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意大利授拳已十数年,随着这里太极拳的普及近几年笔者耳闻这里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吴式太极拳架前俯的质疑增多。笔者在《武魂》2004年第11和12期发表《“斜中寓直”引起的争论》后,拳友们著文各抒己见,使笔者获益匪浅。现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思考,对吴式拳架前俯的“斜中寓直”,再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2005年9月下旬,有四名意大利拳师分别从二三百公里外的不同城市,找我求学吴式太极拳。四人首发问话竟都相同“您教的吴式太极拳是否也是身体前俯?”继而谈起他们对吴式身体前俯拳架的质疑,明确表示“我不学身体前俯的太极吴”。
似乎不能责难这四个老外不懂太极拳,此四人研习教授杨、陈太极拳,少者七八年,多者十余年矣!他们观吴式身体前俯与已学杨、陈太极拳大异,而所读太极拳书籍的要领中,又皆无身体前俯“斜中寓直”的提法和解释,故而大惑不解是正常的。
笔者曾受业杨禹廷先师多年,单独面听教诲;也求教于吴式拳师刘晚苍先生,终列八卦掌师王荣堂先生门下;也间或受过吴式拳师曹幼甫先生教诲。现身居异域,习教太极攀多年,至今独守吴式一家。然与其它“立身中正”的太极拳流派相较,面对众多外国拳友的质疑,深感身体前俯的吴式,虽然孤芳自赏但毕竟知音难觅。郁闷之余,自不免对“斜中寓直是吴式太极拳的独有理论”之说产生了一些疑惑。以下拙见,吐心中所想,质疑”斜中寓直”身体前俯拳架,非有他意,只为研究太极拳术,而求教国内诸师友而已。
(一)“立身中正”是所有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自太极拳面世以来,王宗岳先师以降,“立身中正”为各版本太极拳谱和经典论著奉为首要: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虚灵顶劲......不偏不倚......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虚灵顶劲......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愚“也”;莫另作《太极拳解》重申“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支撑八面”。对这一点李亦奋畬曾多次薯文阐述。
后世历代太极拳师及书籍,对“立身须中正”要领,一直或重申,或阐述,或发挥,举例如下:
杨澄甫师口述,张鸿遣先生笔录的《太极拳之练习谈》说:习太极拳须“身躯宜中正而下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
吴式门人也屡屡强调“立身中正”。杨禹廷老人在其]924年初稿,经三十七年披阅增删,于l961年11月在北京内部出版的《太极拳动作解说》53页写道:“但总的要求身法不外‘中正安舒’四个字。从定式(即静止姿势)看自顶至尾闾要保持中正,过去讲‘尾闾正中神灌顶’总之不外维持人体自然端正的体态而已。只有立身中正才能更好的维持身体的重心。......在动势(即运动时)也应注意保持身体中正......”,54页上,禹廷老人说“二是能保持姿势中正,安舒”;在59页,老人还说:“重心稳定与否,绝大部分决定于身体是否中正。如果身体偏斜,重心自然不易稳定”;该书66页禹廷老又道:“躯干要求立身中正,就是要求脊椎要自然的成直立状态不能倾斜,也不可造作姿态,以安舒中正符合自然才对”;73页上 禹廷师解释:“练习推手和盘架子一样......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重心稳定与否,绝大部分决定于身体是否中正。如果身体偏斜,重心自然不易稳定”。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发行的吴英华和马岳梁二师合著的《正宗吴式太极拳》15页载:“(一)虚灵顶劲(顶头悬)......做好这一动作的最简单方法是练习时头项与地平线垂直......;(二)尾闾中正是顶头悬的延续动作,只要顶头悬做好了,脊柱自然会正(中正下偏或下偏不倚)直。所以说:‘尾闾正中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该书25l页,吴、马二老说:“......拳论上特别提出‘立如平准’,平准就是天平这样头与脊柱垂直,虚领顶劲自然形成”。
1988年2月出版,人民体育出版社汇集五大流派太极拳名家著述的《太极拳全书》453页所列吴式太极拳一章,徐致一师写道:“悬项在术语中叫做‘顶头悬’又叫做‘虚领顶劲’,是说头顶与地平线应当保持垂直的姿势”;
上海出版社1998年出版,吴彬任编委会主任吴式太极拳名师李秉慈任编委,由北京武术院编写的《燕都当代武林录》“吴式太极拳”一章,介绍禹廷老人“拳术姿势,动作,理法的独特优点”时说:“1、中正安舒。身体的中轴线,重心保持垂直在步法组成最大的支撑面积内最佳位置上,得机得势而稳固”。
从上述可看出,吴式门人对“立身中正”要领从无异议,屡屡确认“头顶与地平线垂直”,“自顶至尾闾要保持中正”。其实,即使同属内家拳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也都要求立身中正而忌前俯后仰。因此,“立身中正”是各式太极拳都遵崇的共同要领。
(二)讨论的提出、焦点和意义
1.讨论的提出:一是缘于吴式太极拳定型人之一吴鉴泉师系列拳照身体前俯;二是缘于近年国内吴式获奖者拳架之前俯度远超禹廷、英华、岳梁诸老及培生、秉慧诸师等几近中正的拳架;三是缘于海外拳友对吴式身体前俯的质疑。
相较l931年杨澄浦师的杨式定型拳照,及陈武孙等各式太极拳,这种身体前俯现象唯见吴式一家而已、风闻身体前俯源于“斜中寓直”理论,即拳架保持自顶至尾闾呈一直线而身体前俯。
在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上,“斜中寓直”与“立身中正”相违。由此而引出了“太极本是同根生,何以正俯竟不同”的疑惑。
2.讨论的焦点:在自顶至尾闻保持一直线的要领上,太极攀界从无争论。讨论的焦点是:这条直线是垂直地面的“立身中正”?还是向前倾斜的”斜中寓直”?
由此带来 系列需澄清的问题:
(1)这种相违是风格特点各异的体现?还是基本要领的是非曲直?(2)“斜中寓直”是“吴式太极攀的独有理论”吗?还是为“身体前俯”强作解释的托辞?(3)吴式门人是否应该继续默守“斜中寓直”?
顺便说一句,有人试图用“斜形中正线”一新词代替旧有的“斜中寓直”,我以为不妥。因“斜形中正线”一词不符合中文语法,使人没法理解。词中的“斜形’表示倾斜,”中正”意味垂直,二者相互矛盾。省“直”字而仅用“线”字,则失去对线存在的形态描述。拄词义说“斜形中正线”的准确意思是:“倾斜并垂直的任意形状线”。笔者建议如换用倾斜直线的“斜直线”一词替代“斜中寓直”,倒是简而不失原义。
3.讨论的意义:
从禹廷英华和岳梁三老拳照,培生及秉慧二师录制的VCD看出,吴式太极拳面世近百年后,经三、四代门人完善,身体前俯度明显减小,已近中正,“抖中寓直已无人提起。但因近二十来,太极拳普及世界,作为领军中坚,中国近年获奖的吴式门人拳架前俯度恢复甚至超过当年鉴泉宗师的拳照。因而,引起海内外拳友对身体前俯的“斜中寓直”质疑增多。现在,需要我们客观冷静地重新审视和思考“斜中寓直”,为完善发展和推广吴式太极拳,做出我们这一代吴式门人应尽的贡献。
(三)“‘斜中寓直’是吴式太极拳的独有理论”吗?
1.“斜中寓直”一词未见太极拳经典理论和传统拳谱
几乎全部的太极拳传统拳谱和经典论著从未见有“斜中寓直”的提法和阐述。
由中国武术协会审定,沈寿点校考译,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太极拳谱)是收录传统太极拳谱较多的一部书。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太极拳全书》是囊括五大流派名师分別撰写的太极拳技术专作。但查遍两书均末见‘斜中寓直”字样和提法以及拳架和推手发劲需要身体前俯的阐述。
2.“斜中寓直”一词亦未现吴式太极拳师的经典著作
“斜中寓直”理论究竟出于何处何人何时呢,既然有说”‘斜中寓直’是吴式太极拳的独有理论”,只能从吴式理论经典人手查寻。
1961年出版的禹廷师《太极拳动作解说》,1994年出版的英华、岳梁二师合著《正宗吴式太极拳》,以及l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大流派太极拳名师撰写,包括徐致一师所著吴式太极拳一章的《太极拳全书》,应都是较具权威性的吴式太极拳著作但两书一章里,却都没有“斜中寓直”或“‘斜中寓直’是吴式太极拳的独有理论”,以及发劲需身体前俯的字样提法和阐述。
“斜中寓直”可能出现在,1913年吴式太极拳面世之时或以后的短文里吗?可自那时至今,除某些武术杂志极少的短文只言片语外,从未见“吴式太极拳的独有理论”“斜中寓直”的专论详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