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生于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东街。据((广平府志》、(《武氏族谱》等史料记载:始祖武文举,明洪武朝曾任刑部主事。“靖难之变”后,遁迹滇南。去世后,其子扶柩北归,定居永年,到禹襄已十余世。曾祖父讳镇,字静远,卫千总。祖父讳大勇,字德刚,武生。轻财好义,能急人之难。父讳烈,字丕承,邑庠生,英年早逝。母亲赵氏,宣化镇君子堡把总赵宏勋之女。幼熟经书,夫亡后,自课诸子读四书五经,皆成名。禹襄大哥澄清(1800—1884)咸丰壬子科(1852年)进士,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有政声。仲兄汝清(1803—1887)道光庚子科(1840年)进士,以主事分刑部,后升任四川司员外郎。因母老乞养归里,先后主讲清晖书院、磁州书院40余年,成才甚众,学者望如山斗。禹襄之姊嫁同郡举人李世馨,生四子,长名经纶,字亦畲(1832—1892),次名承纶,字启轩(1835—1899),光绪乙亥(1875年)恩科举人。两人都随母舅禹襄研习太极拳。
禹襄自幼跟母亲及大哥澄清读书,虽以孝行、才干、博学与二兄齐名,有“广郡三武”之称,因秉性耿直,得罪地方官吏,致使功名蹭蹬,仅是一名廪贡生。后来长侄用章(武澄清之子)得中进士,任兵部主事。依据清制,禹襄被封为“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光绪六年(1880年)三月二十八日因病逝世,享年69岁。
1852年(咸丰二年),武澄清春闱中试,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东临郾城,西接叶县,南连遂平,北倚襄城,元、明、清三朝隶属南阳府。境内有一条名叫“沙河”的大河,沿漯河,经周口,转安徽阜阳流人淮河,远达上海。北舞渡镇是沙河在舞阳县境内的一处水陆码头,是南北盐业的中转站,晋商在该地开设的大盐店有两三家。武澄清在一家盐店得到一卷山西人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下简称《王谱》),转授来看望他的三弟禹襄,带回永年原籍。
关于《王谱》内容,早期太极拳史论家唐豪(1 89 7—1 95 9)、徐震(1898—1967)均有考证。他们认为《王谱》的主要内容是:1.《太极拳论》,总论太极拳之体用。2.《十三势释名》,为何太极拳又名长拳和十三势。3.《十三势行功歌诀》,论修炼之法。4.《打手歌》,讲打手应变要旨。这四篇文章文义衔接,一气贯通,为太极拳规定了完整的法理概念,是一部总结太极拳指导理论、练用法则,以及为什么命名为“太极拳”的重要经典。
关于作者王宗岳的身世,唐豪、徐震都认为他是清代乾隆时期人。那么,山西人王宗岳所作拳论,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省舞阳县一家盐店之中?我在《王宗岳其人》(载《武魂》1995年第5期),《王宗岳太极拳谱为什么会出现于舞阳盐店》(载《武魂》1995年第12期)以及《北舞渡怀古(载《少林与太极》2000年第5期)等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可供读者参考。
接说武禹襄得到《王谱》之后,对太极拳的研究更为专注。武莱绪在《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中说乃祖“惟以上事慈闱(侍养老母),下课子孙(督教子孙辈读书),究心太极拳术为事。”禹襄遵循清初学者颜习斋(名元,1635—1704,颜李学派创始人)重视“习行”(实习实行)的教学思想,多与力大精通武艺者相搏,印证其术,并及时予以总结。他不单继承了王宗岳的学术思想,并光而大之,予以深化升华。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遂神乎其技。他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十要》等拳论和习拳要旨,把以技击为主的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的高级拳术。其传人李亦畲、李启轩,萧规曹随,宗禹襄之学,李亦畲著有《太极拳小序》、《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论虚实开合》、《身备五弓解》、《太极拳谱跋》等拳论。李启轩著有《一字诀》和《太极拳行功歌》等。禹襄长兄澄清著有《释原论》,《打手论》等。仲兄汝清著有《太极拳结论》等。他们为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日后众多文人学者研究太极拳艺开创了先河,从此,对太极拳的研习,由单纯的技艺步入学术和技艺相结合的新时期。
了解了武禹襄的家世及《王谱》的有关情况之后,再来探讨武禹襄继承和发展了王宗岳的学说这一课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分析如下:
一、规定了身法的具体要领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和谐的运作,达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的境地。因此,对手、眼、身、腰、步都需要有具体的要求和准则。王宗岳在《太极拳论》等文中提到的身法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腹内松静,尾闾正中”等等。这都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尚欠完备系统。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书香门第,他幼读诗书,兼习弓马格斗武技,深知射箭能否中的与身法是否正确至关重要,士子执笔写字也讲求身法。太极拳能否练好,身法是根本。因此,在王宗岳拳论基础上,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规定了“身法十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腾挪、闪战。后来郝月如又增加了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将身法规定为十三条,要求各条身法必须一一求对,一处不合,全身皆乖……虽千变万化,总难越出此身法也”(郝月如《武式太极拳要点》)。后世研习太极拳艺者,虽然有所损益,但基本要求仍然一致,并无太大出入。这些身法要领不仅习太极拳者视为圭臬,其他武术也多采用。
此外,在《十三势行功要解》等文中武禹襄提出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等等讲的也是身法,或与身法有关,应相辅相成,而非各自为政。
我国武术专著,自明代中叶之后,佳作竞相面世,对身法虽有要求,但都缺乏完整系统。武禹襄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规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身法要求,不光是对太极拳的一大贡献,对中国武术也是一项重要贡献。
二、深化了动静开合的内涵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段话是从宋儒周敦颐(1017—1073)《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生阴,静极复动”中衍变而来的。“动之则分”是“开”;“静之则合”是“合”。太极拳法处处不离开合,然而这种“动静开合”在太极拳术实践中又如何予以体现呢?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提出要“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拳势运作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静而不滞,动而不乱,动静相宜,内外合一。拳势运作紧凑绵密时,应气势凝聚,形体和谐,招式合拍,防守封闭,无懈可击,大气磅礴,稳重如山。打手技巧着重于走化。拳势运作开展时,应富于变化,流畅飘逸,动如波涌,顺达空灵。打手技法着重于发放。在《十三势说略》中,武禹襄还提出“每一动……不外起、承、转、合……转接要一线串成。”起承转合是过去对士子习作律诗绝句的要求,对此古人多有解释。元范德机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眷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是对起承转合的具体规定。清刘熙载《艺概》的解释是:“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其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问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强调起(句)合(收尾)要相互照应,中间的承(承上启下)、转(变化),也要与起、合相适应。武禹襄把这些要义衍化引入太极拳的演练和打手中。每一拳势的开始(起),运作(承),中间变化(转)和结束(合),都有了具体要求。起势要聚“身虽动,心贵静(精神贯注)”,“承”要衔接自然,转要富有变化,合要合拍到位,并为下势“搭桥”。拳势做好起、承、转、合,才能首尾有序,饱满无缺,富于变化,而不至于浮滑潦草。
《王谱》中的“动静开合”之说比较抽象,练习者不易掌握,武禹襄予以具体化,形象化,深化了《王谱》“动静开合”的内涵,先求有形之着势,再求开合之劲用,便于练习太极拳的人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拓展了应用技术的习用之法
太极拳作为拳技,当然离不开技击。然而,它不同于上阵杀敌的军旅武艺,更不同于江湖豪客争强斗狠的手段,它是民间人士的健身自卫术。生当康乾盛世的王宗岳在《太极拳论》等文中充分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因而,其技法原则是“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走以化敌,粘以制敌,应用之术是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武禹襄所处时代虽与王宗岳不同,但两人的社会地位基本相似,因而武禹襄所著拳论,在应用技艺方面秉承王氏宗旨,拓展了应用技艺的用法。
由于太极拳的技击特点,以及打手练习的需要,在跌打踢拿等传统技法之外,又派生出一项“掷法”,就是发放的技术。这一技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伤人,符合制人而不伤人的精神,因而后人在太极拳打手中强化了这项技艺的训练,要放得远,发得脆。对此,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提出“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要领。其传人李亦畲依据这一论述,发展为“五弓合一”之说,著有《身备五弓解》:“五弓者,上有两膊,下有两腿,中有腰脊,总称五弓。五弓者,总归一弓,一弓张,四弓张,一弓合,四弓合;五弓为一弓,才能实用。大弓张,四弓张,大弓合,四弓合,总须节节贯穿,一气呵成。方能人为箭,我为弓。”他还亲手绘制了《太极五弓图》传世(图1)。把人的身体分别看成五张弓,身为主弓,四肢为辅弓,以腰为轴,上下相随。于是五弓合一成为练习内外整劲的不二法门,成为武派传人拳法经典。谈到这里须请读者注意,要知人体与弓箭并不相同,“五弓合一”是古人借张弓射箭的机理来做比喻。我辈练习时,应在意的指导下求其劲,而不是仿其形。
在用劲节节贯穿方面,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要解》中说:“发劲须沉着,专注一方。”在《十三势行功要解》中又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前进后退,乃能得机得势。”后人称此为“九节劲”,成为整体发劲的要领。郝月如在《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中把五弓合一与上下相随作了归纳:“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于脚根,注于腰问,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如弓把,脚手如弓梢,内力要弹性,方有放箭之力也。”这些练法和要求,后世太极拳家视为准绳,其他武术家也多借用。
在拳势运作和打手动静刚柔相互转换以及如何合己从人等整体活动方面,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提出了“虚实说”,强调“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李亦畲在《五字诀》中作了补充:“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还绘制了《论虚实开合图》(图2),说明了虚实的重要。平时走架应练习轻灵闪倏之劲,体验内劲“忽隐忽现”的虚实变化,与人打手应练习突变猝发之劲,是对敌的“忽隐忽现”虚实变化。为了练好虚实清楚和相互转换的功夫,武禹襄还将“腾挪、闪战”列入身法要领之中。太极拳史论家徐震在《太极拳五咏》中写到:“闪战基腰运,腾挪赖步轻”,两者是练习小力胜大力,避实击虚的心法。以虚实变换作为太极拳的技术核心,深化了《王谱》阴阳刚柔变化之理。
对十三势的具体运用,武禹襄著有“敷、盖、对、吞”《四字秘诀》,李亦畲著有“擎、引、松、放”《撒放秘诀》,郝月如著有“引、化、拿、发”《四字诀》及《操手十五法》,从而拓展了太极拳应用技艺的习用方法。
四、提倡身心双修和具有良好之品德风范
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详解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明确地提出了修炼太极拳是为了“益寿延年”。益寿延年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更是太平盛世人们向往的幸福之舟。据此,武禹襄提倡修炼太极拳要心静、用意、蓄神、养气和形顺。行功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神舒体静”、“‘以气运身,务顺遂”,把内在的意、气、神和外在的形体运动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足合,足与腰合,“六合归一”。走架打手要心静、意专、气畅、神舒、形顺;以形传神,通过手、眼、身、腰、步拳势动作以表达内在精神的丰富内涵。于是太极拳形成了内意的锻炼功法,成为最佳的健身运动,男女老幼,个人集体都可操练,强身健体,乃至益寿延年。
太极拳虽为强身健体及因敌应变而设,但王宗岳、武禹襄所作拳论却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结晶,因而研习这些理论有助于良好品德之形成。
我国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古人非常重视个人品德的修治。武禹襄在《王谱》基础上依据儒家经典,提出了修炼太极拳有助于品德修养的三大要素:心静、身正、养气。
强调修身齐家之大道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地谈到:“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阐明心静在学习和处理日常事物中的重要。武禹襄在所著拳论中教导练习者要“身虽动,心贵静。”其传人李亦畲更把“心静”列为《五字诀》之首,认为“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静而后能定(精神专注,目的明确),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潜心研求),虑而后能得,有所收获。
“心常清静则神安”(明《养生四要》),始能务实好学,虚心求益;才不会滋生弄虚作假,自吹自擂,江湖拳师肤浅暴戾之病。心静始可心正,胸襟坦荡,见识高超,宽怀大度,能容人之所难容之事,常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语,下同),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经世致用,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做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
“心正”才能“身正”,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提出“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不偏不倚谓之“中”,故拳势运作要适中,无过不及,不温不火,妙在恰到好处。“正”是端正,无凹凸、缺陷、断续等病。练太极拳走架打手应当如此,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不是也应当如此吗?孔子曾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讲的是“正人先正己”,为人正派(身正)是根本,小则修身齐家,大则报国惠民,凡所作所为辄能令人敬佩者,无不有赖于己身之正。
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气以直养而无害”一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这里说的“气”是指人的气质和意志。孟子要人们培养“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伟大的正气)。这种“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在古人看来是壮志凌云,忠勇爱国之士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精神,应存养勿失。从“心静”寡欲做起,进而“持躬以正,待人以诚”(清抗英名将葛云飞所作自勉联)培养浩然正气,才能“任事唯忠,决机唯勇”(同上),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壮丽事业。
“心静”,“身正”,“养气”三位一体,研习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个人良好道德风范之培养,有益于和谐社会之构建。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普及和发展,其效能主要体现在健身、应用和修养三方面。这些效能的形成,是历代太极拳家辛勤耕耘所致,其中武禹襄起着承前启后的主导作用,所著拳论不仅是太极拳的经典,也是中华武术的经典,因而对武禹襄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日益受到武术界的重视。本文所谈十分肤浅,权作引玉之砖,希望研究者有更多好的文章问世,以利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造福于社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