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体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最具有特色的功夫。它的魅力在于能潜移默化人的内在精神,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最高境界。从太极拳的创建到现今,经过先贤们的不断充实和润色,使其更趋完善,形成长盛不衰的拳种,这自然有其独特的道理。

太极拳的完美,不仅在于它有精妙绝伦的技击功夫,更具有深奥、精辟的经典理论,显示了太极拳的完善体系。这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是不多见的。

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太极拳经典著作,有《张三丰.太极拳经》《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这些经典理论各具特色,他们从各个侧面阐述了太极拳的真谛,从而达到育人传经的目的。还有一些经典理论,如《太极法说》,此本乃先祖全佑府君拜门后由杨班侯老师所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也是练太极拳必修的课程。我个人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先圣宗师们用积累的毕生经验,写下的传世不朽的名作。每个喜爱太极拳的人都应该努力学习。遗憾的是,这些经典理论并未受到很多学太极拳者的重视。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

1.文字深奥,没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不太容易读得懂,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理解。

2.缺乏理论联系实践,没有经过明师的指点,并经过艰苦锻炼,不太容易从中得到启发。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

3.现在练太极拳的人,限于生活条件和时间限制,一般都侧重于外形(即拳架的练习),而忽视基础。因此,也就无法进入深层次和高级别的境界,更不能对传统理论理解和研究。

有鉴于此,我想必须唤起大家对传统理论的重视,这对发展太极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使大家能对经典著作有所了解,我选几篇著作中重要的章句,谈些个人意见,作为抛砖引玉,我仅希望我的文章能引起大家对经典理论的重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其中不免存在谬误之处,也希望大家提出批评与指正。

《太极拳论》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对于学习太极拳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可以归纳成练太极拳的四项法则。如果脱离这四项法则,要练好太极拳是十分困难的。

一、“轻灵”

“轻灵”是练习太极拳首先要遵守的法则。因为“轻灵”是根据太极拳原理而制定的。“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的。太极拳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它包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自然现象。重与轻,静与躁都是相对的。重与轻是物理现象,静与躁是生态现象。

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用于太极拳的修炼。假设我们想在练太极拳时达到“轻灵”的目的,重要的应该是掌握重心,也就是分清阴阳的关系。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太极拳为道家的行功,注重武德的修养,注重的是内部的修炼,而不是外部的刚力。这就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的重要区别。

如何才能在练太极拳时达到轻灵的目的?我个人认为,重要之处在于必须使整个身躯保持中正。正如《十三势歌诀》中所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我注意到,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不知道“顶头悬”的方法和它的重要意义。如果身躯不能保持中正,那么是很难达到轻灵的要求的。太极拳不应有刚强激烈致人死地之意,所以称为“仁术”。初学者必须时刻注意,才能中规中矩,这样练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太极拳要注意三个要点。

(一)不用气,用气则滞。这里的“用气”指的是在练拳时,运气必须平和,不能浮躁、急骤。如果浮躁、急骤必然导致动作失调,不能达到“气沉丹田”的要求。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至理名言,也是学太极拳必须遵守的准则。

要达到上述标准,重要的是在练拳时,必须始终保持“静”的状态。《曾子.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简单地说,就是包括“定、静、慧”三个阶段。就是说,在练太极拳时,要保持精神状态高度集中。我父母马岳梁、吴英华将此称为“松静反应”。

松静反应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作用的亢进。凡是在练拳时全身愈是松静,其所表现的迷走神经反映愈是明显。在生理上,与松静反应相反的是警觉反应(alarm rcaction)。这是机体由于外界刺激而发生的反应。生命存在的本质在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adaptation)。没有这种应激反应,也就没有生命。但应激过强或长期的应激,是机体种种疾病发生的根源。大家都承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过多的刺激,引起一些常见病发率明显上升。现以浅显的例子解释应激反应。任何人如在深山中突遇猛虎,必然产生强烈刺激,机体立即出现应激现象,表现为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血压上升,汗毛竖立等。这是生命在特殊环境下,为了保存自己,准备进行生死搏斗的警觉反应。这个反应的特点是交感神经兴奋,体内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外来的刺激是复杂而多种多样的,有轻、重、短暂和长期的不同,但都能由大脑皮层,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引起交感神经作用亢进,产生一系列症状,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缓急的不同。这就是现代医学上著名的西莱氏的应激学说(adaptation aymdmme)。与警觉反应相反,练太极拳过程中出现的是松静反应,主要表现在迷走神经作用增强。我们在一组长期练太极拳的成员中作调查,发现在练拳者中分别出现以下各种现象的百分比为:口水分泌增强的75%,皮肤发热的92%,出汗的68%。肠鸣或排气增加的70%,噫气的75%。多数人练拳后血压并不上升,心跳亦无加快。这些都是迷走神经兴奋的明显证明。迷走神经就是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同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又称作植物性神经系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使心跳变慢,生理学家形容前者是马鞭子,后者是缰绳。

二者主要不同点列表如下:



现代医学证明交感神经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的刺激,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动过度、神经衰弱以及其他一些所谓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这也是长期受外界或内在的刺激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的后果。既然太极拳练功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而迷走神经对交感神经有制约作用,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练太极拳对许多慢性而服药不易见效的疾病会产生显著疗效。

松静反应的本质就是“静”。人的思维是极为复杂的生理想象,要使思维活动高度集中,完全投入于一种运动中,需要有高度的定力。在中国哲学思想中,无论儒、道、释各家,在思维活动和学术中,都对“静”的要求非常重视。

《老子.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妙。”

释家说:“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所以,“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必修的境界,而且是高级境界,是无论做什么学问都必须达到的重要阶段。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1.身静:呼吸平稳深长,即“气沉丹田”。丹田有三,脐下为下丹田;心窝为中丹田;两眉之间为上丹田(见《抱朴子.地真》)。气沉丹田是指精神含蓄。《黄庭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房之中神门户。”其道理即在于此。

2.心静:指动作轻灵贯串。中国古代以“心”为精神上之主宰。动作轻灵贯串,即表现精神上已能高度集中,无旁骛之弊。

3.意静:指身舒展自然,即为无为之至高境界,不是简单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而且需要有极高的“悟性”。

静是轻灵的根本。轻灵也可作“柔”的解释。《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极柔软而后极坚刚。”武术由刚烈到轻柔,无疑是进入了了个新的高度。

我在《太极本义》中,试图用勾股定理去解释太极拳中的各个准则。

“轻灵”我认为可用准确、精密、灵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解释。

准确度(Accuracy)是指练太极拳时,每个姿势必须准确,要求“虚实宜分清楚”,不能练得含糊不清,也不能任意更改,因为太极拳的拳架是经前人千锤百炼流传准确度下来的。

精密度(Precise)是指练太极拳时,动作必须一致,其误差不能太大。例如,每日练拳的手法、步法都要求一致;每次练习时,一趟拳从何处开始,练完后仍应回到原来的位置。

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1.得机得势,要求练拳时要完整一气,不能有断续处,有断续就形成“散乱”;

2.懂劲,其要点是“虚领顶劲”,即是做好“顶头悬”的关键动作。这二者是相关联的,其纲领是“灵敏”,即处于“弦”的位置。学者应仔细揣摩其要点。

(二)不用力,用力则断。太极拳并非不用力,而是不用浊力,即爆发力。因为爆发力易发难收,不易连贯,容易产生“断”的弊病。力在力学上是“矢量”,它与速度存在相关的关系。不同的人,力量的大小、速度是不同的。如果在等速度的情况下,力量大的总是能胜过力量小的。故在武术中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与之相反,太极拳则不以力取胜。而是以“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形式胜之。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学者不能不查。

(三)不用法,用法则尽。这里说的法是指人为的,刻意追求某些不正确的练法或不好的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太极拳崇尚自然,以养气蓄劲为重要的练习形式,要求柔中蓄刚,刚柔杯济,精神内敛,形神合一。《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极柔软而后极坚刚,能呼吸而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对于初学者不能无法,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初学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太极拳论》中讲的“轻灵”,并不是单纯指在练太极拳时不用力,而是指不能用爆发力。

“轻灵”也绝不是松懈,有些老师在教学时,常用“放松”或“松一些”的词语。我认为,理解“轻灵”的准确意义,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个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要把松与紧的火候拿捏得非常准确。
我认为松懈和爆发力,都会导致“双重”的弊病,是练太极拳的大忌。练太极拳要求推出的掌或击出的拳,都不是伸开或握紧的。拳虽握但不能握得太紧,中间应留有空隙。掌不伸直,掌心要稍有内陷,手指也不能并得太紧或太放开,以避免双手弊病的发生。

步法也要求轻灵。有许多初学者在步法上容易犯不准确的错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也就是说练太极拳时,迈步要像猫走路时的样子。猫走路时腿略抬起,然后有一缓冲的动作,再用脚掌轻柔地放下。我们不得不为古人观察力的细微而折服,但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它的重要性?

应该说明,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拳术,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太极拳内在的修养是最难练的。既然难练就更需掌握正确的练法,而正确的练法自然来自理论。

任何学问,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它们的理论均来自于实践,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的经典理论,是先师们的实践总结,是我国武术的瑰宝。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学习,而且具有继承发扬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轻灵是练太极拳必须遵循的准则。有诗为证:

一叶扁舟入大江,下上簸荡任漂行。

但凭巨浪来掀动,我自巍然泛归航。

二、贯串

太极拳是具有特色的拳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高度注重“贯串”的特殊性。

(太极拳论)中说:“一 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说明“贯串”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必须连贯,中间不应有停顿和滞留的行为

(太极拳论)说:“无使有缺陷处,无使用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如果有缺陷、凹凸和断续等弊病,就不能形成“完整一气”和“得机得势”。

产生这些弊病的后果,即产生“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什么是“缺陷处”’练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尾间中正、沉肩坠肘、松腰垂臂、裹档含腚、气沉丹田。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等。这些都是练太极拳必须时刻注意的要点。

我观察了许多的初学者,他们都不了解这些要点的重要忭。一些练太极拳者常挺着胸练;还有口光外露,塌腰紧胯者也很多。毫无疑问,这些弊病会影响修炼的功效。

“断”的产生,常表现在动作过人、过决或过慢之中。动作做得人,不仅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也不能很好地复原。而平衡衡是练太极拳一个重要的原则。譬如,如果动作过大,尤其是步法,足很难复原的。在无奈之下,练习者必须将步子复原分成两部分,即先拖一步,然后再复原。如果动作做得过低,你就无法迅速复原,导致必须将身体俯下一点,再收回步子。这样经过调整,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于是“断”的弊病就产生出来了!

同样,动作做得过快或过慢,也同样会产生“断”的弊病。太极拳是一项非常注重均衡的拳术。无论力量、速度和动作,都要求做到相对一致。譬如,初学者盘一套架子,大致要求20—25分钟。随着动作的熟练和功力的提高,可以相应调整到20-40分钟。但绝不要超过45分钟。对于时间控制,必须是在均匀的速度下进行的,不能有忽快忽慢的现象出现。因此,盘架子时必须将时间调整到均衡的状态,其原则是绝不能有停顿。

盘架子吋必须严格遵守上面讲的几项原则,这样就可避免缺陷、凹凸、断续等弊病的产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力量

练太极拳必须遵循“轻灵”的原则,不能用浊力。浊力也会产生“断”的弊病。因为浊力的发力是和所用的力量、速度相关的。以“搬拦拳”为例,如果用浊力,就不容易控制时间、力量、速度和位置。如果你不能控制,就会失去平衡,更容易受到攻击。

力量应用的原则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说力量的应用足虚实兼有的,所谓“沉着松净、专主方、支撑八面”。

3.行气

贯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与“气”的运行密切相关。《十三势行功心解》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练太极必须重视”气”的调节,即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

以上所说的都是“贯串”的基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引证的“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贯串对于各个层次中的太极拳习练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即所谓“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贯串的涵义不仅足在练拳时的手、眼、身法、步,更为重要的足在于“意念和神韵”,尤以后二者更为重要。如果,意念和神韵不能贯串,那么外形也是无法很完美地完成的。

至于说身形.如要达到贯串的要求,必须注意腰腿的协调,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得机得势”和“虚实清楚”。练太极拳必须注意幣体的重要性。我在(上极本论)…书中,用“体制…‘浑成”和“神韵”三者的关系描述“9T串”的相关性。

体制:太极拳的。犊氖足强调“神舒体鳖静,松净自然,内固蕴:精神,外示安逸”。这 是人极拳的重要原“画广则,如果脱离这一原则,就不能体现太极拳的特征。

浑成:浑成包含着整体,即内在的精、气、神和外在的丁、眼、身法、步。整体的概念即是整套长拳必须使内在和外形成为一个连绵不断的浑然一体。不能有断续和缺陷,有不断续和缺陷就破坏了整体的完善。

其次应该没有雕琢的痕迹太极拳必须自然无为,所谓”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没有迟重的感觉。

神韵:练太极举重要之处在于它的内涵。即“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练太极拳不单纯表现于外形,而着重于精神、意识和外形的统一,这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精神和意识的支持,就没有良好的外形;没有精准的外形,就不能培育内在的精神、意识.学者不能不仔细揣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