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全亮
八卦掌四十八法诀与八卦掌三十六歌诀一样,同出于清代文举金增启之手。三十六歌诀(已刊登于《武术健身》总第五期)概括了八卦掌的技术要领和动作规格,四十八法诀则总结了八卦掌的用法。法诀中虽有些地方不够准确、全面,但它仍不失为一份研习八卦掌的宝贵资料,对练八卦掌和其它拳种的武术爱好者,均有参考价值。
一、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手脚俱到腰大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注释:八卦掌要求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用整劲击人。整劲必须以脚为根,以腰为主宰,上下内外配合一致。如手已击出,脚未跟上,那么其所用之力则是手中局部之力。即使手脚能配合而没有腰力贯通,仍是手脚的局部之力。这样,就会使进退迟缓,动转不灵。所以手眼身法步必须紧密配合。
二、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退步审势知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注释:面对众多的敌人时,应先看清楚敌人的强弱和虚实。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在未弄清敌方虚实以前,不宜急进,应当先考虑退步。这是凭借退步来看清对方的虚实,从而避实击虚,乘隙而取胜之。所以善战者能进能退。"审势知变",以我之长制他之短,是以逸待劳的方法。
四两牵:指四两牵千斤。即言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能用较小的力量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三,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注释:关于动梢先动根,前歌已讲过。但根梢没有一定的部位。论臂,手是梢,肩为根。说脚,脚是梢,胯为根。讲全身,手是梢,腰胯为中节,腿脚是根。所以全身劲的发出必由脚而腰而手。快速的手法还必须配合好的步法。八卦掌的步法讲究"半步"。在进退转换、变招换式时,只需半步,进攻闪躲时也只需半步。如果能熟练地应用