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当前位置:汉程网 >体育 >武术 >八卦掌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源流 据传,八卦门源于四川峨眉山。其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既为肃王府侍卫董海川(河北文安朱家坞人,约1813-1883年)。董海川在江南游历时,初学罗汉拳,后游历江西龙虎山,而后来四川的峨眉山,得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动作,不断丰富、整理、完善了八卦门拳套。

董海川之后,相继又有李振清等(河北霸县苇加营人。世人称二大师付。死于义和团运动。李所传是阴阳八盘拳)就八卦掌的传播演变来看,大都是带艺投师,各人从事的武术流派不一,因而表现出来的套路也各异。在传习中,出现了先天八卦掌,也俗称”老八掌”;

后又出现了后天八卦之说(运动路线多以直来直往为主)。董海川授徒也因人而异,从掌形、套路等也各不相同,再加众弟子演练中的创新,形成风格不同的套路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名称,使八卦门大放异常彩。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而言。很难明确八卦门产生的具体年代和创于何地。就董海川去世后第二年的碑文中有:”及长,遍游四方,过吴越巴蜀以东各名山大川,无不历临,技奇以壮其怀”。”请艺——达官等及千人,各授一艺”。可见,董海川所习八卦拳有是在(巴蜀)四川学来的。后跟他学武的不下千人,盛极一时。

董海川的另一位师弟李振清,则言在南方董梦鳞处学来。李学艺时,董师已家传三代了。推之,此拳当在清初就有了。
据河北省武术挖掘组提供的资料,有位高仙之的僧人(河北邢台人),也称是从峨眉山学来的”硬八卦”,在保定传河北饶阳北韩村的王绍先等。又有在北京的田回师傅(天津塘沽人),所练习的八卦掌,也是清初从峨眉山处学得。

据河南省武术挖掘整理组提供的资料,清朝嘉庆二年,山东济宁王祥教冯克善(河南滑县人)习”离卦”,而初创八卦掌(见《蓝移外史-靖边记》)。

另从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伏 氏造八卦开始,其理已流行在社会上。到了唐代《乐府诗集-因继天诞圣乐而作也》中写有:”八卦随舞意”的描写。这是八卦舞类的活动。

清初的农民起义组织,就是八卦教之说。嘉庆十八年前李文成、林清为首的八卦教起义,就是一例。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玉伦的起义军中,就有类八卦掌的活动。《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中,在山东巡抚徐绩的奏事中有:”臣于初七,日领兵交战,亲见其领头人陈之人两手持刀,故矬其腿,疾走如飞,宛于猕猴”。从而可见,这矬子步法,当是八卦步的表演了。
孙禄堂在《八卦掌学》的序言中讲:”八卦掌不知创于何时何人”。姜容樵在其《八卦掌-前言》中也有:”八卦掌最早的来源不知起于何时”。

由上看来,八卦门的源流还有待进一步考究,简单的下结论是不行的。

八卦门拳术,又叫八卦拳,通称八卦掌(最早称其为”磨门”),是以《周易》八卦阴阳的配合,而行拳的运动方式它又讲究纵横交错和四正四偶八个方位,融合武术中的动作,以卦理解释拳理,接八卦的方位代表基本八法,故名”八卦掌”。

在四川的流传八卦门主要有四支:

其一,四川峨眉山的碧云、静云两位道长所首传。至田回时已是九代共四百多年历史(此段源流,恰与河北省武术挖掘整理组提供的资料相一致)。四川的开江县张维林学得此门拳技。

其二,清朝光绪末年,西安人宝鼎入川,在他创办的”潼川积健武术社”中传八卦掌于三台县。

其三,抗战期间,河北拳师丁世荣(又名丁华丰)、郭子平和郑怀贤先后入川,分别在成都、重庆传艺(丁世荣还在曾由渝赴宜宾传技,收徒甚多)。其后,又有南京的中央国术馆师生来川并授徒,逐使八卦拳术在川内流传。

丁世荣(北平人)幼时因父母溺爱,染上鸦片烟瘾,七岁时骨瘦如柴,幸遇一常来买药的道人(丁的父亲开了一家中药铺)教其武当内家功,经四、五年苦练,功夫不断长进。在父母相继故去后,随师云游陕、甘、宁各省。丁无家无业无文化,生计无门,故发奋苦练武功,几年后传回北平,被镖行刘拳作老师看中,招为镖师小伙计,后参加义和团任短刀部部长,武功已属上乘。

七-七事变后,丁师入川传八卦、孙氏太极拳、形意拳于重庆(钟良夫曾拜其门下)。1938年丁从重庆应宜宾穆赢洲之聘到宜宾任教,1945年返渝,解放后在北京继续教拳。

其四,1929年,李曾功受国民党二十九军师长罗乃群之聘,在四川保宁(今阆中县)办”童子国术队”而授八卦掌(现旺苍县的张雄幸得此技并保存有谱)。

流传区域 成都市、重庆市、宜宾市、自贡市、雅安市、万县地区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