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意导动,不用拙力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意识支配的。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也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把全神贯注到动作中去。首先做到“松静”,即:使中枢神经“静”下来,周身肌肉关节放松下来。在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要保持中正安舒,举手投足,均要轻松柔和,不用拙力,不是僵劲,即所谓“用意不用力”,做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以静御动”, “动中求静“。经久锻炼,即可收到“外示安逸,内藏坚刚”, “意动净随”,手到劲发的锻炼效果。
二、虚实分清,轻灵稳定
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在虚实变化中进行的。古人把虚实,用阴阳作代表。太极拳家在总结练拳经验中说: “一举动,周身惧要轻灵,尤须贯穿”。只有分清虚实,才能稳定地把握身体重心,求得轻灵。因为每个姿势的变换,都贯穿着身、步法、手法的虚实变化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如果虚实变化不清,进退变换就不灵,就不能达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轻灵沉着的境地。初练太极拳首先要弄清两褪的虚实变化,进而明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处处总有一虚实的深刻道理,只要一动,就分虚实,这也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的含义所在。
三、上下相随,动作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体育项目,拳论中说练拳时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些都是对周身协调,手足呼应关系所提的要求。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协调,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位紧密配合,离开“一腰为轴”的作用是办不到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腰一动周身俱动,否则全身劲力不整,不协调,会出现呆滞散乱的现象。
四、圆活自然,连贯柔和
太极拳架式平稳舒展,动作是以各种弧和曲线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自然,衔接和顺,各式节节贯通,—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架式没有忽起忽落得明显变化。在练拳过程中避免“缺陷处”、“凸凹处”、“断续处”和直来直去的现象。通过弧形锻炼,有利于体现圆活自然,柔和连贯的特点,使全身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所以久练太极拳者,均有“流汗而不气喘”的体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五、动作呼吸,自然结合
太极拳呼吸深长细匀,通顺自然。初学太极拳的人,首先要注意保持自然呼吸,这就是说,在做动作时,练习者应照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进行呼吸,该呼的呼,该吸的吸,动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约束。
随着练功的时间增加,动作熟练,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合乎自然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型求,按照“动之则吸,静之则呼”,“开吸合呼”的规律,使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这与我们在生活、劳动以及其它运动中的习惯和生理需要一致的。前人太极拳家总结出“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以意行气,非以力使气”的经验。这就是说动作呼吸要力求自然协调配和,不可机械兔强。再就是动作呼吸要因人因势而异,不能强求一律。要保持呼吸的自然顺遂,不能违背呼吸的自然规律和“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以免有害身体。
练习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一、头:头顶正直,用意虚虚领起,不要前俯后仰,左偏右斜,如悬于半空,术语叫“立顶”、“虚领顶劲”、“顶头悬”。下额自然内收,口微闭,舌抵上腭与上齿之间,眼神随身体转动,注意前方或随手动。
二、颈:自然竖立,肌肉不可紧张。
三、胸;胸要含蓄,不可外挺,也不要过分内缩,应保持自然。含胸则能气沉丹田。
四、背,背部肌肉自然放松,背要舒展拔伸不可弓背,含胸拔背是互相联系的,如是才能收到“来往气贴于背”“力由脊发”的锻炼效果。
五、腰脊: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力量之源,无论进退转换都离不开腰的作用,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求“松腰”,不可前挺或后弓,要保持“立身中正”,以保持在运动中运转灵活,重心稳定,发力完整。
六、肩,保持松沉,切忌上耸,也不可后张前扣。
七、肘:自然松垂,不可外翻或扬起,两臂自然弯曲,保持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意。松肩垂肘两者联系紧密,否则气浮于上。
八、臀胯:臀要敛收,谓之敛臀或溜臀。胯要松,以保持下盘稳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