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魂》2005年第一期刊登了李驻军同志的《洪均先生论太极拳的刚与柔》的文章(下称《洪论》)。我觉得该文有三处值得商榷。
一、《洪论》说:有人“又解《太极拳论》‘忽隐忽视’之句为‘刚’、‘柔’变化,但怎么隐,怎么现的方法,也没说明,又易使人误解为用力则刚而外现,不用力则柔而内隐。”
“忽隐忽现”这句话源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下称《王论》)。《王论》的特点是承上启下,节节贯穿,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如果单拿其中一段或一句话去单独理解,就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忽隐忽现”是一个启后的句子,全句是“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一段话不能分割开去单独解释,因为后边这六句话,是说明如何来“忽隐忽现”的。我认为应当解释为:敌攻我左边(有人理解成我左边攻敌是错误的)我左边虚化,攻我右边我右边走化,使敌感到所攻之处无着力点。杳无踪影;敌向上攻我,我引进使敌力落空,使敌感到高不可达,敌向下攻我,我向下走化,使敌感到如临深渊,深不可测;敌进时,应当离我近了才对,可反觉得距我更远了(愈长);敌退时,应当离我远了才对,可是敌反觉得距我更近了(“退之则愈促”中的“促”字当“近”字解)。前五句说的是敌进我退,就是《王论》中说的“人刚我柔谓之走,”是敌阳我阴,敌刚我柔。是我的“忽隐”;后一句说的是敌退我进,就是《王论》中所说的“我顺人背谓之粘”,是我阳敌阴,我刚敌柔,是我的“忽现”。所以我认为《王论》中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如何“忽隐忽现”的具体方法。如果把这一段话分割开来,只说:“忽隐忽现”,后边的几句则“另行处理”,就会出现了“怎么隐,怎么现的方法,也没说明的疑问”。还有,《王论》中“忽隐忽现”的刚柔变化,我认为指的是二人交手中的隐现,刚柔,不是一个人肢体的刚柔变化,也不是指螺旋劲本身既含刚又有柔,一个动作中包含了刚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