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太极拳,首先要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与决心。有了信心与决心,再加上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就会“有志者事竟成”。根据我的经验,自学太极拳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先学较筒单的拳式,例如二十四式太极拳。二十四武太极拳虽然简单,但太极拳的特点和套路中的主要动作及动作要领等,基本上都能体现出来,如果学好了就为深入学习其他各式太极拳打下了基础,并摸出了一些自学经验,打开了自学门路,还掌握了一种方便和很好的健身运动。
(二)各动作的方向要准确。假定书中的正面是南方,那么其后就是北,其左就是东,其右就是西了。动作的定势如果不是对向正方向,其偏向的角度要搞清楚。学者面对书本,其方向与书中动作图片的方向相反,这给学练者在掌握方向上带来了困难。对搞不清方向的某个动作,学做时可背向书本并转过头来看书。动作说明中常有手臂向内或向外旋转的字样,手臂内旋是指大拇指向手心方向转,手臂外旋则相反。手和脚的前后动作路线。书上都用线条标记了,这些线条要搞清楚。套路运动的起势和收势,都在同一方向和同一位置上。
(三)太极拳每个动作都是在全身各部分统一协调配合下完成的,即“一动无有不动”,这使初学者常常顾此失彼,动作配合不起来。这是太极拳比其他拳种难学的主要地方。对此,学练者可将各个式子中的主要动作先学准确,主要动作学对了,其他动作就不难掌握。或者将难做的动作抽出来,与前后动作单独连贯起来做,弄懂后再加入整套动作中统一做。太极拳的特点和总的要求、要领,都体现在各个动作中,每个动作做准确了,这些要领、要求也就容易掌握了。
(四)对套路动作从头到尾依次对照书本学习,不是一两次就能学得准、记得住的,需要反复多次,每次都可能发现没有学准确的地方。随着次教增加,不准确的动作会一次比一次少,直到离开书本这根“拐杖”,各动作都能连贯而准确地完成,这时就可离开书本自行练习了。但练习一个时期后又要从头到尾对照书本检查,可能又会发现有练错或练走样的地方,这时就要再次结合书本学习,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五)如有机会可向拳师请教或观摩别人演练,多和别人交流学习心得。但是自己的动作与别人做的或说的如有不同时,不要随即依照别人的动作改变,要先对照书本查证,随后才确定改否。因为虽然是同一拳种,但经过各师傅多代传授后,会或多或少各自走样以致有所不相同。
(六)学习太极拳期间,要配合学习其理论。太极拳是综合性多功能运动,涉及的学科较广,理论丰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行动原则,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能使人获得强身、健脑等多方面收效。故能否学好太极拳理论,直接关系到能否学好太极拳。又由于太极拳是内家拳,因此身体内部的功夫比外部肢体上的功夫更为重要。内功中的心神意气和肌肉关节的调练严谨周密,这些东西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领会,如果通过理论学习懂得了内功调练的要领和其重要意义及科学原理,就可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
(七)要注重内功的修炼。太极拳是内家拳,如古典拳论中说的,“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它的外形动作和姿势等,都是其心意指挥和内功调练下形成的。外功的正误好坏,决定于其内的调练。太极拳之能防病、治病、强身、健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也是其内功,因此练好内功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如果只模仿外形动作的神韵,是得不到太极拳运动多种功能的效益的,只能起到太极式的徒手体操作用。内功中特别重要的是心情宁静而专一,专一干动作要领或技击用意引导动作,其次是肌筋骨节尽量放松和深长匀缓的腹式呼吸等。内功练好了,外形动作和姿势就会随着好起来,其神韵和风格也会出现。
(八)太极拳的技击理论和每个动作的技击作用,不论学者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健身还是防身,都需要知道,只是知道的深浅程度不同。太极拳每个动作,都是从功防技击需要和太极拳术的特点与要求而精确设计制定的,如果不了解太极拳术技击特点、要领和各动作的技击作用.动作就很难准确。也练不活,更谈不上用了。太极拳的独特而巧妙的技击术及其理论,学者一旦了解甚至掌握,就能够引起其兴趣,从而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