,一弓张之则无有不放,一弓停之无有不停。合一者,以主弓为统帅,一身之劲犹如一张弓,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达到完整一气,能完整一气,劲才能集中往一处使。蓄为吸,发为呼。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乎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仍离不开五弓合一之妙。

所以习者平日行功走架时,一动势必须问问五弓是否俱在。五弓合一,主宰在腰,弓中要有弹性,方能蓄发。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两者理惟一贯,紧要全在蓄劲。一身之弓张得绝,一身之劲便能发得妙(《武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师从李亦畲之次子李逊之的姚继祖先生,在其所著《武式太极拳全书》中有释“一身备五弓的章节,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先生在其《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也有关于”一身备五弓“的论述。

我认为武、李先贤即使没有直接用“一身备五弓”这样的语言来说明“蓄劲如张弓“的原理,这并不能否定“蓄劲如张弓”的拳势的客观存在。而从武式太极拳拳理的内在要求,也能很自然地体味出这样一种状况,也就是说武式太极拳拳理的内在逻辑,必然会导致这样的一种说明方法:“行功走架时,以腰脊为中心,并以中心为界——自腰脊以上,要做到拔背的身法要求;由腰脊向下要用脊骨根托起丹田(小腹),达到吊档的身法要求。同时锁项与丹田要有相吸相系之意,犹如装上了弓弦一般;而作为弓把的腰脊,则必须敛气,这样就能使主弓产生内聚之劲,宛如一张富有弹性的弓”(郝少如《武式太极拳》23页)。这样的“曲蓄而有余”的拳势,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比喻来说明既形象而又贴切呢?我想这不会是什么高深难答的问题。

我们再看看武禹襄本人的说法: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武禹襄《打手要言》)。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张弓而喻曲蓄,以曲中求直而喻发劲,以常见喻少见,以显喻隐,以形象喻抽象,这是比喻的修辞作用,《孙子兵法》就有“势如掘弩,节如发机”的说法。虽说“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像乔先生那样指实为“他们认为就是要将身体变得像天桥耍把式卖艺拉的那个弓”,这种离开太极拳基本常识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能力使人感到十分惊诧。

太极拳讲究“势势存心揆用意”(武禹襄)、“运用在心,此是真诀”(陈鑫),因此,郝少如先生在阐述“一身备五弓”的身法要求时强调了意的重要,说“蓄发时,四张辅弓必须在主弓的统帅下进行有机统一运动,以达到周身之劲完整一气。但是,人体与真实的弓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习练太极拳必须靠意识的支配来获得“张弓”和“放箭”的效果,实现借力打人的目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旨在用意,而不在于用形。张弓是以意代形,是求其劲而非求其形;在内而不在外。”(郝少如《武式太极拳》22、23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如果我们将太极拳拳理按其抽象程度的高低分为不同的层级的话,那么,阴阳应是其最高的概念。阴阳就是太极,太极就是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互生、互根、互动、互化,形成太极运动。“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

其次一层级的概念则是太极拳体用的纲领,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即属于这一层级。李亦畲在随武禹襄习拳廿余年后,“兹仅以所得笔于之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在结合师授与亲历,将行工走架的经验提炼升华的静、灵、敛、整、聚“五字诀”总结成文时,序言命名为“太极拳小序”,而不是“五字诀小序”。可以认为李亦畲是将“五字诀”看成太极拳体用的纲领,打太极拳就要遵循静、灵、敛、整、聚,不遵循静、灵、敛、整、聚,就不是太极拳的真境界。

再下一层级的概念是对拳势、拳架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具体要求,这是实现太极拳体用纲领的具体化的可操作的各项要领,“一身备五弓”就是这一层的要求。

因此我们不能任意混淆各层级的概念,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是由具体规范而阶及神明的通道,下一层级要求的实现是上一层级要求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不能抽去基础来营造空中楼阁。

轻率地将“一身备五弓”改为“一身备五功”,于理不合,于义不训。“弓”为象形字,甲骨文作有弦和无弦的弓形,弓是以近射远的武器,故许慎解释为“以近穷远者”。功,“以劳定国也。”“从力,工声”,古时“弓”“功”不互训,弓,古音读“在”,所以二字古时不同音,没有假借的条件,此是不互训的理由之一。弓是字根,“功”是合体字,从力。力者,“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以上引文出自《说文解字》)。二者义不近,不同部,此为不互训理由之二。

作为“候选训导”的李亦畲是不会犯这样轻率错误的。改“一身备五弓”为“一身备五功”大概是乔松茂先生自己任意所为,而这恐怕欠缺学术研究所应有的严肃、科学的态度。

(下期刊出“关于掤劲”)

作者简介:上海中医学院毕业,曾先后在《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杂志》《山东中医杂志》《中医杂志》等发表过文字。自幼习练查拳,后从韩盛年先生学练六合心意、八卦掌;从周士庚先生习练太极拳。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