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所谓保健延年,即健康长寿,这也是人们迫切追求的一件事。大家都知道,通过武术与气功的锻炼,可培育真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合气血,从而扶正驱邪,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由此可见,武术是一门科学,是阴阳变化之理,涉及免疫学、生理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等科学理论,因此称它是“多边缘性科学”。正如西方哲学说的一句话,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健身最关键之问题即在于此。

若能武、医结合,则对身心健康受益之大,实不可限量。所谓武、医结合,是以武术中所讲的“六合、八法、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之理,结合中医的“六经、八脉奇经、经外奇穴、阴阳、五行相互制约,顺逆升降”之理法,对人之身心进行动静相兼的运转,但皆要以意念指挥其进退。尤其是太极拳运动,它要求“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这说是说,太极拳的一举手或一动足都是预先通过大脑的思维后才形成的,正因如此,使大脑通过活动形式而得到真正的休息。大脑休息得越好,则工作得越好,同时大脑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的脑子是越用越聪明,因为人的大脑贮藏的潜力是挖掘不完的。所以打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也可以说是对人的大脑(脑电波网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手段,对于提高人的智慧也是有益的。

健   身

欲要身体健康,平时应注意起居、饮食的规律性,除了加强营养外,还应坚持体育活动。按练太极拳之要求,应根据人的自然结构顺乎自然进行锻炼。我们知道,  “欲要健身先健心(指大脑)”。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的,所以说,人之根本,是以精、气、神为主。人身有三宝,就是精、气、神,人的精、气、神旺盛,则如天行健,方可永葆青春。在平时应重视自身中之“内景”和“外象”之变化正常与否。因人身中之气血保持平稳最为重要,气血平稳,即无病;气血失调,即产生疾病,这是定理。造成气血失调之原因不外乎“七情六欲”所干扰,欲摒干扰,应运用人身上的“七星”与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之理法,方可保平安。所谓七星,有动静两法要分开。练静功(指眼、耳、口、鼻七窍);练动功(指头、肩、肘、手、胯、膝、足)。“阴阳”指内景即五脏六腑;  “外象”即四肢百骸。换句话说,即人身中真气运行全凭感觉---无形的。还有五行相生(土、金、水、木、火);五行相克,此五行对应人体内脏即肺金、肝木、脾土、肾水、心火。在人体内部通过心、肝、脾、肺、。肾五脏相互制约,互相调节,使气血平衡适应,促进体内各部机能增强抵抗力,方能健全体魄避生疾病。以上属内景变化的一部分。外象变化以动功为主,即四肢百骸全身之活关节收缩与舒张,同时与全身的大块肌肉和肌肉群等所起的反拨作用,而影响所有的横纹肌与平滑肌活动,则心脏得安。所谓活关节是指:  “头”,实际锻炼颈椎七节运转灵活性,同时也增强颈部神经根和神经丛的反应率;  “肩”,实际锻炼是肩胛与肱骨头之间的骨膜与肌腱之韧性,可防止肩周炎病产生;“肘”,是锻炼桡、尺和肱骨骨头运转之灵活性;  “手”,是锻炼腕部的八块骨头之灵活性;“胯”,是锻炼髋关节即“大转子”的灵活性,胯还要求“裆开一线”,这对躯干运转可增强稳定性;“膝”,是锻炼股、胫、腓和膑骨等骨膜关系;  “足”,是锻炼脚腕关节灵活性并使各种步法变换敏捷稳健。如果按照“外象七星”认真地锻炼,可使全身气血畅通,增强骨膜关系,改变石灰质与胶质的不平衡状态,诸多患有骨质增生和关节炎等症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确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体内交感神经属阳,迷走神经则属阴,阴阳平衡就能保持心脏搏动频率恒定。人之呼吸听从艇髓中枢神经,即交感神经司呼气,副交感神经司吸气,所以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并且着重理气。气功采用“调息、胎息、踵息”三种方式方法来“修真养性”。中医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阴阳调和即阴阳平衡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趣味的运动,练拳时周身感觉舒服,练推手时,周身感觉活泼,精神焕发。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在未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化学作用、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的代谢等发生改变。提高情绪,对病人来讲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能,同时能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

俗语说,全身气血畅通,百病不生;肾气充足,百病消除。诚望读者与太极拳成为毕生之友。

练拳要得法,明理,避免走弯路。武学理论与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以及八卦、五行生克变化之理是一致的。若以现代科学理论来分析太极拳更为恰当,特别是“三论”(系统、信息、控制论)。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是由大脑、心脏等各种器官以及皮肤、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各部分组成的,内部还存在体温调节系统、血压调节系统等若干调节系统。与自然环境之关系颇为密切。四季气候之变化都会影响体温,通过气流信息传递作用,则以增减服装加以控制,使体温保持正常。这是有形控制的有效措施。

另外,可通过武术与气功进行自动控制,使身体的产热和散热仍保持原来的平衡,这就是阴阳平衡,也是使体温保持恒定的有效措施。其产热和散热的调节方式方法极简单,可以用四句话说明:  “葫芦巧来葫芦巧,两个葫芦来回抱;三环套月产热能,四梢散热哈哈笑。”这几句话的含义是指人身中的穴道蕴藏有无穷之奥妙!如眉心上一寸处名“印堂”,此穴道属乾阳,最能御寒,不怕冷空气吹冻;反之,  “神阙”即肚脐为脾土属坤阴,喜温而惧凉,最怕寒风侵入。  “葫芦来回抱”,即指乾阳与坤阴相交能产热能,实际上系以心(神)与脐(气)相交,而气与神相抱则产生热效应。所谓“三环套月”,系指拇指(少商穴)与拇指相接;食指(商阳穴)与食指相接形成一圆圈套在肚脐上;中指(中冲穴)与中指相接再与拇指结合成第二环,再加上肚脐本身之圆圈故称三环。并以乾坤和合而产热。  “四梢能散热”系指两手两足,以意想两手在拨弄着最凉的水;两足同时也在水里边走动,并且张口哈哈大笑!运用此法,对身体较快退烧有显著之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诸多健身法,如每天晒太阳,吸收阳光紫外线,等于日光浴;两掌心相对揉搓、摩擦产热;夏季身着白色,可以反光隔热;冬天穿深青蓝色衣服,可以吸热保温等。从这些方法中也可以得出阴阳相系密切之关系,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阴阳相济之时,则产生出一种极大的能量,此暗示人身中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得天之气为阳电,得地之气为阴磁,阳电与阴磁之结合而形成电磁场。人体是一个生物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靠信息传递来维持该系统之阴阳平衡,另外也可人为地加以外部控制(比如用适当的小功法)来调剂系统的非平衡状态。

人体场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场发生关系,进行信息交换,如人与人,人与动物、植物(树木花草),人与天地宇宙进行信息交换。这种交换是本能的、自然的,不受大脑中枢神经支配,不受条件限制。这种交换有强有弱,有远有近,有吸收,有排除,使人适应大自然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益寿延年。调场方法就是帮助人有意识、有选择性地促进和增强人的信息交换本能,使人的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增强这种本能的理论根据就是气功理论。因为穴位在人体上是一个小的发光点,它们又是一个小的信息传递站。我们以意想象某一穴位同时就已带上信息,和患者的信息进行互相交换与调整,即调整患者病区的紊乱信息场,促使患区的场排列有序化、规范化、加速生理和病理变化,使疾病好转或痊愈。对于防病治病,除了练太极拳的某一姿势外,还可以意念配合动作施行治疗,其效率有的可以就是“立竿见影”。

例如,常见的“便秘”症,好多天不能大便,或大便费力、形成羊粪球者,只要按照我说的方式方法演练20分钟后,你马上就会去便所的,一试便知。方法极简单,一说就会。

主治便秘之法:以意想“神门”穴(手腕横纹靠近尺骨内侧)。同时两手虎口张开,使两臂外旋,转至极点稍停,然后放松还原。继之,两臂再行外旋至极点,稍停放松还原再旋,如此反复不停地运动,直至20分钟左右去厕所时止。

主治泄肚或五更泄之法:此法与便秘相反,是以意想“阳池”穴(手背顺中指直至腕部横纹处),两手虎口张开,使两臂内旋至极点,感觉肛门括约肌有收缩力时,两臂放松还原。依此法反复演练不停,直至20分钟左右,觉得能止住腹泄时止。

演练太极拳中“揽雀尾”这个式子的第五动和第六动,能治愈糖尿病、肠胃病。

“搂膝拗步”,能治关节炎。

“倒撵猴”,能治肾炎。

“提手上式”,可调理脾胃。

“白鹤亮翅”,可去三焦火,对眼疾有帮助。

以上只是顺便提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至于防病治病效果比较显著的,已经总结出来的约有二百多个所谓小功法,在此不宜多占篇幅。最后再说一句,要经常注意“梁门”穴(此穴在中脘两侧),使保持有“松、空之感”。前人说:  “梁门”可以治各种癌症。它为什么能治癌症?我们把一个人的身体喻为一间房屋。房子的主要结构就是房梁和柱子,其余都是次要的了。人身上的脊椎骨就等于房屋的柱子,梁门即等于屋子的房梁。如果房子的横梁和立柱一坏,整个房屋就会坍塌了。所以注意“梁门”不损坏,脊椎不弯曲,身子无病患,方能健康长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