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太极拳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太极杂说61

汪老的先父崇禄公曾和溥伦贝子一起跟杨健候学艺多年,汪老七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在杨家练功,1917年十四岁时拜杨健候三子杨澄甫为师,一直到杨老师到上海,才终断了直接受教,汪老1926年开始教拳,门下有很多的徒弟和学生,他老人家,担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也一直没有间断杨式太极拳的教学,汪老得杨家真传,因杨家对外人不讲技击拳架,只讲养生拳架,对自家的徒弟在家里教才讲些不被人知的技击拳架和技击方法。
l         圆里乾坤大,沾粘日月长。

阴阳自变化,刚柔任消长。

沾粘亦是圆,乱环无丢抗。

脚随手进步,腰腿全主张。

上下相随和,运化在两掌。

前后与左右,随机任端详。

出掌摸前胸,乱环势难挡。

动摇敌根本,一发气远扬。

敌若用挑手,采按不离行。

敌若手按下,随下再升堂。

我上莫忘采,敌旁封闭忙。

左右无参差,出手显高强。

太极真玄妙,乱环术中王。

l         “松”“散”“通”“空”四个字,这才是太极拳最高的技法。

l         无过不及就好。一般对方如果退我即跟上但不过,只看住,不加力。渗透,找缝,对方处在背势(注意是否我顺人背),对方一动正好一打。

l         如果你能一直拿着对方而对方并没感觉出来,那对方就跟“关在笼子里的老鼠乐”,玩贝。东西一般与水平相近者是用不出来的,必须对方比自己差一些最好。

l         悟出东西且东西上身后,一定要用于实际进行检验,最好的方法是定步散推。如果不中用,应找出原因。

l         关于《孙禄堂武学录》的疑问和失实之处

疑问:1、书前孙禄堂先生摄于北京绒线胡同的坐姿照片说是中年所摄,而童旭东发表于2000年12月《武林》上的同一照片却说是1933年73岁时所摄。同一照,一说中年,一说老年。孰是?2、同页老年时摄于上海半淞园之照本来是和其子孙存周合影,孙存周却被删去,为何?3、陈微明所做“孙禄堂先生传”中有一句“其子存周能得其传”(见书末报刊的影印件)在385页附录中被删去。为何?

不实:1、书中393页中说“1915年6月,禄堂公所著《形意拳学》出版,。。。陈曾则见书中论理精微,遂拜访之。。。陈闻宏论,当即拜师,后学武有成。”陈是1915年读《形意拳学》后拜师的吗?不是!否则《形意拳学》中怎么会有陈曾则的序。且陈序中第一句说就是:“余从禄堂先生学形意拳术将及四载。”可见陈是在此书出版之前数年就拜了师。还有一证,即禄堂公逝后,陈微明做“孙禄堂先生传”,其中说“余承先生教诲二十余年,略知先生生平,谨为之传。”从1915至1933,不到二十年,所以陈之入门必要早于1915《形意拳学》出版之时。结论:说陈是因读了《形意拳学》而拜师是错误的。陈微明后又投师杨澄甫,陈的造诣是在太极拳上。2、书中394页说:“1924年,禄堂公辞去官职,前往山西指导国术。”孙先生此行目的是指导国术吗?不是!孙先生本意是去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前辈在驻介休的军队里教拳。经太原时为宋虎臣之弟子董秀生挽留,切磋月余而归。董喜研究武术,此后刘殿琛先生在太原国民师范任教时,董执弟子礼向刘请益。说孙先生意在指导国术有夸张之嫌。

l         松胯,应当伴随全身各部位全开才能实现,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练开。应当练通全身,胯自然松了。松胯应是意思松了就可,不可用意过强,沉肩坠肘实际是接。

l         其实太极拳只是内家的一种流派罢了,不用看得很神奇。但是,既然是内家拳,就有其相通之处,大家都以站桩为基本功,以在站桩中求的精气神的统一象形意!

l         不论练什么,还是应从桩功入手为好,桩功就是由外入内的一个门径,抓住桩功即抓住丹田,抓住了拳术的关键,且从桩功入手,上功快,外形虽不动,但可以体会到内中的变化,可以引人入胜。如果只从走架中要内劲,外形变化较为有趣,但内中不会有较快的长进,若说枯燥,还胜于桩功。且历来的太极先师都注重桩功,如古之吴鉴泉,今之冯志强,孙氏太极也要站无极桩和三体桩。

l         禄堂公是为我敬仰的前辈高人,因为禄堂公有他的东西在!他不仅是技击高人,他更是一位卓绝的武术理论家;他把他的拳学理论留给了后人,这比他当年打败无数强人更有价值!至少后人可以知道他的武学思路,而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l         陈式拳中每一招的最后都有一个定式,此为静桩,开头和结尾静桩的时间更长。打拳时刻应保持中定,动中求静,以动静求阴阳。我以为动桩涵盖了静桩的内容,在拳架中练桩比单练静桩效率高。

l         身形如睡精神明,五圣默运句句清;内外有无凭师意,视透玄关密密应。身如婴儿参造化,闭目塞听道基盈;由来顶上观慧处,天音响彻放歌行!

l         据我所知,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找妙方,笔尖熬干洞庭湖!

l         拳理、拳论那是古人练拳的个人心得,对你练拳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他在文中要表这个意思的的用词和你对词的理解不一定相同。比如说你对松的理解是什么?而陈家沟无论会不会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松是彻底放下,你是这样理解的吗?练拳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不知那个温度的,你又如何能说出来呢?

l         S线“双黄蛋”是由两胯或尾闾骨划8字划出来的……单黄蛋和双黄蛋的变换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l         要玩玩阴阳圆!阴阳部分,我先玩单黄蛋,守住一点,占住圆心,玩出蛋清,炼出蛋壳。我再让阴阳交合,出现双黄。我在阴阳双黄之“中”划出不偏不倚的S曲线。我玩这个曲线。让划圈的划圈去吧,如果划到圈里来,我就给他S上!我让八卦在我壳上转,形意直线穿过我的S线,从阴黄心到阳黄心。

太极杂说61(下)

l         万老先生在80高龄的时候可以以拇指和食指轻夹平举1米长的实心铁棍,这是真的。我有朋友的父亲亲眼目睹。

l         据上海的武式太极拳家金仁霖讲,徐震(字哲东)既跟杜心五学过也跟郝月如学过。徐震认为郝月如的功夫当在杜心五之上。而又有史料披露,郝月如在与江苏国术馆的教习李庆澜切磋散手时,尚不敌李庆澜。李庆澜曾获首届国术国考的优等和浙省国术游艺大会的第14名。如此推来,杜心五如果参加当时的擂台赛,也很难取得好成绩。就象现在民间的各类武术大师很多,但到了散打擂台上,真能撑的住的,几乎没有。大师们也许都有一技之长,但未必个个真能打。据说刘百川就认为老不以筋骨为能。而太极拳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愈老弥坚。不过似乎要限定在,以老对老的范围内。所谓耄耋御众,我还没有亲眼见过。

l         自然门是徐矮师祖传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传万籁声先生,自然门武学分九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劲气、螺旋之力以及内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门之法。主要内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胶。自然门是徐矮师祖传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传万籁声先生,自然门武学分九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劲气、螺旋之力以及内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门之法。主要内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胶。金刚功、内外护体功、大力神功。内圈手、矮档腿、鸳鸯环。第二阶段主修攻防博击之术的套路。第三阶段主修实战博击与修身、修心、修性相结合,从而达到自然而然的高深境界。习练自然门者多长寿,且瘦者多,如胖子说是习练自然门纯属笑话。自然门的基础就是走内圈手。

l         自然门目前出名的有福建万籁声一支,主要以练内功为主,内功练好,自然就会出别的武功。例如陈式太极拳,以前有过介绍,北京有位学自然门的,虽从未学过陈式太极拳,但当他想打时,便能打出来。据说,他们打的太极拳也很慢,很随心所欲,但只是动几下就能气布全身,别人攻击不了他。

l         站桩

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立,神庄力均,气静息平,意思远望,发挺腰松,身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颠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然后再体会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锻炼自得,自知为正常运动。夫所谓正常,即改造生理之要道,能使贫血者可以增高,血压高者可以下降而达正常。盖因其勿论如何运动,永使心脏之搏动不失常态,平衡发达,然在精神方面,须视此身为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但须察觉各项细胞为自然之同时工作,不得有丝毫勉强,更不许有幻想,如依上述之锻炼,则具体之肌肉不锻而自锻,精神不养而自养,周身舒畅,气亦随之而逐渐变化,其本能自然之力,由内而外,自不难渐渐发达。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横隔膜一发紧,便是错误,愿学者慎行之,万勿忽视。

l         杨露蝉父子之所以天下无敌,关键在于其轻身功夫的高深,当然这也是太极功夫到了虚灵境界的表现。硬碰硬,杨班侯断然不是外家大力士的对手,然后可以依仗飘忽的身法避其锋芒,击其弱点而取胜。杨澄甫身躯胖大,因此虽40岁壮年却败在25、6岁的万赖声手下。其它内家拳如形意、八卦也是如此。有段董海川的逸事这样写到:恭亲王府有个太监,人称齐三老爷,亦喜练武,功夫甚好,与董先师彼此闻名。一天,他见到董,问道:“董海川,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里?”先师答道:“我也不知道。”齐三道:“这样吧,我出个主意,你盘腿坐在这个方凳上,在你头上方一尺用绳子吊十块砖,系枝火香,烧断绳子,砖掉下来如果砸不着你,就算你功夫到家了。”先师道:“咱就试试吧!”于是,依上所述试之。先师盘坐凳上,火香烧断绳子,砖砸下来,瞬间“轰”一声,砖砸凳上,先师不见了。大家定睛一看,先师已站在齐三爷背后了。齐三爷把大拇指一竖道:“你算可以了。” 反观现今太极高手们,轻身功夫平平,因此碰到散手或拳击高手也就难以避其锋芒,只有硬碰硬,胜负就很难说了。

l         功到自然会有,我不会去追。

l         懂劲须知阴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应当是“阴阳相合”。
l         人民日报2000年12月15日的文章,真正的太极拳是赵堡镇的太极拳(文章节选附后)

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于明末清初创太极拳之说曾盛极一时,而王宗岳《太极拳谱》公之于世之前陈氏拳留下来的所有资料中都未提及过太极拳字样,更未提及过太极拳“八法”之要领。由此可见陈氏拳本非太极拳的判断乃事实无疑。从最近河南温县发现的资料证明,王宗岳乃明万历年间山西太原太谷县小王庄人,其师承有待进一步考证。河南温县赵堡镇小留村的蒋发曾随王宗岳学艺7年,艺成归里,代有传人。可见,赵堡拳乃是王宗岳太极拳的直接传承。

l         重心转移的问题属于开合的问题,能把开合做好了,重心转移的问题也就解决好了。

l         腰胯运用好了,膝部就能随!能随的话,膝部也就解放了。这是中节随动根节的做法;当然,根节也能随动中节,中节也能随动梢节。膝能蓄劲、藏劲。内气必须打通膝关节!太极拳(套路)中, 拳与腿 (手与脚)所起的作用是均等的. 尽管太极拳本身的中心思想是以防守为主 - 修身自卫,但是, 对于腿的应用, 则是不容忽视的. 在陈式太极一二路套路中, 把腿的功能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守中有攻 (如: 金鸡独立, 转胫炮,), 攻中有守 (如: 翻身二起脚, 跌*,倒骑龙).在今天世界武术潮流中,普遍接受了以腿击作为前领的主导. 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 也不宜轻轻的错过它的潜在实力. 我们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反复地领悟出它的优劣,从而得到改进.比如: 金鸡独立为甚麽它是守中有攻的架式呢? 因为它可以用来防止直拳,左/右钩拳的催击, 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对方蹬腿,挂腿的攻击. 擂台上的搏拳,大家经常看到, 现实中的搏腿, 太极拳中的金鸡独立是最实用的一个架式. 其它的无出其右. 收腹,提膝,蓄劲,立臂,坐腕,动作一气呵成.从守中换式进攻, 如: 左/右蹬一跟 – 向对方来腿蹬去 (搏腿). 如: 白蛇吐信 – 在对方来腿收回之际, 进步翻掌直棚对方咽喉.错失进攻机会的话, 还可退步变为倒卷肱,远离战区,从新布署.当然, 运用每一个架式都有其一定的条件, 要视乎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对听劲/懂劲的修为 (简单的说是实战中的经验),对架式的灵活运用等.

l         炼形无非是内敛和假借,内敛使心气平和、协调、一气贯通、阴阳调和,假借使其意、气、形合一,调整身形力形气形,内敛为养,假借为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