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混元不为太极。何为混元?恩师冯志强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论述:宇宙是一个大的混元体,每个星球在这个混元体内都按照自己的轨迹不停地进行运转。地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它以天地万物和阴阳之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小混元体。“三才”学说中称:上天下地,人居中。人体的混元状态主要是指经脉的往复循行使“五气”盈身以涵养腠(cou)理五脏六腑(大脑为一腑)实为七腑及四肢百骸。
太极混元功是依据人体阴阳的变化,结合自然界的时辰、方位进行修炼的一种功法。
没有混元则难有太极。因为拳经中对太极作了这样的定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实际上两仪即是阴阳,而混元则是阴阳的母体。那么太极混元功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形成主要是人体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功力。“三才”学说中把人体的“三才”定为天门、地户、气海,在自然界的“三才”是天阳、地阴、万物。这就是所谓的内外“三丹”融混元之说。
太极混元功的修炼,具体来说分为内外两种,即内为静功,外为行功。
内功的修炼:它主要是以静为主,锁心猿,意马,封闭四门。这是人静时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方位、时辰和季节,进行培元、壮元、固元、混元的功法修炼。如结合四季即是:春培,夏壮,秋固,冬混。筑基功法为中,这是按“五行”学说中安排的定式。按照这种定式,其修炼的方法是采集、加工、蓄存。采集,以春季为例,用开天阳与合地阴的功法进行采集。其方法是:按时辰分为卯时(早5~7时),按方位面朝东方;在空气清新的绿地,先静默5-10分钟,站立的姿势是两腿自然分开,双脚与肩司宽,两手心朝里,两臂张开抬至与肩同高时,吸气,两手内合于印堂穴。之后随着呼气,两手臂张开,两眼随之极目远望透之天际。而后,两手臂随吸气与两眼同时收回,当收到印堂前,两手臂缓缓下降,顺任脉到“三阴经”,膝部弯曲下蹲,两手经脚面绕至腿背面“三阳经”随腿部直立而绕至腹前丹田部位。如此反复动作,时间掌握在20~40分钟之间。
这种功法主要是采日月精华以养神,吸万物之灵以养气,吸地阴之温以养精。
另外,“三丹”开合功也是一个长年修炼的一种功法,“三丹”开合自如在行功时就能采集到质量高的精华来充实自己。这种功法做起来比较简单但效果极好。行功前,方位、时辰及立的姿势同上述“开天阳合地阴”的功法一样,其区别在于人的两手臂如怀中抱树,两手臂随呼吸而动,吸收,呼开,先上后下再中。这种功法只有在人静后人物两忘时自然形成。其实,太极混元功修炼的方法较多,如升清降浊功、引导吐纳功、大力金钢功、“三丹”回旋功等。
而修炼外功,则是春采天阳盈三元,夏炼筋脉自通天,秋收万果筋骨壮,冬吸地阴水自暖。太极混元功的外功训练套路,主要是恩师冯志强先生所创的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和48式。笔者为便于推广,在此基础上又自创T36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并在《少林与太极》2002年第3期、第4期上发表。上述三个套路,总的特点是顺和自然,拳功合一,特别是冯老师的48式拳路笔者经恩师改拳10遍,如今行拳已是无形无象。
拳经云:
心意混元太极拳,
阴阳太和真意卿;
乱环求精要罕记,
式式中定是关键。
行拳心意须领先,
合无内来开无边。
“三性归一”是真谛,
内外“三宝”融混元。
人物合一气通天,
飘飘悠悠浪里钻。
螺旋进退得自由,
缠丝拿人谈笑间。
此法得来并不难,
拳功理法须细研。
当到“精要”领会时,
方觉妙法趣无边。
这是拳功理法的精要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