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世言三丰丹士睹“蛇雀之争”而悟创太极拳法。正史虽载三丰其人,然寥寥数言,难以稽考。稗官不乏记三丰者,“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大抵三丰丹士乃宋、元间人物。按:“太极”一语,虽始于《易经?系传》,普遍应用却是在宋朝理教大兴时。故云三丰丹士创太极拳,也并非空穴来风,无由所本。纵观故国历史,素来有两种趋势。一来,尊儒术而轻道、释。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降,儒家成为政治上的主导思想。因此正史素来颇轻视道、释二教中人。二来,善恶皆归一人。老先生尝云:桀、纣也并不太坏,而隋炀、李后也很有些长处,然而一旦沦为亡国之君,难免被正史渲染得“十恶不赦”。至于耕种归功于神农;生火归功于燧人;造字归功于仓颉;缫丝归功于嫘祖云云。这些发明发现很明显是无数人勤劳智慧的结晶。结果却成为一两个人的成就。这种“善恶皆归一人”的历史观,无论正史,还是稗官都很普遍。

故此,对于张三丰这样一位道教中杰出人物的记述,正史的言简意赅,稗官的夸大神化,都不难理解了。至于,太极拳是否三丰丹士所创,考据家们自可报以“阙疑”的态度。而许多人更愿意相信这则美丽的传说,那也是无可无不可的。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意为“道即自然”,并非“道以自然为法”。在老子学说中,关于形而上哲学的最高诠释就是“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讲求的道,正是一种回归本源,崇尚自然的境界。所谓“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语)也是此意。如此也正符合太极拳理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而阴阳之本矣”。

所以,说太极拳“上承老子”,“虽不中,不远矣”。

太极拳从拳理到拳法,真正发展到成熟阶段,是在清代。一时人才辈出,各派争艳,蔚为大观,殆至于今。诸派太极拳,如陈、杨、武、吴、孙,虽名异而实同,其旨一也。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且以我武派太极拳理为例,简述之。

太极拳理论虽以《易经》及《道德经》中的“阴、阳”,“虚、实”,“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为本。实则契合儒、道、释三家之本旨。

近代学者梁实秋先生尝言:“一个真正中国人的思想,就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半个多世纪前,当外国学者收敛目光,切实的研究中国人的思想时,深感诧异一个中国人的居然能同时信奉三种“截然不同的宗教”(即儒、道、释)。这是因为洋人没有认清三家的本旨,而局限于宗教形式了。儒、道、释三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明显区别于西方文化,便是向内的探究。故可戏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家文化”,而西方文化则为“外家文化”。西方哲学执着于外物,是故数千年来唯物、唯心的争论龈龈不休。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重点则是修身养心。

人们常以“入世”、“出世”区分儒、道。进而以为道家是清静无为、修养身心的性命之学,却误会儒家的思想是锐意进取的。其实,这只是概念的模糊。且以孟子“达者兼济天下,退求独善其身”而论之。或曰:“兼济天下”是为之进取的目标,而“独善其身”是失意后的无奈之举。余曰:唯唯,否否,不然。依据儒家的一贯思想来解释这句话,应译为无论何时都该坚持“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则是碰到机遇后,或可一为。如此方符合《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意思。而《大学》亦是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儒家思想重在修身,而非“入世”。

至于释教所追求的明心见性、证道成佛,依旧如此。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一句蛮有趣的话:“‘佛者,觉也’,即‘觉性、觉他、觉性圆满’,再比较《大学》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两者何其相似。”可见儒、道、释三家皆是修身养心之学。所谓君子、神仙、佛,名异而旨同,殊途同归。

由此,再看太极拳,重“用意”,以“心为令”,就不难理解了。无疑,太极拳理论是与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中国文化思想相辅相成、一脉贯通的。而太极拳的宗旨,以修心为本,练体为用,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故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的武派太极拳理论,自然浸润了充沛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武派太极拳理论,而太极拳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