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
六十、
针对唐豪所谓“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而不应该含胸的,这也是运动生理学上不可否认的话”的论调,1961年2月16日(年初二)下午,金仁霖老师在张晋良医师的陪同下,到上海纺织第一医院放射科(该院放射科主治医师田淑仪,是张晋良医师的太太),去测试“腹式顺、逆呼吸的X光透视观察”。顺式呼吸,采取唐豪所说的“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的概念,即,吸气时,扩胸,吸气时回复正常。而逆式呼吸,则是采用吸气时,敛腹含胸,呼气时回复正常的呼吸法。观察结果是,无论是逆式呼吸还是顺式呼吸,吸气时,胸膈肌呈下降状态,呼气时,胸膈肌呈上升状态。为此,将胸膈肌上下升降的的距离,称为胸膈肌运动的动程,以测定两种呼吸的数据。经进一步透视观察,得到的数据为:在极度呼吸时,顺呼吸膈肌动程7.2厘米,逆呼吸膈肌的动程9.2厘米,两者相差2厘米;在一般正常呼吸时,顺呼吸膈肌动程4厘米,逆呼吸膈肌动程6.4厘米,两者相差2.4厘米。不论是极度呼吸还是一般正常状态下的呼吸,就胸膈肌上下升降的动程而言,逆式呼吸,都要比顺式呼吸动程大。
根据生理学常识,胸膈呈钟罩状,静止时原本隆起,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吸气时,随着吸气肌(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胸膈隆起的中心下移,从而增大胸腔的上下径,使得胸腔和肺容积增大。胸膈下移的的距离就是金老师在测定的动程。通常膈肌下降1厘米,胸腔和肺容积可以增大250-300毫升。吸气,因为需要调动胸膈肌与肋间外肌的收缩,所以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时,不是由呼吸肌收缩引起的,而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的结果,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得以回位,并牵引胸廓缩小,恢复吸气开始的位置。因此,呼气是被动。
在逆腹式呼吸的吸气时,随着敛腹含胸,伴随着胸软肋骨与胸骨的下陷,促使膈肌与肋间外肌的运动幅度增大,从而使得膈肌下降的动程增大。胸膈象活塞一样的下行,使得肺在肋条肌神经支配下,带动肺泡,往胸腔横下、腹部纵深向扩张。而扩胸式的顺式吸气,随着吸气时的鼓腹、扩胸,腹腔扩大了,胸腔无法往纵深扩张,也不能往胸腔横向扩张,因而,膈肌的动程收到了限制。唐豪所谓“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显然是外行露底之言。
准确掌握吸气时敛腹含胸,呼气时回复正常,这样一种逆式呼吸法,促使胸膈动程增大,以增大肺活量,对健身的意义非常大。
二水以为徐致一先生在民国十六年初版《太极拳浅说》一书中的涉及含胸拔背的生理机制的这些论点,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说:“惟人体肌肉有随意肌与不随意肌之分。随意肌常随意识而运动,不随意肌则属自动性质,而不受意识之指挥。欲增加不随意肌之运动力,除功深之人,能利用心理作用外,初学之人,则非籍重于适当之姿势不可”。太极拳作为内功拳的一种,首先是训练“内动”为要的。如何让原本不受意识指挥的不随意肌,也随着“适当之姿势”而增大其运动量,显然是太极拳“内动”要解决的问题。 “随意肌”是听命于人的意志控制,以骨骼肌为主,控制躯体的随意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不随意肌”指没有意志参与的,譬如平滑肌和心肌等,这些肌肉作用,使许多内脏器官具有自动性。医学上说,除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之外,人的外周神经系统分成两套,其一是躯体神经系统,又称“动物性神经系统”。这以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来调控人的四肢百骸。“随意肌”就受命于“动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另一套外周神经系统叫内脏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一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调控,而是有着自主运动的特征。这一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子系统,对内脏肌和腺体的神经支配,对循环、消化等植物性机能进行控制、调节。如何通过增加“不随意肌”的运动量,或者调控自身的情绪、心态,进而来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植物性神经的作用。从而使得人的身心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这便是太极拳“内动”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二水将太极拳定位在----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其本质含义,在在于此。太极拳运动,通过推手等训练,不但调控自己的身心,还能调控对手的身心。这层含义,将日渐被太极拳爱好者所认识到。
含胸拔背的技击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吴修龄谓石敬岩枪法,以对扎入手,须厚缚纸竹于肋下,革戳苦功三年者,形似蛮练,实则道破内功捷要。以枪对扎,即便厚缚纸竹,以护胸肋,久亦内伤。惟以胸肋贴背,下沉入地,枪接地气,方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老先生谓:“塌腰者,尾闾上提,阳气上升,督脉之理也;缩肩者,两肩向回抽劲也;扣胸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从任督二脉的角度,来谈论含胸拔背的拳艺意义。“两肩前后极力缩住劲,两胯前后里根亦极力缩住劲,此时腹内要似觉圆圈空虚一般,若是,方能得着拳中之灵妙”、“内中何以能虚空之意?即着两肩两胯里根,皆往回缩劲,则胸中自然有虚空之意,而腹内亦不能有努气拥挤之患也”、“其拳谬,则丹田之阳,不能生于背脊,而胸内不能含合,心火亦不能下降矣”,孙老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含胸之于拳艺的深远意义。含胸拔背的技击含义,杨澄甫老师讲的更为浅白,更为彻底,他说:“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1964年,叶大密老师在为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撰写《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时,在第一章第三节“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点”中,分别以(五)敛腹含胸、(六)拔背顶劲两条,详细阐述了“含胸拔背”的训练方法以及医疗、拳艺上的作用。摘录如下,以正视听。
叶大密老师说: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结合起来。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骶株肌、棘肌、半棘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顶劫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项,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拔背顶劲,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放劲的动作。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
六十一、
叶敏之老师的提手上势,保留叶大密老师老架子风格,与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中相同,这一架子,貌似简单,对初学者而言,两脚的虚实变换以及意气的领落,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叶老师为了初学者能便捷的领会杨澄甫老师的拳架要领,在其晚年编订的新架子中,从单鞭定势之后,到杨澄甫老师晚年提手上势式前,掺入了孙家八卦掌的斜开掌转身法,以便于两脚的虚实换劲。《金仁霖老师讲授提挈》中,提手上势的主要劲别为:靠、提分、采、挒、撇身掌、撅(采、截、切)。有些学员按照这份提挈,逐字的去对应提手上势每一动、每一招中的劲路变化,就会觉得很郁闷。其实,金老师只是将这一动作中,主要的一些劲别,罗列了一下,并不是完全按照次序,将每一动的所有劲别都一一列尽了。按照二水平时的演练,将金老师所传授的叶老师晚年架子之提手上势动作要领,叙述若下,以备核稽。
承单鞭定势,涵空左肘内侧,涵空左胸,左肘内侧向左略作“采”势,左小臂覆掌置于胸前,掌心朝下,左肘经胸至右手内侧一线,如一钢丝,顺势拉伸,经右后、右前兜大半圆圈,如抱一充足气的大气球,意念上,须向左脚涌泉虚虚合拢,右肩、右胯联成的轴线,向左手前臂作前“靠”。左小臂阴侧与左掌意念上练成一体,如一“大脚板”,承“靠”势,齐向左脚涌泉“踏”去,作“按”,顺着“按”劲,右肩、右胯联成的轴线向右后方作后“靠”势,顺着后靠势,中轴平整向右后移动,右臂顺势从左前下撩起,向右后上方提起,以右肘至右手食指为轴线,向内侧边穿边拧,孙老先生所谓“如同上满表条,不留余隙”。中轴后靠到极处、右臂上穿至极处且右小臂内拧到极处后,仍以右肘至右手食指为轴线,向外展开,如手表发条舒展开来一般,此为“提分”劲。拳势的这一过程,叶老师是从孙家八卦中化出,有斜开掌转身法之意,而无转身之实,藉此以领悟拳势意气的领落与两脚的虚实转换。之后,以右肩、右胯联成的中线为轴线,顺着右臂向外展开,乘发条舒展之势,涵空右肘内侧,涵空右胸,右肘内侧向右略作“采”势,右小臂覆掌置于胸前,掌心朝下,右肘相对定位,右肘经胸至左手臂内侧,如弯一钢丝似的,一边拉伸,一边向右脚涌泉处合拢,如抱一充足气的大气球。左肩、左胯联成的轴线顺势向右前臂作靠,意念上如合成十字交叉线。顺着靠势,右手前臂与手掌联成的“大脚板”,踏向右脚涌泉处,作“按”。顺着“按”劲,左肩、左胯联成的轴线,向左后方作后靠,顺着后靠势,中轴平整的移向左侧,左臂从右下方撩起,向左后、左上方提起,中轴后靠到极处、左臂上穿至极处且左小臂内拧到极处后,将上紧的发条,以左肘至左手食指的轴线,向外展开,作左向“提分”劲。这一过程,与前述同,惟左右方向变化不同。
老辈拳家,如田兆麟老师等,都感觉到杨式架子左右运动式子不平均,曾一度以反向行拳盘架以弥补左右不均之不足。或者干脆在拳架中掺入反向的单鞭、反向的揽雀尾等,目的也是让学员更加充分的来理解拳架的含义。叶大密老师在1953年11月11日武当太极拳社成立纪念日当天,也曾编订过一套左右式子相对均衡的架子,如左右揽雀尾、左右手挥琵琶、左右抱虎归山等。而他晚年编订的架子,则巧妙的融入了杨式中小架、孙家形意八卦、别派太极拳、或武当对手剑的动作。按照叶大密老师的观点,杨澄甫老师晚年的定势拳架,大气磅礴,内涵丰富,堪称经典。就象是四书五经 ,都是文言文,很简约,很经典,但初学者不容易理解。于是,他采用他所熟悉的各派武技中,技击含义明确又清澈的动作,来作为杨澄甫老师每一定势之间的过度,一方面能解决左右式的均衡问题,另一方面能帮助学员理解杨老师每一动作的技术含义。所以说,叶大密老师的晚年架,相当于经注合一的文本。既有杨老师的原本经文,又有借用其他武技做注脚的白话解释。只要把这套拳的过度动作剔除,依然能恢复杨式大架的本来面目。
金老师在讲授这一组斜开掌时,他会让我们听听每一动的劲路变化,也一样会给我们喂劲,要求我们准确的理解这其中的一些劲路变化的精妙处。譬如斜开掌中,前手的按劲与后手的靠、提分,可以组合起来使用,单个的劲路也一样的可以发挥效用的。二水双手触碰在金老师的左手前小臂上,只见他稍稍一按,像是一只托盘,接着了二水的双手,没等二水来得及反应过来,他人已经向右后撤靠,这时,二水整个人似乎都交待给了他的左手按掌上,整个身躯如盛在硕大的天平托盘上,浑似徒有其表的臭皮囊,没了主见。接着,金老师右手如卷钟表发条一般的一卷一放,一束一展,二水随之一惊一悚,身躯也随之一吸一呼,随即像是皮球一般被他弹起。倘若二水将双手按在他的左手前臂上,只见金老师右手小臂轻轻一按,二水感觉金老师右手像是撑了一杆司狄克,二水整个人的重心,也似乎被他的司狄克撑着,心里感觉似乎有了着落,没等二水作进一步的反应,金老师随着他右手的按势,整个身躯像是一个硕大无边的球体,直逼二水而来,二水刚想撤身,金老师左手提卷展舒,他的左手前臂乃至他的背部,整个的贴着二水的双手,似沾非沾,让二水无所遁其身。诚伊川先生之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者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金老师早晨上班之前,都会去复兴公园叶敏之先生场子,协助叶敏之先生教拳。敏之先生场子隔条小路,对面就是张玉先生的场子。每当金老师与一些学员推手,张玉先生场子里,就会有两位学员过来跟金老师推手。他们两人都是人高马大的,金老师个子很矮小,而一接手,金老师须得将手提得高一些,才能够上他们的手,这样一来,对手显然是占着便宜了,能够很轻松的将手搭在金老师的前臂,甚至将劲渗透到金老师的背上,金老师就顺势的将手臂上提束卷,随之展放,并且随着对手脚步而转身紧随,找准合适时机,对手即被跌坐在一旁公园的长凳上。对手觉得奇怪,要求再试试,金老师换个角度转身,换个方向束展卷放,对手依然被跌坐在这条长凳上。回去后,他们向张玉老师讨教破解之法,第二天,依然被金老师这式斜开掌转身法跌在长登上。第三天,他们又用另外的破解招数来应对,金老师依然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一个斜开掌转身,对手还是跌坐在长凳上。他们觉得奇怪,问金老师为什么就只跌坐在这里,金老师只是笑笑。几天之后,这两位学员再次来到叶敏之老师场子,说是以后不能再来向金老师请教了,为表示感激之情,将陈微明先生编著的由中华书局初版的《太极拳拳术》、《太极问答》、《太极剑》三册图籍,赠与金老师。二水要求试试听听金老师的这一转身法,金老师家里地方虽然狭小,但每次无论二水站在哪个位置、哪个角度,他似乎计算的十分精确,恰如其分的将二水跌坐在他的床沿上。二水也一样问过他,为什么每次都是将二水跌坐在这里,他说,田兆麟老师与学员推手,有一次不小心,学员跌坐在地上,尾椎骨碎裂,差点瘫痪了。可见金老师之仁厚宅心。与他接手,他刻刻心存预防伤人之虞,时时善存呵护之念。从另一角度而言,诚如孙禄堂先生所言:“回转身式,勿论大小圈环多寡,酌量自己之气力而行。半圈可以换身,数十圈亦可以换身”,倘若没有深厚的底气,功夫不精纯,怎么能做到如此得心应手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